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石山森林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行山脉北端白石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进行了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37% ̄106.34g/kg,全氮量为1.11 ̄3.43g/kg,全钾量为20.69 ̄25.46g/kg;碱解氮含量为38.5 ̄244.3mg/kg,速效钾含量为133.2 ̄214.4mg/kg,有机质及氮、钾全量较高,有效供应较好;全磷量多低于0.8g/kg,速效磷多低于10mg/  相似文献   

2.
鲜桃果实汁多味美,酸甜适口,营养丰富。为了在早春市场淡季有鲜桃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1997~1999年进行了桃树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试验。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地设在涿州市小王庄村,年平均气温11.5℃,1月份平均气温-5.4℃,年平均降水量 612 mm。土壤为沙壤土, pH 7.5,有机质含量为 0.96%,速效氮65.9 mg/kg,速效磷 16.8 mg/kg,速效钾 82.7 mg/kg。 供试品种为棚桃一号和棚桃三号,砧木为山桃,每667m2栽植500株左右。2 日光温室建造 温…  相似文献   

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地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桉树与大叶相思混交,由于大叶相思的根瘤能固氮,同时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从而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氮素水平;速效钾含量也随之提高。造林9年后桉树相思1:1行间混交林与桉树纯林相比,林下0~20cm土层土壤中,前者比后者提高:有机质4.34g/kg、全氮0.100g/kg、速效钾6.88mg/kg;2:1混交林则分别提高2.60,0.075g/kg和6.32mg/kg;但对速效磷的影响不明显。桉树与黑荆混交,对地力的培肥效果不理想。对林木生长的调查结果表明,桉树与相思混交,在培肥地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林分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多元素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荣成市港西镇,沿海丘陵坡地,为棕色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09%,全N含量0.08%,速效N含量52.67mg·kg-1,速效P含量12mg·kg-1,速效K含量mg·kg-1,pH值6.2。1.2试验材料供试无花...  相似文献   

5.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土层深厚(大于1.5m)的条件下,就能获得高产。但实生核桃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为使核桃实现早期丰产,于1993~1997年进行了干旱山地核桃早期丰产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涉县河南店镇南庄村。土壤为石灰性褐土、pH值8.0,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0.46%,速效氮、磷、钾分别为38.67、2.14、130.2mg/kg。年均降水量530mm,年均气温12.7℃,无霜期195d。试验地总面积2hm2,无水浇条件,为干旱山地。2…  相似文献   

6.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用林生产的经营目的是收获叶子,银杏幼树顶端优势强,成枝率低,银杏枝条有长枝和短枝之分,长枝年生长量20cm~100cm,短枝每年仅延长1cm~2cm。因此,促发长枝,提高成枝率,从而达到提高产叶量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前龚村叶用银杏试验基地,地势平坦,为溪滩地,土层厚度50cm~80cm,质地为轻壤土,石砾含量29.8%,有机质含量2.0%,全NO11%,速效P23.6mg·kg-1,速效K80.0mg·kg-1。叶用银杏试验林于1996年春分别…  相似文献   

8.
蓝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蓝桉(Eucalyptus globuhus)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分化形成丛生芽、年繁殖系数3^12。0.1-0.5mg/L的6-BA或0.5-0.8mg/L的KT诱导外植体(带节茎段)腋芽萌动的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达80.3和81.5%。1.5-2.0mg/L的6-BA或2.0-2.5mg/L的KT分别与0.5-1.0mg/L的NAA组合于促进腋芽分化形成丛生芽及继代培养中芽的增殖具有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ABT新剂型(6、10号)能够促进板栗增产,增产幅度为2.13%~47.9%,投入产出比可达1:12.0%。其中ABT6号增产效果显著,各处理浓度按增产效应依次为15mg/kg〉25mg/kg〉35mg/kg〉CK;ABT10号仅15mg/kg浓度水平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树干注射几种有机磷农药后果实中原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和苹果为材料,树干注射4种有机磷农药后第13d分析,果实中原药残留分别为:氧化乐果1.9、2.4mg/kg,久效磷1.3、1.8mg/kg,水胺硫磷1.8、3.0mg/kg,甲胺磷1.2、0.8mg/kg;第25d果实中原药残留仅在苹果中测到水胺硫磷0.001×10-6~0.005×10-6,其余3种均未检测出。根据美国、日本的上述4种农药在苹果、梨中最高残留限量:甲胺磷、久效磷、水胺硫磷均为1.0mg/kg,氧化乐果2.0mg/kg的要求,建议安全间隔期为30d。  相似文献   

