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专家利用高新育种技术又成功“克隆”出津优39号、津优301、津优302,3个温室专用新品种黄瓜。作为天津市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天津市黄瓜品种创新与良种产业化工程”的最新成果,新品种黄瓜不仅脆嫩清香、口感极好,而且产量相当高,667米z产最高可达2.5万千克。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天津市农业主管部门获悉,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专家利用高新育种技术又成功“克隆”出津优39号、津优301、津优302三个温室专用新品种黄瓜。作为天津市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天津市黄瓜品种创新与良种产业化工程”的最新成果,新品种黄瓜不仅脆嫩清香、口感极好,而且产量相当高,亩产最高可达2.5万kg。  相似文献   

3.
通过瓜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出适合藏东高海拔(3 000 m左右)地区栽培的黄瓜、西瓜、甜瓜新品种共13个。包括津优4号、津优12号、津优6号、津优20号、津优40号、津优41号、荷兰微型黄瓜戴多星黄瓜;碧龙、蜜龙、瑞龙甜瓜;津花四号、津花一号、津花三号西瓜。  相似文献   

4.
津优4号黄瓜是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黄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适宜范围 适合越冬日光温室及冬春日光温室栽培. 特征特性 该品种是越冬日光温室新品种,该品种集津优3号黄瓜商品性好及津优30号、津优32号黄瓜产量高等优良特性于一体,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生产示范,综合性状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最近育成适宜早春温室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津优2号".目前这一品种已通过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申报天津市农业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7.
读者互动     
《农村新技术》2014,(2):66-67
<正>四川读者刘应洪问:黄瓜白粉病怎样防治?答:可通过以下4项措施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新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  相似文献   

8.
德瑞特种业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由马德华博士创立。马博士曾经先后担任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所长、荷兰纽内姆公司(Nunhems Zaden)亚太区发展经理,从事黄瓜育种研究20年并主持育成津优1号、津优3号、津绿3号、津优30号等十多个黄瓜新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等十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9.
通过黄瓜引种及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津优40号和津优10号综合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均在69000kg/hm~2以上,参试品种中津优40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中农106号和中农18号,显著高于津优10号,津优10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中农18号,显著高于中农106号;黄瓜穴盘育苗的基质以河沙∶泥炭=3∶2为好;黄瓜纸箱内加塑料袋包装方式的失重率最少,仅2. 76%。  相似文献   

10.
黄瓜温室无土栽培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 30号、津优 10号、津优 1号、津优 2号、津美 1号、杨行黄瓜等 6个黄瓜品种 ,冬季在温室内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津优 30号、津优 10号、津优 1号分别在播种后 5 8 3d、 5 9 9d、 6 2 7d开始采收 ,可分别连续收获 5 9 8d、 5 6 4d、 5 1 5d ,产量分别为 4 0 2 5 3kg/ 6 6 7m2 、 3912 0kg/ 6 6 7m2 、 3895 3kg/ 6 6 7m2 ,早熟性和丰产性等综合表现比津美 1号、津优 2号、杨行黄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当地黄瓜生产品种单一的问题,筛选适宜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方法】引进黄瓜新品种18个,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早熟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与津优10(CK1)相比,密刺型品种中,长势较强壮的有津优36、DL-22和津优38;各品种霜霉病普遍发生,但品种间病情指数有差异;第1雌花开放期相当或较早的有德瑞特、德尔LD-1、津优31、津优35、津优36、新超越、津优38、冬冠3号、德尔77、DL-22和津优32,早期产量显著较高的有津优38、博耐13B和津优36;25节内雌花数多但坐果率较低的有津优32、DL-22、德瑞特、其他津优系列和德尔LD-1;单瓜质量较大的有津优39、博耐13B和津优38;总产量较高的有博耐13B、DL-22、津优38、津优32和博耐13K;可溶性糖含量比CK1高过10%的有博耐13K、德尔LD-1、津优31、新超越、德尔1-2、津优35、津优36、DL-22和津优38,博耐13K的蛋白质含量稍高,博耐13K、津优35和津优38的Vc含量相近或稍高;冬冠3号口感有涩味,德尔77和津优39果味稍淡,德尔LD-1果肉紧。与戴多星(CK2)相比,水果型品种北斗星长势较好,熟性偏晚,早期产量低,但总产量和果实含糖量较高,商品性和其他内在品质与CK2相近。【结论】在杨凌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中,可以示范推广密刺型品种津优38和博耐13B;水果型黄瓜丰产优质栽培中可选北斗星。  相似文献   

