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日粮维生素A水平是否与伊比利亚猪生长前期(活重35.8 kg)和育成期(活重158 kg)脂肪细胞分化或脂肪积累差异有关。选取活重16.3 kg的伊比利亚猪分配到两个日粮组,一组饲喂添加维生素A 10 000 U·kg-1的日粮(对照组);另一组不添加维生素A(VAR)。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A的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没有影响。维生素A的早期限饲在生长早期极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LT)前脂肪细胞数量(P<0.001);并且增加育成期中性脂质含量,改善了其组成(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维生素A的限饲增加仔猪脂肪生成潜力,且不影响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FSP27基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在军牧一号白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中转染siRNA-717沉默FSP27.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效果使用油红O染色试验检测,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用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结果表明:猪脂肪细胞中转染 siRNA-FSP27后,PCNA,cyclin D2和 cyclin E2的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P2、C/EBPα、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油红O检测结果显示脂滴显著降低;Bax和p53的相对mRNA水平显著降低,Bcl2显著升高.表明FSP27在体外培养的猪脂肪细胞中抑制脂肪细胞增殖,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猪FSTL1基因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探究FSTL1基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构建FSTL1基因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干扰FSTL1基因并诱导其分化,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调节基因的m RNA表达量。【结果】成功克隆得到猪FSTL1基因c 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924 bp,并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KF021281。成功构建猪FSTL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cDNA3.1-FSTL1和RNAi载体pSilencer4.1-491以及pSilencer4.1-530。过表达FSTL1基因促进了猪前体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生成,干扰FSTL1基因抑制了猪前体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生成。FSTL1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使PPARγ2和AP2基因表达分别上调了73%和113%,使LPL、 Adiponectin和FASN等基因表达分别下调了44%、79%和16%。【结论】FSTL1基因通过上调PPARγ2和AP2基因,下调LPL、Adiponectin及FASN基因的表达,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提高猪前体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检测日粮维生素A缺乏延续时间对生长牛脂肪沉积部位的影响。60头平均体重为(218.4±6.55)kg的荷斯坦牛,饲喂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基础日粮。试验设3个处理:①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为2 200 IU·kg~(-1)干物质(对照组);②屠宰前243 d不添加维生素A(LR组);③屠宰前131 d不添加维生素A(SR组),在前期的112 d饲喂对照组日粮。试验牛在243 d屠宰。试验牛单栏饲喂,自由采食。在第1,112,243 d,从颈静脉采集血样,分析血清维生素A。屠宰后采集胴体样,分析其组分。采集皮下脂肪样,分析脂肪酸组分。在肌肉和皮下蓄积脂肪组织采集脂肪样,分析脂肪细胞大小和密度。维生素A缺乏对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重料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243d,LR组,脂肪细胞中肌肉脂肪含量比SR组和对照组高33%(P<0.05),分别为5.6%,3.9%,4.2%。维生素A缺乏对背膘脂肪厚度和前胸脂肪(KPH)百分比没有影响。各处理间,屠体重、可食屠体的组分和产量相近(P>0.10)。与对照组相比,LR组和SR组肝脏维生素A显著减少(P<0.01),分别为44.7,21.2,25.2μg·g~(-1)。在243 d,LR组和SR组血清维生素A浓度相近,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21.2,25.2,36.9μg·dL~(-1)。在112 d和243 d,维生素A缺乏对肌肉脂肪细胞构成(每平方毫米脂肪细胞数和脂肪细胞平均直径)没有影响(P>0.10)。结论:维生素A缺乏243 d,肌肉脂肪百分比增加,对皮下脂肪、内脏脂肪沉积、生长性能和屠体重没有影响;育成期结束时的131 d,缺乏维生素A对荷斯坦牛脂肪沉积部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猪脂肪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在脂类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肥胖等疾病发生过程中,成熟脂肪细胞面临由于能量过剩、炎性反应等造成的内质网应激,导致由于脂肪细胞负荷过重而致内环境稳定的破坏,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猪脂肪细胞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了解成熟脂肪细胞应激与胰岛素抵抗产生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猪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在脂肪细胞脂解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针对猪ATGL基因CDS区113和1 358位点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后用其感染猪成熟脂肪细胞,检测ATGL和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甘油试剂盒检测细胞甘油释放量。