11.
北方栗树营养状况及树体养分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1997年在辽宁,北京,天津和山东省市栗产区调查了栗园中栗树营养状况及养分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凡每公顷产量超过2250kg,的栗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N〉0.66%,水解N〉9.6mg/100g,有效P〉0.6mg/100g,有效K〉4mg/100g。叶片中N,P,K含量分别为2.1%,0.1%和0.35%,生殖器官N,P,N分别占51.8%,61.2%,71.05%;叶分  相似文献   

12.
用苦丁茶萌蘖芽茎段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外植体采用0.1%氰霉素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芽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1.5mg/L+KT2.0mg/L,pH调整为5.0有效高的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6mg/L,能有效促进小芽生根,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蓝桉(Eucalyptusglobulus)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分化形成丛生芽,年繁殖系数3 ̄(12)。0.1~0.5mg/L的6-BA或0.5~0.8mg/L的KT诱导外植体(带节茎段)腋芽萌动的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达80.3%和81.5%。1.5~20mg/L的6~BA或20~2.5mg/L的KT分别与0.5~1.0mg/L的NAA组合,对于促进腋芽分化形成丛生芽及继代培养中芽的增殖具有最佳效果。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蔗糖含量对蓝桉试管苗的生根具有显著影响;IBA促进蓝桉试管苗的生根。至目前为止,在1/2MS无机盐培养基+IBA1.2~1.4mg/L+S5g/L中诱导生根,生根率最高可达26.4%。  相似文献   

14.
应用DRIS法对1年生苗木土壤营养诊断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RIS方法对1年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苗木、土壤营养程度进行了诊断。采用DRIS诊断图,确定叶片氮指标为-7.0~6.7、磷-7.8~7.1、钾-6.7~7.3,营养最平衡,生长最好。同时对土壤施肥诊断得知,氮、磷、钾比近似14∶1∶4最合理。试验表明,施尿素5.0g/盆、磷肥10.0g/盆,钾肥2.0g/盆苗木营养最平衡,地径生长达1.42cm,诊断合理,符合实际。认为,刺槐林地土壤磷、钾严重不足,特别是集约经营,施用适量的磷肥、钾肥定会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5.
应用DRIS法对1年生苗木壤营养诊断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有DRIS方法对1年生长刺槐(Robiniapseudo-0acaciaL.)苗木,土壤营养程度进行了诊断,采用DRIS诊断图,确定叶片氮指标为-7.0~6.7,磷-7.8~7.1,钾-6.7~7.3,营养最平衡,生长最好,同时对土壤施肥诊断得知,氮,磷,钾比近似14:1:4最合理,试验表明,施水素5.0g/盆,磷肥10.0g/盆,钾肥2.0g/盆苗木营养最平衡,地径生长达1.42cm,诊断合理  相似文献   

16.
枣树是我国的特产果树之一,又是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肥料是枣树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1]。复混肥具有平衡供应养分的特点,而作物专用肥又是复混肥发展的方向[2]。为此,我们根据枣树的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经悉心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地区土壤特点的枣树专用复混肥。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最佳施用量。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设在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县,供试土壤为潮土,质地中壤,其农化性状为:有机质2.1%,碱解氮101.5mg/kg,速效磷9.8mg/kg,速效钾87…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生态系统沙兰杨-小麦-玉米群落类型营养元素氮、磷、钾在系统内的分布、累积、循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三种营养元素的再循环指数及其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组分库中,氮、磷、钾的年累积量分别为317.436,70.917和238.758kg/hm2,年吸收量分别为310.444,68.329和229.801kg/hm2;在枯落物库中,三种元素的年凋落量分别为24.35,3.79和33.96kg/hm2·a;在0─80cm的土壤库中,三种元素的全量分别为:285.56,347.38和489.48g/m2,有效量分别为36.81,26.54和62.87g/m2;三种元素的归还率分别为5.02%,3.1%和10.5%,吸收系数分别为0.11,0.02和0.0047,利用系数分别为0.98,0.76和0.98,循环系数分别为0.078,0.055和0.15。输出趋于减少的营养元素的再循环指数,植物凋落层对于增加再循环指数是最关键的。营养元素磷再循环指数的灵敏度比氮和钾大,即磷的循环过程是最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g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  相似文献   

19.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在元江海拔810米的西北灌区进行为期2年的试验表明:氮、钾对“三年芒”果树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磷则不显著,但磷对树干和技条的增粗作用较氮、钾明显;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言,本试验中最佳N、P、K比例为1:0.5: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结果表明,肥料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氮量3.5%~4.0%、含磷量0.2%~0.3%、含钾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a、施纯氮180kg/ha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