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很快,大量试验证明: 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产生许多变异.D. Amato认为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的变异; Cummings在燕麦的研究中也发现类似情况.Krishnamurthi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抗病高糖的甘蔗.而Ahloowalia从再生植株中获得优良的牧草.最近赵成章等从水稻幼穗组织培养中已筛选出T42优良株系,并已进入生产鉴定. 关于水稻的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进而分化出再生植株.对这些再生植株后代的性状,大野(Oono) 做了系统的工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82年4月5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了“细胞、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研究座谈会”。 我院开展上述有关方面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烟草“单育1号”、“单育2号”、“单育3号”等花粉培养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花培茄子品种也开始推广,花培水稻新品种“中花2号”、“中花5号”、“中花8号”等也正在进行生产鉴定。此外,小  相似文献   

3.
朝阳 《吉林农业》2001,(6):22-23
用分生组织和茎尖培养的方法结合热处理,脱除植物病原体,经过指示植物、抗血清、单抗和DNA探针的检测可以得到无病苗,经过组织培养可大量繁殖出试管苗。据有关专家统计,截止到1989年,我国快繁成功的植物种共141种。包括研究成功的快速繁殖蔬菜、花卉、苗木等已有上百种,其中甘蔗、马铃薯、香蕉、草莓、月季、菊花等10多种已在生产中应用。我国利用快繁技术生产的花卉,每年出口创汇数万美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五”期间,我国科学家用花卉培养、染色工程育种等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出水稻、小麦、油菜、甘蔗…  相似文献   

4.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64年首次利用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得到绿色植株后,先后在烟草、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成功,园艺作物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型油菜、芜菁、结球甘蓝、石刁柏、枣、草莓等的花培也取得成功,尤其在水稻和小麦上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与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的不育性和分离性。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的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研究,基本上仍以品种间间杂交为主,所选育出的新品种和新组合,在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上出现了徘徊状況,适应不了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育种界提出利用籼稻与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结实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至今得不到理想的解决,这一设想尚无法在生产上大面积加以直接利用. 近年来我们利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F_1的优势加以部分地稳定,已培育成功籼粳型水稻新品种“金优1号”.它的选育过程是,1987年早季进行籼粳稻杂交:金早4号×金粳1号(两个亲本都是我所选育的新品种).1987年晚季种植杂种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比利时植物遗传所的 Vaeck等人[1]首先报道了外源抗虫基因转入烟草,随后Barton等人[2]和美国孟山都公司的Fishhoff等人[3]也都报道了他们获得抗虫转基因烟草和番茄植株的研究,由此开创了植物抗虫育种的新领域.目前在烟草、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甘蓝、茄子等多种作物上都获得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有的已申请到田间释放和商品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植物,在生产上是极有前途的一个方面。用试管进行无性繁殖已在马铃薯、苹果、山新扬、兰花、草莓、柑桔、甘蔗、抱子甘兰等植物上取得了成功。1979年以来,我们从苧麻诱导出愈伤组织和1981年4月从苧麻下胚轴、茎诱导和分化出了植株。在前文中提出的1/2MS培养基中每升附加0.1~0.3mg/1NAA作为无菌苗的生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农产品的研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转基因农产品国内外研究生产概况 1.转基因农作物 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迄今已获得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甜菜、向日葵、油菜、蔬菜和烟草等作物的转基因植株,并且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试验。1994年即有两种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转向大规模田间种植,一个是美国的可延长成熟期的转基因番茄,另一个是中国的抗病毒转基因烟草。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可减少血清胆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大豆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豆的组织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从叶片、上胚轴、下胚轴、子叶等器官的离体培养中成功地获得了大豆植株,花药、游离花粉培养也得到了花粉植株,子叶原生质体培养也得到了植株.下面概述我国近年大豆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粳稻和籼稻两个栽培亚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稻作为模式植物,在组织培养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为开展水稻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从选用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配比等方面综述了粳稻和籼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甘蔗生产中鳞翅目害虫(大螟、二点螟等)和同翅目害虫(甘蔗绵蚜等)的危害已成为其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甘蔗组织培养和离体再生等技术体系比较成熟,十分有利于基因工程改良,利用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介导法等已经建立了多种甘蔗受体系统与转化系统,成功获得甘蔗转基因植株。综述了甘蔗转基因技术、抗虫基因以及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植物,在生产上是极有前途的一个方面。用试管进行无性繁殖已在马铃薯、苹果、山新扬、兰花、草莓、柑桔、甘蔗、抱子甘兰等植物上取得了成功。1979年以来,我们从苧麻诱导出愈伤组织和1981年4月从苧麻下胚轴、茎诱导和分化出了植株。在前文中提出的(1/2)MS 培养基中每升附加0.1~0.3mg/1NAA 作为无菌苗的生根培养基的条件下,虽然也能长出新根,但感到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生根调节剂对生根影响的研究,试图找出试管苗生根的适宜条件,以提高无菌苗的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进行兰属植物的快速繁殖,也能保持其优良品性,加速育种进程。近些年,兰属植物在组织培养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为促进兰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本文以兰属植物中的春兰、墨兰、建兰、寒兰和蕙兰等为代表,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选择及激素、有机添加物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以期为兰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它不但是科学实验手段,而且是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相继在水稻、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上,用组织培养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良种。在遗传研究中也广泛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蚕豆的组织培养,国外报导不多,国内报导也少见。R(?)per 等曾使茎发生的愈伤  相似文献   

