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豫西夏玉米经济施肥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氮肥用量的不同处理对夏玉米都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增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对夏玉米最高产量为每公顷施纯氮137.58kg,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纯氮129.14kg。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料对提高小麦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是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为了摸清豫北高产区冬小麦氮肥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进一步完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我们安排了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料对提高小麦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是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为了摸清豫北高产区冬小麦氮肥最佳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进一步完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我们安排了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前茬冬小麦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夏玉米应以施用氮肥为主,并注意增施钾肥,补施微肥。一、施肥量的确定需肥量是确定玉米施肥量的重要依据,百千克籽粒吸肥量是确定施肥量的重要参施肥量参考表(单位:千克/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6.
对氮肥的有效管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山西襄汾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农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N)0~350 kg/hm2的范围内,氮肥显著增加了夏玉米生物量、产量和净收益;施用氮肥210 kg/hm2获得了最高产量(9 897 kg/hm2)和最高的净收益(14 970元/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1 712 kg/hm2,增产率达20.9%,增收2 132元/hm2,氮肥的农学效率为8.2 kg/kg,同时氮肥利用率可达到38.6%。产量和施氮量的关系、纯收益和施氮量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函数曲线,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35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94 kg/hm2。这将为山西省南部夏玉米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规程确定了优质玉米生长的适宜的基础条件、种植密度、施肥量、产量要素指标、生产技术规程、减灾措施。本规程适宜豫北生态夏玉米区及其生态条件相似夏玉米区。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一种重要农作物,由于玉米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十分广泛。肥料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肥料的用量不同,也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水平不同。该文通过试验,对不同氮肥的用量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玉米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氮的缺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磷,最后为钾。[结论]施肥量推荐类型:夏玉米目标产量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18∶8∶6;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6∶6∶4;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 kg/hm2以下,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4∶4∶2。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玉米的氮肥施用上农民基本上还是根据经验习惯施肥,大多存在施用不合理的问题,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生产成本增高,既影响产量和品质又浪费资源,针对此情况在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进行了玉米氮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依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的生物性状得到改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明显提高,此次试验中确定的玉米氮肥最佳用量为187.5kg/公顷,对应的最佳产量为8243kg/公顷。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总体要求,为了研究夏玉米磷钾肥在一定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建立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制订夏玉米施肥配方和单元施肥指导意见提供技术支撑,2009-2011年新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共完成夏玉米氮肥用量试验7点次,通过统计分析,取得了可靠的氮肥用量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肥后效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前茬小麦施氮肥对茬夏玉米的残。结果表明,前茬施肥对后茬作物有残效,并且残效随前茬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文中还讨论了氮肥残效的计算方法,残效指标以及包含残效的施肥决策。  相似文献   

13.
覆膜玉米氮肥不同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玉米是原州区干旱区及半干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栽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近1.07万hm2.通过对覆膜玉米施氮肥量试验,得出氮肥在覆膜玉米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氮肥施用越多越好,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3氮肥施用超过一定范围时,氮肥施用增加而产量却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州区覆膜玉米生产中,在土壤中等肥力的地块,氮肥施用量以667m2施纯氮16kg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氮肥用量及施氮现状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2种作物氮肥的合理用量,以此对施肥现状进行评价。【方法】在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杨凌进行氮肥肥效田间试验,利用数学方法得出氮肥合理用量,并将其与实际调查的农户习惯氮肥用量进行比较,以分析二者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冬小麦、夏玉米推荐氮肥用量分别为140和145kg/hm2,而当前农户习惯氮肥用量分别为(211±139)和(310±131)kg/hm2,明显高于推荐氮肥用量,但二者产量无明显差异。过量施用氮肥导致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0~100cm土层)较高,分别为117.4和125.3kg/hm2,同时造成经济效益损失达3 014元/hm2。【结论】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应减少农户习惯施氮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小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农民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因不同夏玉米品种科学施用氮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和先玉335产量、经济效益、氮素积累及氮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夏玉米品种施氮增产显著,郑单958在低氮时产量和纯收益较好,增产18.19%,增收3 158元/hm^2;浚单20、农华101和先玉335在高氮时产量和纯收益较好,分别增产17.31%、25.03%和17.41%,增收2642、3726和3182元/hm^2.施氮量增加,郑单958氮肥农学效率显著降低,浚单20、农华101和先玉335氮肥农学效率无显著差异.生产中郑单958适宜低氮肥用量,而浚单20、农华101和先玉335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获得较好收益.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土壤氮磷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2):1965-1968
采用田间试验,在夏玉米上进行了简化的"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与夏玉米的相对产量呈正相关,对数函数关系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建立夏玉米土壤氮、磷养分丰缺指标值和氮肥、磷肥的推荐用量,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中合理地施用氮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施量与氮营养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Lou土冬小麦和夏玉米氮肥施用量以及反射仪法在两种作物氮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氮肥最适施用量为200-226.6kg/hm^2和112.3-205kg/hm^2。反射仪法测得的NO^-3和流动液射法比较,证明反射仪法可作为一种快速常规分析方法。两种作物反射仪法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冬小麦1100-1650mg/kg,夏玉米1200-1600mg/kg。  相似文献   

18.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河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于2014年始在河南省博爱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氮素吸收、累积及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单施磷钾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分别降低4.61%、8.55%、6.20%、26.91%,秃顶长增加21.60%。常规施肥较单施磷钾肥处理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8.01%、10.85%、44.45%,籽粒氮含量及氮累积量分别降低6.67%、54.07%。另外常规施肥处理产值、纯收益、产投比较单施磷钾肥处理分别增加44.45%、59.80%、43.84%。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夏玉米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大幅度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加各部位氮素含量及累积量,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配施腐殖酸较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可以有效改善夏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其中,以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株高、茎粗、穗长分别增加3.73%、2.30%、0.12%,秃顶长度降低22.45%,产量增加12.88%,籽粒氮含量、籽粒氮累积量、地上部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68%、25.98%、10.70%、13.79%,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57.46%、28.84%、22.23%、59.86%,纯收益增加8.66%。在常规施肥减氮15%的条件下配施3 000 kg·hm~(-2)腐殖酸,可有效增加夏玉米的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产值和收益降低。【结论】氮肥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还可提高产量、提高植株各部位氮含量及累积量,促进氮元素的吸收及分配,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过量和少量施用氮肥都会引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降低。在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适宜的氮肥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常规施肥减氮15%+3 000 kg·hm~(-2)腐殖酸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在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夏玉米产值及纯收益。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荐的肥料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完善灌云县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2013年在灌云县进行了夏玉米2+X(氮肥用量)试验。本试验在磷(P2O5)施用量为4.5kg/667m2、钾(K2O)施用量为7.5kg/667m2水平下,N施用量为18kg/667m2(N2)时,与无肥区相比,夏玉米的产量(524.1kg/667m2)、增产率(81%)、效益(401.0元/667m2)、氮肥农学效率(13.05)及氮产投比(5.02:1)均达到最高值,且高于农民习惯施肥。结果表明本试验夏玉米最佳氮施用量为18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最佳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试验表明,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单株果穗干物质的提高,与穗粒数、秃尖率等相关性较小;本试验夏玉米最高产量的施纯氮量为137.68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1.5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