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做出巨大贡献的背后,农民工发现他们缺乏城市归属感,难以融入城市。该文通过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研究,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队伍在城市中有着潜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他们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然而,纵观现有的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研究,很少有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是否真正能够从心理上和生活上,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从概念、现状、融入障碍和建议四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现代职业的培养,应从职业发展视角出发,主张政府、企业、社会各尽其责,从而实现现代职业期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从处于双向边缘化位置转变为拥有双向选择权的主动位置。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编辑部 《农村百事通》2011,(3)
他们是一群从农村走出来80后、90后;他们大多怀揣着一个城市梦,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逐渐褪去乡村气息,从外表到思维都与城里年轻人无异……他们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主体,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有哪些期盼,又有哪些困惑?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让我们一起走进——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通过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渐褪去乡村色彩,处于脱离农村却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半城市化"状态,他们的城市生存状况呈现明显特征,表现为:生活追求较高,渴望融入城市,但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工作期望值高,目标明确,但社会保障情况堪忧;对城市生活和工作满意度一般,但充满期望。从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积极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优化他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决策受到其城市归属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选用福建省农民工就业与城市融入调查的数据,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医疗服务、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子女教育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男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把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作为重要的关注领域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6):17-18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社会/经济-心理”的新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代与老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层次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本文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的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立足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思想现状和行为现状,概括该群体的特点和面临的一些问题,具体从社会保障制度、市民化素养提高、城乡群体心理鸿沟弥合、职业角色和身份定位、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分析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五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8):77-77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的职业、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并顺利融入城市的过程。一般而言,农民工融入城市经历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以下障碍: 相似文献
15.
赖显明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336-337
加强教育培训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受经济条件、教育内容、学习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继续教育面临很多困难。网络教育兼具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实施网络化、学习过程自主化等方面的特点,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具有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入、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助力其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当前我省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保障、自身素质、社会偏见等多重障碍。为促进我省新生代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要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素质、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两大类:嫁接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原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工和市民的特殊之处,为了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他们必须从知识技能、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工会、政府的积极作用,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提高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却依然面临着制度供给、政治参与、文化认同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重障碍,被排斥在城市边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在演变为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新形势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充分享有"同城待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逐渐呈现出“老去”与“返乡”趋势,“80后”甚至“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异军突起,规模和比例不断增加,其城市融入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关其城市融入的既有研究分化为三类:“积极融入论”、“消极返乡论”与“半城市化论”。时下乡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城市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总体性环境需要其积极融入城市。借用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的三维划分,在对核心概念实施操作化的基础上,阐明了其在他们城市融入中的积极功能,并尝试建构文化资本支持系统的理论模型,以期为今后的经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只主力军,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城市却没能很好地接纳他们。新生代农民工强烈地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诉求:渴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渴望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尊重保护;渴望受人尊重,活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