【结果】成功构建了ATGL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用其感染猪成熟脂肪细胞后,RT-PCR分析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脂肪细胞ATGL的表达显著下调,HSL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甘油释放量显著降低,其中针对ATGL基因CDS区113位点的siRNA1对ATGL mRNA的干扰效率达55%,甘油释放量降低了49%。【结论】成功构建了猪ATGL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其能显著降低ATGL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猪成熟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降低脂肪细胞的甘油释放量,表明ATGL在猪脂肪细胞脂解中有着重要作用,且113位点是ATGL基因CDS区的最佳干扰靶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系统抑制脱乙酰基酶1(Sirtuin type 1,Sirt1)表达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LentiH1-Sirt1shRNA慢病毒载体,将其感染猪前体脂肪细胞,运用Hoechst33258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pLentiH1-Sirt1shRNA慢病毒载体可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中Sirt1的表达,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集、核固缩等典型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较空载体对照组明显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从4%和9%(P0.05)上升至30%和32%(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可有效地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中Sirt1的表达,显著促进细胞凋亡,提示Sirt1可能在前体脂肪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体外培养的猪原代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瘦素(leptin)对猪脂肪细胞脂滴相关蛋白(perilipin、ADRP、TIP47)和脂肪生成相关酶(FAS、SCD α、ACC α)mRNA表达的影响.用0、50、100、150 nmol·L-1 leptin 分别处理脂肪细胞 3、6 h,油红O染色鉴定,RT-PCR检测.结果表明,当用150 nmol·L-1 leptin 处理猪脂肪细胞 3 h 时perilipin mRNA 表达显著降低,用50、100 nmol·L-1 leptin处理 3 h时 PPAR γ、ACC α、FAS mRNA 表达降低;当用50、100 nmol·L-1 leptin 处理猪脂肪细胞6 h 时 perilipin、SCD α、PPAR γ、FAS、ACC α、LXR α mRNA 表达降低,50、100、150 nmol·L-1 leptin 处理显著下调ADRP mRNA的表达,100、150 nmol·L-1 leptin处理TIP47 mRNA表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50、100 nmol·L-1 leptin 可能通过抑制 PPAR γ和 LXR α来抑制 perilipin、SCD α、FAS、ACC α mRNA 的表达,从而调控猪原代培养脂肪细胞中的脂质代谢,而150 nmol·L-1 leptin 可能引起 leptin 的抵抗进而削弱 leptin 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体重约60kg[杜×(长×大)]杂交猪30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5头。探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高温条件下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维生素C组和维生素E组猪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在第4周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猪的呼吸数均低于对照组,第4周的测定值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试验猪生产性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 >0.05)。从具体试验结果来看,维生素C组优于维生素E组;维生素C组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有所提高(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肥育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实验用小型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皮下前体脂肪细胞,采用高浓度葡萄糖(4500mg/L)和低浓度葡萄糖(1000mg/L)DMEM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体外诱导成脂分化,结果表明,与低浓度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可显著促进实验用小型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体外诱导分化后...  相似文献   

11.
