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章正 《植物检疫》2006,20(6):373-375
2006年是中国实施小麦矮化腥黑穗病检疫的40周年,小麦矮腥是中国与世界上众多产麦国,进行阻隔与反阻隔所经历的事件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危险性病害,也是迄今国内为数不多的,进行了系统性生物学研究的检疫性病害。  相似文献   

2.
王圆  吴品珊 《植物检疫》1993,7(4):267-268
小麦矮腥黑穗菌为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进口的小麦原粮常带有病菌冬孢子,需进行检疫处理。试验探索钴60-γ射线辐照灭活小麦矮腥冬孢子的有效剂量,绘制致死曲线,并与小麦网腥、光腥病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王圆  吴品珊 《植物检疫》1991,5(6):412-413
应用钴60—γ,射线杀灭小麦矮腥冬孢子,防止病菌随进口粮传入,危害我国小麦生产。本试验对灭菌剂量进行筛选,表明60万拉德可杀死孢子,阻止病菌传入。小麦矮腥黑穗病为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进口的小麦原粮常带有矮腥冬孢子,须进行检疫处理。曾采用干热、湿  相似文献   

4.
魏哲轩 《植物检疫》1993,7(4):262-263
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于1978年承接进口小麦检疫任务,至1990年的13年中,共检疫进口小麦280船次,824万吨。主要产地为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来、阿根廷、希腊等国。13年检疫中,发现检疫对象有小麦矮腥病菌、毒麦和假高粱等。一般病菌10余种,发现一般仓虫4目、14科、20种。发现杂草籽近百种。  相似文献   

5.
小麦光腥黑穗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原菌被列为国内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目前国内对该病菌的认识和研究远远落后于口岸经常截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为早期识别和检测该病菌,从源头上预防该病菌传入、流行和传播,保障我国小麦生产的安全,本综述在总结这4种小麦腥黑粉菌的冬孢子形态和生理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目前用于小麦光腥黑粉菌检测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红外光谱、电子鼻和PCR等主要技术的优劣,为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来检测小麦光腥黑粉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麦草粒腥黑粉病菌与黑麦草的检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正  章桂明  朱连 《植物检疫》2005,19(6):362-366
黑麦草既是某些外来危险性病害如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重要寄主;本身也受到很多病菌包括其他腥黑粉病菌的侵害;美国农业部在1996年至1997年继续对小麦印腥病菌疫区分布的调查中,在俄勒冈州及美国东南部等州发现了一种在形态学上非常近似于小麦印腥,但其寄主是黑麦草的病菌,进一步研究证明,此病原菌是与小麦印腥病菌非常近似的种-黑麦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walkeri Castlebury and Carris 1999).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对黑麦草粒腥黑粉病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黑麦草的检疫性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进口带有检疫对象的粮食,在处理方式上,一般是采取两手准备,一手是发现疫情(矮腥病)就退货,不准进来;一手是视斗争情况,做灭菌准备。(1974年11月1日农、商两部北京烘干灭菌会议,有关领导讲话摘录)。天津市粮食系统于1973年开始接收由法国转口的美国小麦,其中有一部分带有小麦矮腥病菌。因为此病菌是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为了防止它的传入,在学习北京市的经验基  相似文献   

8.
小麦矮腥黑穗病 Tilletia controverla Kuhn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每年我国在进口粮中经常截获小麦矮腥病瘿以及通过种子的洗涤检验的方法来检出小麦矮腥厚垣孢子。本方法是通过对被测的矮腥厚垣孢子的染色处理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1.必须加强对进口小麦原粮的检疫从近年进口不同种类粮食检疫情况来看,所有进口粮食都不同程度地发现害虫,尤其是在进口小麦中还多次检出对外检疫对象矮腥黑穗病、毒麦和假高粱,以及其他危险性病、虫、杂草。1988年,我们在“长白山”轮进口小麦中检出假高粱的同时,还发现有锈赤扁谷盗活虫,含量高达4头/kg。从进口小麦国家看,有的是小麦矮腥的疫区,有的是假高粱和毒麦的发生地,疫情比较复杂。如果把关不严,  相似文献   

10.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有害生物的风险管理两个主要部分;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表明,输入小麦确有可能成为外来危险性病原体传入我国的重要渠道,根据风险评估值,排序为: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R=292);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R=247);小麦基腐病菌(R=239);小麦叶疫病菌(R=200)。根据我国麦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以上病原体一旦传入我国,由于其根除困难,防治费用高,其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及经济后果均将极为严重。在输入小麦的风险管理对策中,由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最大,风险最高,因而应首先以降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为前提,采取系列备选措施,以确保降低输入小麦有害生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进口六月禾中检出狐草腥黑穗病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1~3月甘肃草坪技术开发研究所和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分4批从美国杰克林公司和美国国际种子公司引进了7400kg六月禾和普通早熟禾,我们参照小麦矮腥病菌的检验程序,进行了直接检验、洗涤检验和萌发试验,做出结论,在这3批六月禾中检出的菌为狐草腥黑粉病菌Tilletia fusca。禾本科牧草不仅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野生寄主,而且在禾本科牧草上寄生的一些腥黑粉病菌都与矮腥黑穗病菌有着某些亲缘关系,所以在  相似文献   

