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抑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管碟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捷克溶剂系统纸层析法鉴别发酵液中抗生素类型.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对20种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10倍稀释液对其中10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供试7种细菌中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7.75 mm;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和番茄灰霉病的抑制率分别为100 %和71.39 %.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酸和紫外线均较稳定,发酵液在80℃处理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发酵液在pH3~9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捷克溶剂系统纸层析法测定表明,发酵液中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拮抗放线菌ZZ-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拮抗放线菌ZZ-9(Streptomyces rochei)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并明确传代培养、温度、光照、pH及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以1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谱,并以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sp.)为指示菌,测定不同条件下发酵液的稳定性。抑菌谱结果表明:ZZ-9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5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生长抑制率可达96%以上,且效果持久;而对苹果轮纹病菌、蚕豆褐斑病菌、月季叶霉病菌等抑制效果较差,抑制率在27%以下。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传接6代时,活性稳定,从第7代开始菌株活性下降显著;发酵液耐高温,对强酸强碱处理、可见光及紫外线照射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在4℃及室温(20~25℃)下可贮藏至少30d而保持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因此,拮抗放线菌ZZ-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拮抗放线菌菌株F1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做了研究。抑菌活性实验表明:菌株F1发酵液对供试17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在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李干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1.04mm和40.12mm;病原细菌中,对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可达22.15mm;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F1发酵液对紫外线、热和酸碱较稳定,在pH为6~10条件下,均能保持较强的抑菌活性,但不耐强酸、强碱;当温度低于60℃时,处理30min和60min,抑菌活性几乎没变化,仍能保持较强的抑菌效果,但高于80℃时,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Y23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临沂、日照等主产烟区烟田采集病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Y23,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了Y23菌株发酵液对15种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对3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0%左右,占供试真菌数的20%;琼脂扩散法生测结果表明,Y23菌株发酵液只对布克氏杆菌有抑制作用。对Y23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低温贮藏效果好,对热、酸碱及紫外光照稳定性较强,对日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真姬菇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方法】制备真姬菇发酵液,采用杯碟法检测其对7种常见细菌和4种霉菌的抑制效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考察真姬菇发酵液中多糖和去多糖组分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考察不同温度(4,37,80,100和121℃)、pH(2,4,5,7,8,10和12)和金属离子(Na+、Mg2+、K+、Ca2+、Zn2+和Fe3+)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真姬菇发酵液对参试的6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参试的枯草芽孢杆菌和4种霉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发酵液中的多糖无抑菌活性;温度和pH对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经过不同温度和pH处理后的发酵液,仍能保存86%以上的抑菌活性;供试金属离子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Zn2+和Fe3+对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而Na+、Mg2+、K+和Ca2+稍有抑制作用。【结论】真姬菇发酵液在各种环境条件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一些食源性病原菌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P3-2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高坡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分离出的256株放线菌进行发酵液拮抗性筛选,得到1株放线菌菌株P3-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并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放线菌P3-2菌株发酵液对14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10倍稀释液对其中9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5%以上,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酸和紫外线均较稳定,对碱稳定性较差。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LDP-18发酵液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LDP-18是从秦岭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放线菌 ( Streptomycessp.)。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管蝶法等测定了其发酵液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 ,发酵原液对油菜菌核、烟草赤星、西瓜枯萎、苹果轮纹、番茄早疫及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 95 %以上 ;对烟草赤星、玉米大斑、小麦根腐、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 80 %以上 ;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透明且直径均达到了 15 mm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其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分别为 5 7.2 5 %和 62 .0 0 %。  相似文献   

8.
对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真菌和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对真菌的抑菌试验中,对芒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率为75.18%;在对细菌的抑菌试验中,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33和34.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分离获得的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热稳定性较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是稳定的,不发生分解或结构上的改变,但在紫外照射下不稳定,易于分解或改变化学结构,从而丧失生物活性。当pH为6时,抑制率最高;室温下放置2天后发酵液的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产抑菌活性物质放线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煜玲  张利平  石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1-6974
[目的]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300株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筛选的阳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筛选到抗菌活性物质产生菌111株,抑菌率为37.0%;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为111、10和47株。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有很大差别,菌株17488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样品稀释到2 048倍仍然表现出抑菌活性。用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作用于阳性菌株发酵产物,筛选到6株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变弱,菌株32349和kj0428的抑菌活性被抑制最明显。[结论]筛选得到的阳性放线菌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新型抗生素的筛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土壤放线菌G30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谱及其发酵液的稳定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生物活性,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中,6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在连续传代10代过程中,4℃及常温保存条件下,G30菌株的培养特征和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发酵液在60~100℃的温度梯度下没有丧失活性,在强酸(pH值2)、强碱(pH值12)条件下也都比较稳定。G30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放线菌菌株1 a发酵液进行了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1 a发酵液对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参锈腐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可达22 mm。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1 a发酵液低温贮藏效果好,对热及紫外光照稳定性较强,对极端酸碱环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菌株FTY2的分类地位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采用改进的CTAB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从云南榧新鲜茎叶上分离得到的1株内生放线菌FTY2进行分子鉴定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TY2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放线菌,其发酵液对小麦雪腐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淡色生赤壳菌、腐皮镰刀菌、尖孢炭疽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6株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5.90mL/L、9.48mL/L、11.56mL/L、227.19mL/L、12.35mL/L和61.87mL/L;在121℃下处理30min后,对尖孢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开始大幅下降,抑制率从93.79%(4℃)降至26.73%(121℃);不同pH处理发酵液的抑菌率基本不变,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组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对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等7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抑制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活性菌株H21,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H2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病原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H2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对其他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从H2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环-(L-亮氨酸-L-精氨酸)和二硫吡咯类抗生素-全霉素;全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56、0.313、0.078、0.313、0.156和0.313 µg·mL-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6和7.89 µg·mL-1。【结论】小檗内生菌放线菌H21可能是一种新的全霉素产生菌,其对植物致病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抗菌活性,全霉素对于开发针对致病细菌的农用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Lj20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抗生素类药剂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辣椒根部分离得到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研究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朱砂叶螨成螨及产卵的杀虫活性。[结果]处理24 h后,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原液对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率、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5.45%9、7.84%,处理48 h后分别为81.55%、96.51%;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54.51%,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降低。发酵原液和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朱砂叶螨都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活性,处理24 h后原液的产卵忌避率高达90.24%。[结论]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链霉菌4301菌株的抑菌活性与液体发酵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链霉菌4301菌株的代谢产物,固体培养4301菌株.结果表明,4301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的抑菌圈透明,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5.5mm.以荔枝霜疫霉菌为指示菌,对菌株4301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成(w)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2%、黄豆饼粉浸液3%、蛋白胨0.3%、FeSO40.001%、NaCl 0.2%、CaCO3 0.25%、K2HPO40.02%;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温度为28℃、接种量(w)为8%、装液量为75 mL,优化后4301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8mm.  相似文献   

17.
红茶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红茶菌发酵液是否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方法]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对发酵液菌体浓度、pH、总蛋白浓度和抑菌圈大小的影响;调节第6天的红茶菌发酵液至不同的pH,利用蛋白酶、热处理作用红茶菌发酵液,并用青霉素、糖茶水、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作参比,分别抑制供试菌,测量抑菌圈大小。[结果]发酵液总蛋白浓度与抑菌效果呈正相关;抑菌圈大小随着pH升高而逐渐降低,pH为7时最小,而后随着pH升高又逐渐增大;蛋白酶处理过的第6天发酵液抑菌效果明显降低。[结论]红茶菌发酵液中具有抑菌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