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7,(3):23-26
以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赤眼蜂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7~33℃范围内,两种赤眼蜂的各虫态发育历期明显不同,世代发育历期也不同,螟黄赤眼蜂世代速率为:y=0.2079-2.9390/x,松毛虫赤眼蜂的世代速率为:y=0.2183-3.1482/x,试验得出两种赤眼蜂不同虫态发育起点温度不同,螟黄赤眼蜂的卵发育起点温度为7.85℃,高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卵发育起点温度5.10℃,两种赤眼蜂有效积温不同,螟黄赤眼蜂为174.19℃·d,松毛虫赤眼蜂有效积温为183.33℃·d,研究结果为今后更好地应用两种赤眼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汉中稻区稻螟主要以二、三化螟为主.国内对二、三化螟全代起点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未见报道.为探讨汉中地理种的起点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提高稻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我们对安康市有代表性的灯下螟虫发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二、三化螟全代起点发育温度,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可推出两害虫的发生型.  相似文献   

3.
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试验条件下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小地老虎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全世代有效积温为577.51日度,在福州1a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4.
双带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带夜蛾Naranga aenescens Moored在实验室条件和稻田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和温度和有效积温。在18-34℃范围内设置6个温度处理对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18-32℃之间的发育历期和温度均呈直线关系。用直线回归法测得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0,9.23,12.02,12.26℃,有效积温分别为60.07,348.54,91.92,29.29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7℃,有效积温为558.36日度。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条件下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小地老虎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全世代有效积温为577.51日度,在福州1a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人为控制温度条件下,以矮生菜豆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蔬菜斑潜蝇各虫态及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86)℃,有效积温为(49.88±2.16)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1.28)℃,有效积温为(57.84±5.42)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49±1.03)℃,有效积温为(158.32±10.21)日度;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05)℃。有效积温为(263.48±18.35)日度。大庆地区年发生理论代数:露地自然气候可发生6~7代.节能日光温室内可发生11~12代,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枸杞蚜虫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测定,对枸杞蚜虫世代发育与温度的关系,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在银川地区每年约19.65代.完成一代需有效积温88.36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8.909℃.7~8月持续高温对枸杞蚜虫种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脉穗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22、25、27和3O℃5个恒定温度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2、12.77、11.63、11.43和12.17℃;有效积温分别为59.64、265.93、136.20、26.71和487.39 d.℃。该虫在海南年发生8~10代。  相似文献   

9.
柳蓝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柳蓝叶甲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柳蓝叶甲的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9、10.33、11.26、11.38℃,有效积温分别为43.04、132.86、38.74、74.95 d·℃;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11℃,有效积温为317.87 d·℃;柳蓝叶甲在南京市年发生代数的预测值为8.36~8.91代.   相似文献   

10.
1992~1993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明确了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在辽宁省单季稻地区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及发育速度、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一代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8±3.6日度和11.6±1.9℃;一代幼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90.0日度和12.9±3.3℃;一代蛹分别为96.9±1.3日度和12.7℃。  相似文献   

11.
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2.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时,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3.
花斑皮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观察和测定了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Ballion)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7.8~35℃温度范围内,花斑皮蠹均能完成发育,其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5、15.9、14.6和13.6℃,有效积温分别为113.25、513.43、71.29和43.67d.℃;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5℃,有效积温为716.76 d.℃,持续高温(37.8℃)不适合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在5个温度下,对杨黄褐锉叶蜂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黄褐锉叶蜂雌性幼虫在18、22、26、30℃4个温度下可正常生长发育,而在34℃条件下不能完成发育.不同龄期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不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64、8.62、7.58、10.06、7.74、5.99℃,有效积温分别为33.35、26.31、26.99、29.42、41.27、67.07℃.杨黄褐锉叶蜂雌性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70和224.82℃,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 224.82/(T-7.70).  相似文献   

15.
枸杞瘿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枸杞瘿螨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23℃和50.99日度;卵和幼若螨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5.51℃和167.68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08℃和217.05日度。发育进度有效积温模型分别为4N4卵前=50.99/[T-7.23];4N4卵幼=167.68/[T-5.51]和4N4世代=217.05/[T-6.08]。在15℃~35℃恒温条件下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其中在25℃~30℃之间时枸杞瘿螨发育快,数量多,该温度范围是枸杞瘿螨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根据呼和浩特地区气象资料,枸杞瘿螨在呼和浩特地区1a发生的理论代数为10代~12代。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柑桔白轮蚧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该蚧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得到了柑桔白轮蚧各虫态及雌虫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合雅安地区气象资料推算出该蚧年发生代数为4-5代。  相似文献   

17.
麦蛾茧蜂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秋  丛斌  张海燕  董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19-1619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麦蛾茧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麦蛾茧蜂卵期、幼虫期、茧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2、13.24、10.60℃;有效积温分别为51.1、46.19、131.18d·℃。  相似文献   

18.
稻螟蛉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了稻螟蛉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表明:在14,19,24,28,32℃恒温处理下,全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56.750,41.179,32.696,22.986,16.334d。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39℃。有效积温为395.31d℃;测定了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其越冬蛹的过冷却点为-27.65℃、结冰点为-22.56℃,证实了稻螟蛉可以蛹态在沈阳地区越冬。  相似文献   

19.
十一星瓢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结果表明:在16~32℃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得到了十一星瓢虫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得出各虫态(龄)的发育速度与温度的10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我们对黄钩蛱蝶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育起点温度为(15.65±0.28)℃,有效积温为32.66日度,并提出了发生期预测式为N=32.66/T—(15.65±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