12.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aversa Kühn,TCK)引起的麦类腥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该病是我国官方管制的检疫性植物真菌病害。本文从病菌冬孢子形态学诊断、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图像识别诊断、以及电子鼻诊断5个方面综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诊断技术,并对新诊断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入侵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正  朱连 《植物检疫》2004,18(6):351-354
1931年以来,小麦印度腥黑穗病(Tilletia indica Mitra)从一个在原发地微不足道的地方性病害,发展成为威胁小麦生产,影响国际小麦贸易的世界性检疫病害[1~3,].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关注小麦印腥病菌对我国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1986年,中国公布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为禁止传入的检疫性病害,1992年,中国公布其为一类检疫性病害.迄今近40个国家对此病采取了检疫性措施,其中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俄罗斯、东欧及非洲有关各国[2,4,5].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麦矮腥病菌某些近似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入小麦中经常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禾本科杂草种子,扩大了小麦矮腥病菌的传入寄主,也增加了某些禾草腥黑穗病随同传入的可能性。根据小麦矮腥病菌与某些禾本科腥黑穗病菌在动态方面的近似,以及在冬孢子萌发生理、寄主范围等方面的共同点,结合进口检验中禾本科杂草种子的出现频率,提出 Tille-tia caries,T.secalis,T.decipiens,T.fusca,T.elymi,T.lolii 等六种禾本科植物腥黑穗病菌为小麦黑腥病菌的近似种。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动植物检疫所于1975年建立。1978年开始承受粮棉检疫任务。截至1985年底,八年来共检疫检验进口粮食191船次,总数量4644337吨。其中粮食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泰国等地;棉花主要来自巴基斯坦、美国、叙利亚等地;渔粉来自智利;废钢船来自挪威、苏丹等国。截获到的检疫对象有小麦矮腥黑穗病孢子和毒麦。一般病菌有光腥、网腥孢子,还有交链孢属、有色二包属孢子等;虫害方面  相似文献   

16.
葛泉卿 《植物检疫》1991,5(5):340-341
引言目前,各口岸所鉴定小麦矮腥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以下简称TCK)主要是测量其孢子大小、网目大小、网脊高及胶鞘厚度来加以判断,只有找到非常典型的矮腥孢子才能出证。事实上,在进口的小麦中常混有大量的禾本科杂草种子,其上的腥黑穗孢子与 TCK 孢  相似文献   

17.
进境剪股颖草种中腥黑粉菌的检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染剪股颖的腥黑粉菌是我国尚未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也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的近似种。本文介绍了该病菌的检验鉴定情况,并从冬孢子形态、自发荧光现象及萌发生理特性几方面比较了两种病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袁克  吴新华  郑光华 《植物检疫》2001,15(4):242-243
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的临近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 ,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有大量粮食包括来自疫区的粮食进入我国。进口粮携带疫情复杂 ,必将给我们的检疫、检疫处理及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笔者就进口粮的监管方式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供商榷。1 进口粮的检疫特点1 .1 疫情复杂 ,检疫风险高。进口粮中可能带有一、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玉米霜霉病菌、大豆疫病菌、谷斑皮蠹、大谷蠹、毒麦、假高梁、黑高粱等。江苏口岸曾在进口小麦中截获小麦印度腥…  相似文献   

19.
文锦渡是全国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之一。合成饲料,麦糖是进境主要植物产品之一。合成饲料都有小麦的成份,都潜在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可能,但,它又不同于小麦,找不到小麦矮腥的病瘿 。只能在俣成饲料中找到矮腥的孢子。目前,未有合成饲料,麦糖中TCK的详细检验方法,这就给现场的检疫,鉴定工作带来了麻烦,本文介绍进境合成饲料,麦糖的快速检验方法,为合成饲料,麦糖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检  相似文献   

20.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我国小麦生产的又一潜在威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1年以来,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由一个在原发地为害轻微的地方性病害发展成为危及小麦生产、影响国际贸易的世界性检疫病害,再度显示出一种危险性病害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冲击。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关注小麦印腥病菌可能对我国小麦生产存在的潜在威胁,并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1986年,我国公布此病为检疫性病害,迄今至少有40余个国家将此病列为检疫性病害,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及前苏联各国,尤其是此病于1972年传人墨西哥后,几年之内使设立在墨西哥的国际小麦、玉米种质资源中心的一些小麦品系受到感染,因而此病有可能随同国际小麦种质资源的交换而加速扩散,1996年3月,美国农业部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发现此病,使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