12.
"津优3号"是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经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选育出的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适合华北地区越冬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于1999年同时通过山西省和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3.
秋大棚黄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中农16号为对照品种,对津优4号、津优5号、津优10号、津春2号、津春4号、津春5号、秋棚1号、秋棚2号、供试1号、北京203、北京204和津绿1号12个黄瓜品种进行生长发育情况、商品性、抗病性以及产量的比较,选择出了适合北京地区秋大棚高产高效种植的6个黄瓜品种,即秋棚2号、秋棚1号、北京204、北京203、津优10号和津春2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出适合鞍山地区春季大棚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黄瓜新品种,于2009年初引进了诺亚2010黄瓜品种,与当地常用的津优2号、宝利8号黄瓜品种进行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诺亚2010在早熟性、抗病性、产量等方面优于当地常用品种,可作为早春栽培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喀什温室专用高产优质黄瓜品种,该研究选取了4个黄瓜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4个黄瓜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瓜数,以及单瓜重和产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津优12号和A70-40株型较高,际洲6号主蔓较粗,主蔓叶片数依次表现为A70-40>际洲6号>2号-107>津优12号,单株瓜数依次表现为2号-107>A70-40>津优12号>际洲6号.单瓜重差异最大,津优12号高达225g,A70-40却只有138g,产量也因此而出现很大差异.综合分析,津优12号和2号-107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较好,A70-40瓜型较小但生长状况较好,可以密植或多蔓整枝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津优40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黄瓜新品种,为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成果,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   品种特征津优40号为杂交一代种,生长势强,叶片较大,以主蔓结瓜为主,在高温条件下(32~35℃)能正常开花结果.成瓜性好,瓜条生长速度快,瓜长33厘米,横径3厘米,单瓜重180克,瓜色深绿,刺瘤中等,瓜条顺直、畸形瓜率低,尤其是光泽极好,外观漂亮,果肉绿色,口感脆嫩,味甜.   ……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比较了7个黄瓜品种在自然低温下的生理效应及其产量,结果表明:绿宁3号、寒月和津绿3号的根系活力较高;津优30号、永昌9618、绿宁3号和津绿3号的耐低温性较强;津优30号和津绿3号的畸形瓜少,产量高。在根系活力、耐低温性和产量方面,津优30号和津绿3号最好,津优2号和北极星低。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07,(3):64-64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由马德华博士创苞,马博士曾经先后担任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所长、荷兰纽内姆公司(Nunhems Zaden)亚太区发展经理,从事黄瓜育种研究18年并主持育成津优1号、3号、30号、津绿3号等十多个温室黄瓜新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等十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19.
研究0(对照),1.0,1.5,2.0,2.5 g·L-1浓度NaCl处理对津优1号、津优4号、津优40号、浙优1号、浙秀1号5个黄瓜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黄瓜品种在NaC1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主要表现在生育进程明显缩短,植株生长量减小,产量降低。在2.0,2.5 g·L-1NaCl处理下,植株株高与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盐胁迫导致黄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个参试品种在NaC1胁迫下的产量,浙秀1号小黄瓜品种明显高于其他4个大黄瓜品种,4个大黄瓜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根据设施黄瓜新品种津优36号的特征特性,介绍津优36号越冬茬栽培技术,强调大水肥、变温管理和疏花疏果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