正一、钙、磷缺乏症的原因适量的钙、磷是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保障,猪发生钙、磷缺乏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如果饲料中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猪体对钙、磷的吸收。猪只长期处于光照条件不良的环境中会影响猪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间接影响钙、磷吸收。此外,消化道疾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先天性的发育不良等因素及肝脏和肾脏的疾病也可影响猪体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饲料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热应澈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体重约60kg[杜×(长×大)]杂交猪30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5头。探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高温条件下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维生素C组和维生素E组猪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在第4周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猪的呼吸数均低于对照组,第4周的测定值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试验猪生产性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 >0.05)。从具体试验结果来看,维生素C组优于维生素E组;维生素C组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有所提高(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肥育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马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97-5997
[目的]研究大白猪前体脂肪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出生3d的仔猪脂肪组织,采用原代消化细胞法进行分离,培养后,研究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培养的原代细胞经传代后成分均一、生长旺盛充脂率高,培养细胞含有可被油红O染色的脂滴,具有前脂肪细胞的典型特征。[结论]试验建立的培养方法适用于脂肪细胞的培养和纯化,脂肪细胞特征典型。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离猪前体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通过荧光定量PCR明确KLF15基因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的表达规律。随后利用脂质体2000将KLF15-siRNA转染至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后分别利用荧光定量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明确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AP2的表达变化及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沉积能力。结果表明:KLF15基因mRNA表达量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随时间而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分化24 h时mRNA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KLF15基因表达被抑制后,PPARγ、C/EBPα、AP2表达量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脂滴明显减少、变小。研究结果提示,KLF15参与了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可影响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脂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初生~180日龄的关中黑猪和长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变化模式的综合分析,证明猪体脂肪形成主要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脂肪细胞的生长机制在不同经济类型猪种间有明显差异:①无论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还是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关中黑猪都强于长白猪;②关中黑猪脂肪细胞的生长在120日龄以后明显加快,而长白猪则较稳定;③关中黑猪的细胞学参数表现为二相分布,而非一般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16.
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是一种新发现的定位在脂滴的蛋白质,在调控脂肪细胞内脂类贮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用含有猪FSP27基因的慢病毒,感染鼠3T3-L1前脂肪细胞,建立猪FSP27基因过表达的前脂肪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猪FSP27基因在脂肪细胞中调控脂类代谢提供实验素材。根据猪的FSP27基因序列设计目的基因引物序列,并分别添加酶切位点Nhe I和Age I及保护碱基,克隆到p MD18-T载体做Nhe I和Age I双酶切,将酶切产物回收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与GV341载体连接,转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浓缩、纯化病毒上清并用来感染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稳定系,并检测感染效率和脂肪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显示,猪FSP27基因过表达3T3-L1脂肪细胞中FSP2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过表达脂肪细胞培养第8天,脂肪细胞形成脂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表明猪FSP27基因过表达3T3-L1脂肪细胞系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7.
猪体脂肪形成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初生 ̄180日龄的关中黑猪和长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变化模式的综合分析,证明猪体脂肪形成主要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脂肪细胞的生长机制在不同经济类型猪种间有明显差异:①无论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还是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关中黑猪都强于长白猪;②关中黑猪脂肪细胞的生长在120日龄以后明显加快,而长白猪则较稳定;③关中黑猪的细胞学参数表现为二相分布,而非一般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分析配合饲料组分中维生素含量、饲料中抗维生素因子、加工破坏、储存损失等因素对维生素利用率的影响基础上,结合动物生理状态,提供了猪、鸡、牛的实用配合饲料的维生素供给量。  相似文献   

19.
48只育肥猪被随机分在5个不同的日粮组中.且单栏饲养,日粮组成为大麦、小麦、玉米和豆粕。试验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正常水平400%或800%维生素B2、维生素民和泛酸、生物素,其他各种维生素按需求量添加。记录各组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含量。结果显示:维生素的添加量对生长性能无影响,添加800%维生素B2、  相似文献   

20.
八眉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域型胶原酶消化5日龄八眉猪仔猪背最长肌组织,分离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接种培养,以RT-PCR 和油红O 染色法对分化前后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贴壁率测定,及用MTT法检测增殖活性,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成脂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脂肪含量的变化,分析前体脂肪细胞生长特性和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分离的八眉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呈梭状、形似成纤维细胞,贴壁性能好,贴壁率最高可达90%;细胞生长良好增殖曲线呈“S”型,符合正常的细胞生长规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自发分化能力弱,但经成脂诱导,可以分化为具有脂肪细胞典型特征的成熟脂肪细胞,分化水平以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