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垃圾分类为什么这么难?垃圾分类面临本土化难题杭州西湖区翠苑四区的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杨建承担着为11个小区指导垃圾分类的工作。每个月,她和30名志愿者都会上门向小区居民发放垃圾袋并现场进行投放指导。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尤其强调通过环境治理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近几年,生活垃圾分类行动由试点城市向普通城市推广,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态势,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地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举步维艰。特别在一些民族地区或偏远县城,居民分类意识不强、政府宣传手段单一、市场回收机制缺失、末端治理设备供给不均等都严重制约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行。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凌云县实施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突出的问题,并对垃圾分类处理在类似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的垃圾数量在不断增多,且垃圾类型日渐复杂,而农村垃圾处理效率和分类效率却没有随之提高,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农村垃圾分类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提高农村垃圾分类效率的方式,旨在为农村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红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73-175
以泸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非示范小区、示范村及非示范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个区域中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垃圾分类行为、垃圾分类政策知晓度以及垃圾分类推广的主要困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存在悖离现象,城乡示范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均明显高于非示范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围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垃圾分类也成为国内外各大城市解决垃圾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做了大量的研究,阐明了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意义,分析了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促进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农村规范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党的十九大"生态宜居"理念的行动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不明确、收运工作不到位以及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意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措施,如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垃圾收运体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平顶山市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总结为以下4个原因: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为淡薄、作为公共服务主体的政府未能够充分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当中、缺乏严格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责任部门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未能够准确找对矛盾,缺乏整体与全局意识。通过深入地研究这4个原因,笔者相应地结合国内外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经验提出了4点建议: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的具体知识讲授工作、强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参与度、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责任部门要准确地找对矛盾,树立整体意识,全局的看待垃圾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南省9个市(州)38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3.9%的样本农户愿意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是个体认知和外部情境因素的综合体现,垃圾分类必要性、垃圾分类知识、垃圾投放便利性、垃圾分类宣传、以及环境整治政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嘉善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阐述嘉善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先行、集约节约、培训宣传、典型示范、督查考核五大做法。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源头分类准确率偏低,收运不规范,处理站点运行绩效较差等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注重营造宣传氛围,强化针对性督查指导,实行精细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推进嘉善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杨海民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56-57,63
概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分类,分析了居民家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制约因素,介绍了居民家用和住宅小区的垃圾收集箱和垃圾收集设施,并根据分类标准建议完善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器具和设施。  相似文献   

11.
垃圾处理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城市可持续建设的高速发展,实现垃圾分类以及废品回收是一项重任。社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垃圾废品分类与回收是建设绿色社区的一大亮点。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发展趋势,为建立绿色社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建设垃圾或废品回收机制提出有效的回收站设计方案。目的是为了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社区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的智能化管理,美化社区生活,降低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产出角度进一步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均值为0.58,整体处于相对低效水平。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村民间的监督行为等农户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等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直接和间接参与行为通过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和产出来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合理增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投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实地考察、走访,对武汉市武昌区24家菜市场的蔬菜垃圾排放量、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以上的居民对城市蔬菜垃圾分类收集有一定的认识,蔬菜垃圾肆意堆积对周边50%的居民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蔬菜垃圾对居民的影响,需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绿色存折制度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于2014年开始实施的垃圾分类激励制度,该制度旨在以经济激励的方式促进农户进行垃圾分类。为了探究绿色存折制度激励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在这一制度下哪些因素会促进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农户一手调查数据探究绿色存折制度的实施效果,采用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探究影响农户垃圾分类的因素,着重分析社区效应与家庭特征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绿色存折制度的政策优化途径。结果表明,绿色存折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村干部的示范效应与村民的从众效应是影响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程度主要受个人特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二级分类模式对垃圾产生特征的影响,以天津市区和西青区水高庄村共310户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托已经建立的生活垃圾二级分类模式,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腐物、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3类,重点调查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强度及分类特征,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进行比较,并分析生活垃圾的产生强度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产生强度为423.08 g/(d·人),农村生活垃圾平均产生强度为629.89 g/(d·人);可堆腐物产生强度城乡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00 02),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的产生强度城乡之间未呈现显著差异,分别为P=0.471和P=0.099。二级分类模式是有效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对垃圾减量处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从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土地、节约资金的角度,还是从人民满意的角度,垃圾分类处理早已成为共识。我国早在1990年代初便开始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并在2000年试点推广,但成效却不及预期,4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应思考垃圾分类与分类处理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垃圾分类要与后续分类处理相适应,即有什么样的分类处理能力就应该推行什么样的垃圾分类。当前,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赵德刚 《乡村科技》2023,(6):151-154
在农村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成为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难题。实施垃圾分类治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分析济阳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愿,进一步重视与支持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妥善处理搬迁后的环境问题,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治理体系、提高民众参与度等对策,以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垃圾分类质量不高、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突破的现状,从促进垃圾分类的惩戒制度入手,研究了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促进垃圾分类方面设置的惩戒措施,对比分析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中强制措施的设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垃圾分类,是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抑制垃圾的污染性,需要广大公众主动参与,而且,需要改变公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垃圾排放习惯,是一项社会工程,是垃圾治理的治本之道,也是垃圾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要理清垃圾分类的主体及其职责。公众,包括居(村)民、企事业单位、机团单位,包括作为垃圾分类责任人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和经营管理者,是源头减量与分类的行为主体,在享有排放权力的同时,应承担源头减量、分类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为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自从2011年4月1日广州市率先正式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条例》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工作从宣传教育阶段进入具体实际操作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将改变市民多年形成的丢弃垃圾的习惯,也将改变环卫部门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和系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