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循环农业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中的"粮"与"猪"的高效结合。本文以驻马店升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7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复合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复合价值为7 538.38万元,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掌握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土壤养分及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自2011年开始连续6年开展了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土壤养分和环境质量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监测点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容重减少、孔隙度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监测点土壤中的7个重金属指标历年变化不明显,与2002年松江区土壤普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点相比差异也不显著,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1995)一级、二级标准,说明种养结合的养猪家庭农场通过猪粪尿还田,基本上解决了养猪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取50家经营状态不同的家庭农场为样本,基于经济效益、科技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并实际测算了家庭农场的绩效得分。研究发现,尽管家庭农场数量增长迅速,但综合绩效偏低、发展不平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类经营模式是未来农场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程度、经营规模对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钱明  黄国桢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94-295,297
当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生态农业中重要的生态养殖模式,基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定义与概述,总结了其基本模式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意义,为生态农业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农业模式正在逐渐的走向集约化,家庭农场种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当前社会中广受欢迎,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意义入手,首先分析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结合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构建评价家庭农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提高种植类家庭农场绩效水平,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104家种植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构建评价家庭农场绩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家庭农场绩效分为创新、经营、社会、经济、生态5个层面16个指标,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农场自身、市场、政策3个层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各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分析得到各绩效的权重和得分,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绩效总体不理想:农场主文化水平、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紧密程度对绩效的影响范围最广,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和融资难易程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各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为提高种植类农场绩效,提出增强人才素质、加强利益联结、提高农地流转效率、降低融资难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生产类型及经营模式多样化,对其经营绩效测评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与模型,因地制宜构建科学适用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中外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构成存在偏颇经济绩效度量、忽视生态绩效权重,且多而烦琐、欠缺实用性等不足。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实际,科学构建武汉市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测评,有助于政府宏观决策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微观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范丽 《上海农业科技》2014,(1):84-84,99
为调查研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土壤养分及物理性状的变化情况,从2011年开始,对松江区家庭农场及周围农户对照田设置监测点,并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了化肥减量、增加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经营环境是影响家庭农场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集云南省4 830个家庭农场的微观与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经营环境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生产环境和交易环境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存在着显著的类型差异。因此,政府应营造家庭农场良好的经营环境,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扶持政策,以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很少有关于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标准制定方法的研究。没有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标准制定方法,各地认定家庭农场的标准就缺少科学依据。基于此,以陕西省靖边县大石砭村为例,通过对农户收入的调查,依据农户家庭收入与农户外出打工收入相等的理论,设计出混合型农场经营规模最低准入标准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混合型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最低准入为种植型家庭农场9.16 hm2,养殖型家庭农场208.68头,混合型家庭农场依据换算系数E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上海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特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家庭农场在各地纷纷出现且发展较快,家庭农场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民应对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起到显著作用。基于此,在界定家庭农场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建立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曲沃县旺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位于曲沃县曲村镇义城村,流转土地37.4 hm2,主要经营小麦、玉米、瓜果、大棚蔬菜的种植及羊、牛、驴、鸡的养殖。主要采用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2016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利用2017年对浙江示范性家庭农场经营调查的289份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动态能力则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资源禀赋通过激发动态能力的形成,从而促进经营绩效的提升;(2)政府应该为家庭农场提供精准化服务与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绩效;(3)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经营过程中动态能力的提升,促进家庭农场从"资源禀赋依赖型"向"动态能力驱动型"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探索发展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2008年再发展"种粮+养猪"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至2012年,全区家庭农场已有1 173户,经营面积13.38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8.8%,其中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37户,形成了年上市7万头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家庭农场结合小型种养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给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这一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它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提高这一模式发展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利用2017年对浙江示范性家庭农场经营调查的289份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动态能力则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资源禀赋通过激发动态能力的形成,从而促进经营绩效的提升;(2)政府应该为家庭农场提供精准化服务与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绩效;(3)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经营过程中动态能力的提升,促进家庭农场从"资源禀赋依赖型"向"动态能力驱动型"转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安徽省352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将其整体划分成为粮食类、果蔬类、药材类,通过构造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各类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种植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在整体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利用SFA模型将管理效率、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项剥离具有合理性,实证分析得出农场主年龄、文化程度、农技培训次数、种植补贴、土地流转费用、农场距离、是否受灾、区域生产总值等八个环境变量对农场经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各环境变量对不同类别种植型家庭农场的表现作用存在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需求决定是否扩大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同步提升果蔬类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技术能力,持续引导药材类家庭农场瞄准前沿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2个产出变量及8个投入变量的沪郊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选用上海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上海松江区农经站相关数据以及2014年、2015年调研获得的40户家庭农场(包括29户种粮家庭农场、11户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条件下,按单位面积净收入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6.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是5.3-10.3 hm~2;按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5.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6.3-10.3 hm~2。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研究,以提供理论参考和提出指导生产实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家庭友好型农场(Family-Friendly-Farm,F3)是以家庭为主要消费群体,具有家庭友好型、环境友好型和科技促进型典型特征的一种新型农场。根据F3农场的功能定位,构建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科普教育区、家庭生产及休闲娱乐区、顾客服务区。F3农场的营销面向家庭和广大消费者,进行绿色农产品的销售、科普基地的宣传以及开展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