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桔梗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桔梗种子发芽、无性繁殖、栽培措施、桔梗田除草剂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归纳了目前桔梗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桔梗栽培技术研究和桔梗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洋桔梗花型别致、花色丰富,瓶插时间长,是云南第四大鲜切花。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洋桔梗栽培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切花采收和冷藏保鲜技术,为洋桔梗切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区野生桔梗与栽培桔梗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白山区24个地点野生桔梗的生境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集野生桔梗种子种植在试验田,测定分析1年生野生桔梗的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并与24份栽培桔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现存的野生桔梗大多数生长在生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所以植株细小,根也较小;但种植在试验田的野生桔梗后代生长旺盛,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与栽培桔梗基本相似,说明野生桔梗与栽培桔梗之间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有的野生桔梗种质资源可以在桔梗生产中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桔梗质量的影响,找出合适延边地区桔梗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桔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株距和行距的不同处理对桔梗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合桔梗生长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桔梗均在株距为4cm和6cm时,根长较长,侧根数较少,且侧根数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而增加,适合于1年起获的蔬菜用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适合于2年起获的药、蔬兼用的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结论]1年生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2年生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  相似文献   

5.
桔梗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多种药理活性。安徽省是桔梗的主产区,尤以皖北太和县、亳州、临泉等地栽培面积较大,种质资源丰富,产量颇丰,药食两用。因此,对该生态区桔梗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桔梗药食的开发和利用。本文综述了皖北桔梗资源的分布、演化和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皖北桔梗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桔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桔梗[Platycodon gradiflorus(Jacq)A.DC]又名包袱花、白药、铃铛花、梗草、苦梗、苦桔梗、道拉基等,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既适合大面积陆地栽培,也适合庭院栽培和盆栽。桔梗因其特有的经济价值和广布种的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由于野生桔梗频遭采挖,资源遭到破坏,为了保护野生资源,保持资源的恒定性和永久性,采用变野生为家植是使桔梗全面繁殖、广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黑色地膜覆盖对桔梗根部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在黑色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条件下测定桔梗的主根长、根粗、侧根数以及单根鲜重等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桔梗主根长和根粗在2种栽培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差异不明显;侧根数和单根鲜重的变化差异较大,在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侧根数增多、单根鲜重增大,单根鲜重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侧根数的增多.综合分析试验结果,黑色地膜覆盖能提高桔梗单根鲜重,但侧根数增多导致桔梗根的外观质量的下降,在桔梗栽培中应慎用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8.
桔梗是原产林州太行山的野生中药材品种之一,经过长期的驯化繁育,逐步从野生走向了田间栽培,并成为我场中药材示范园中主要的示范栽培品种。结合几年的栽培实践,我从桔梗的栽培历史开始,来谈谈桔梗的高产栽培技术。 1.概述 (1)桔梗的栽培历史中医中药中的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桔梗科植物的干燥根,历史上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苏颂谓:“今在处有之,根如小指大,春生苗,茎高尺余,叶似杏叶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也可煮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似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其根有心,若无根者为荠苠。”李时珍谓:“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荠苨乃一类甜桔梗也。有甜苦两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桔梗的别名白药荠尼、包袱花、铃铛花、苦梗。大约我国南北各省均有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栽培因素对切花洋桔梗栽培品质和采后寿命的影响,阐述了目前洋桔梗的采收技术和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了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等技术对桔梗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桔梗的高产优质栽培以及现代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9,(9):66-67
为指导霍山县上土市镇桔梗的人工栽培,介绍了桔梗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洋桔梗切花生产提质增效,实现供给侧转型升级,通过深入昆明地区洋桔梗生产一线交流经验、搜集问题,从生物学特性、栽培品种(系)分类与选择、栽培环境要求、种苗繁育现状及建议、定植及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切花生产期)田间光温水肥管理、主要农艺措施、常见的栽培难点、采后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洋桔梗切花标准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桔梗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文霞  姚琳  马英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76-4977,5026
桔梗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临床常用中药.该文在广泛查阅文献基础上,对桔梗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桔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桔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桔梗又称明叶菜、大药、苦菜根等,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重要的中药和山野菜。桔梗为常用中药,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排脓等功效。朝鲜族群众用桔梗腌制出的泡菜,咸辣适口,同时也是出口韩国的大宗产品之一。近年来由于掠夺式采挖,造成山区桔梗野生资源储量在急剧减少,因此,进行桔梗人工栽培保护野生资源已刻不容缓。桔梗生态适应性广,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栽培经济效益显著,是山区急需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多年生桔梗栽培群体的蒴果类型进行初步分类研究,为探求区分不同桔梗的遗传标记和桔梗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同一多年生紫花桔梗群体内的大量葫果的外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选出7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蒴果类型,并对各种类型蒴果的长度、直径、果长/果径比等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在多年生栽培桔梗群体中蒴果颜色主要以褐色和紫色为主,既有单色,也有双色,甚至有三色;蒴果形状以锥形为多,但每种类型各有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长筒形、扁球形、圆球形。[结论]按照果长/果径比值的大小,该多年生栽培桔梗群体中桔梗蒴果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长型、短型和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桔梗药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为了保证桔梗药材质量,提高桔梗种植经济效益,需在桔梗种植栽培过程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桔梗药材质量与产量。桔梗主要生长在中国内蒙古、山东、安徽等地,桔梗中含多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具有药、食、赏3种用途,属于中国畅销中药材。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苍山县北部丘陵洋桔梗栽培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类似地区洋桔梗的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18.
桔梗作为常用大宗药材,栽培技术简单、效益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优势,人工栽培桔梗,进行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可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农收入。本文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杨树幼林及疏林地桔梗栽培,对适宜立地条件选择与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药材采收加工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从桔梗的生长习性、种子种苗繁殖、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桔梗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商洛桔梗锌肥喷施田间试验效应研究,以期为栽培桔梗中锌肥的施用提供技术参考。设置不同浓度锌肥喷施处理,测定两年生桔梗生长指标、产量、有效成分及经济效益。试验表明:过高浓度的锌肥喷施会促进桔梗地上部分徒长;喷施浓度为600 mg·L~(-1)的处理能有利于减小分根数;锌肥喷施能显著提高桔梗根部总皂苷含量,喷施浓度为600 mg·L~(-1)的处理总皂苷含量最大;锌肥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综合考虑栽培桔梗的产量、质量及商品外观,初步确定最佳的锌喷施浓度为600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