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发达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RHB(Resource-Humanity-Benefit)开发战略,以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旅游扶贫村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困境,探讨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扶贫以贫困户为中心,乡村精英引领,景区、企业赋能赠权,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成效显现,至2018年底直接带动17 886户脱贫,90%扶贫村的贫困人口受益。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主要形成了依托景区型、农户自组织型、合资共建型等发展模式。但旅游扶贫村仍存在乡村旅游规划不完善、主题定位不明晰、发展特色不突出、管理水平不专业、政策因素不可控等发展困境。建立立体化的旅游扶贫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贫困人口的内生造血发展力是当务之急。因此,为优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路径,提出依据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分类推进开发;拓展多方合作渠道,聚合多源力量综合开发;打造乡村发展增长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等举措。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余粮村为研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背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余粮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的期望和需求,并分析该村当前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的提出解决该村旅游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11-113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5.
陈丽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6,(16):4330-4334
依托大别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产业化扶贫开发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国内外旅游扶贫开发实践,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以社区参与为主线,构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提高社区居民从事旅游业的专业化水平;以大旅游为主业,提升旅游扶贫的整体效益"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6.
潘艳芬  杨菊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2):141-143,147
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成为特色村寨经济增长新的赋能点,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但在实践中也面临内源式动力欠缺、传统民风民俗危机化、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阻断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因此,做好旅游发展定位、整合旅游资源、复原村民主体的话语权、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旅游扶贫重点村是我国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相关性分析探讨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异质性,并从自然及人文层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类型,地理空间集中性较强,区域间单元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密东稀"等特征,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突出;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密度差异较大,分布密度呈现"桂西集中连片,桂东桂北多中心"的格局;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且冷热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北热南冷""大部分冷、局部热"的格局态势,空间分异主要是以冷点区和次冷点区偏多;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受到地形、水文状况、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客源市场、政策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助推旅游扶贫重点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效率,令我国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相比于城市来讲,农村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依托于现有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等,可打造出旅游经济产业园区,为农村体系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缩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基于此,文章以农村旅游扶贫为出发点,对扶贫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扶贫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科技》2021,(1):15-16
文章从三农问题和乡村旅游的关系着手,聚焦特色农产品在促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独特价值。引入茅山青蒿园扶贫案例,重点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产品创新价值,通过分析农产品衍生设计,梳理新时期以创新农产品为抓手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径,以期为今后江苏乃至同类区域乡村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在农村旅游业方面发展比较迅速,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地区就业,以及引领农民群众走向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彰显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功能,现以福安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前期成果总结为例,提出未来工作路径探索原则及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分别针对定位不清、模式单一、营销不强情况展开。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是达到精准扶贫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可通过丰富模式、加强营销等做法优化旅游扶贫,但现行旅游扶贫方式如何定位,如何保证扶贫的精准性与广覆盖,仍然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部分旅游资源与贫困区域的地理重叠,旅游扶贫逐渐成为当前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难点地区,位于秦巴山片区的湖北郧西县的旅游扶贫工作,在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良好配合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以湖北郧西县为例,分析当前旅游扶贫的工作路径,并指出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要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可从健全帮扶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完善产业规划、重视生态保护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工作非常艰巨,尤其是插花式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旅游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精准对接尤其是精准对接插花式贫困户方面还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以四川省平昌县和都江堰市为例,以乡村旅游产业链环节为切入点,探索了插花式贫困户在不同乡村旅游模式下可能的对接操作路径,以提高乡村旅游对插花式贫困户精准扶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文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58-158,160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扶贫旅游不仅需要满足乡村服务健康与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通过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变更旅游结构、减少旅游成本及加强旅游资源结合等不断地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有效供给,又要满足扶贫的目的,即需要鼓励大量的经济匮乏人员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获取相应收益,这项系统工程的难度较高。文章首先对陇南乡村扶贫旅游方式进行了简介,之后深入探索了发展困难,并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扶贫的方针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而景区依托型是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将2015年确定的乡村旅游扶贫试点贫困村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以宣汉县鸡坪村为例,通过分析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制约因素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精准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完善和人才技能培训五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春兴村就开始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开发朝鲜族特色古村落旅游来提高村民的收入及帮助贫困村民摆脱贫困的生活。本文从调研认知、文献述评与研究思考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春兴古村落的特点、旅游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古村落旅游业发展缓慢、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之后,最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教育工作和完善员工福利制度、借鉴其他村落的优势之处等四个方面提出能够加快古村落旅游扶贫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13-115
近年来,旅游扶贫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界的热门话题,这是一种能够减轻贫困的旅游发展方式。以钦州市浦北县为例研究其旅游扶贫战略模式,分析其在旅游扶贫优势劣势,加快浦北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该县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7.
王瑶 《乡村科技》2020,(9):20-20,23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拉萨市达东村为例,在分析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扶贫机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扶贫机制的路径,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动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环境下,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复杂,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科层制下,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政策的传递,在执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策冲突、政策阻滞、寻租和腐败等问题。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扶贫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能否实现我国共同富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美好愿望。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扶贫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系运作、施政伦理、数字扶贫、精英捕获、弱者吸纳等问题。相较于扶贫本身,科层制运行的作用逻辑和效果,实际上更值得社会关注。科层制带来的任务压力、时间压力、政策冲突、政策阻滞等可能会直接带来组织失灵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