15.
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BAC)载体具有克隆大片段DNA构建文库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双重功能.利用BIBAC载体,在双子叶植物烟草和番茄中已实现了大片段DNA的转移,但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水稻基因型、不同农杆菌菌株,对水稻进行了BIBAC2载体的转化研究.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经过1~2次继代培养,在含乙酰丁香酮的N6培养基上预培养3 d,在含BIBAC2载体的农杆菌中侵染10 min,26℃下共培养3 d.感染后的愈伤组织在含25~50 mg/L潮霉素培养基上经过4~8周的筛选,共得到了66株抗性再生植株.通过对抗性植株中GUS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PTII基因的PCR检测和ELISA检测,HYG基因的PCR检测,确认2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15号愈伤组织,1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8号愈伤组织,转化率分别为2.9%和0.9%.结果表明,BIBAC2载体已被成功导入了水稻基因组中,转化效果EHA105菌株优于C58C1菌株,中花15号、中花8号优于中花10号和中花11号.结果还表明,利用三亲交配法可以将大于23.5 kb的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初步建立了BIBAC2载体转化水稻的技术体系,为利用BIBAC系统向水稻转入大片段DNA和多个外源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Nishi和Yamada第一次从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小植株以来,水稻的组织培养工作进展较快,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主要从3个方面对水稻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近20年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马铃薯的研究及工厂化育苗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织培养是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污染率高使组培的成本相应增加,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控制污染是组织培养研究及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套贯穿整个组培过程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业科技》2005,(3):44-4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到199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抗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在辽宁进行了商品化种植,成为世界上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9.
从花药诱导单倍体植株,自1964年印度新德里大学的Guha等人用毛叶蔓陀罗(Datura innoxia)成熟花药培养获得成功之后,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并先后在烟草、水稻、茶树等几十种植物上培养花粉获得了单倍体,从而开创了一条快速育种的新途径。我国在小麦单倍体上首先获得成功(1),并已在烟草、水稻、辣椒等作物上作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2、3)。这生动地说明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指导下,在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已在短期内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我院在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大好形势的推动下,于1972年夏组织了“三结合”科研小组,逐步开展了烟草、水稻、油菜等作物的单倍体诱导工作。兹将烟草上的初步试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从太空返回地面的“太空烟草”,经过5年的培养在上海已经繁育杂交六代,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获得了空间电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太空烟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项目之一。2002年12月30日,研究人员将黄花烟草与“革新一号”烟草两个不同品种的烟叶细胞,搭乘“神舟”四号进人太空,应用空间细胞电融合技术“联姻”,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遨游6天之后,平安返回地球。研究人员将“联姻”生出的新一代细胞保存于无菌环境中悉心照料。经历了在培养皿中发芽、生根的过程,再长出一株株新的植株,并获得了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目前种子已经收获了六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