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工业化都要稳步推进,而面对土地需求的紧张,农村宅基地的退出为其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与缓冲地带。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存在着强拆、农民"被上楼"等诸多问题,本文经过分析认为,继续对土地流转机制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在宅基地退出机制中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充分设计好保障性措施是有效进行宅基地退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十分严重,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在我国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尖锐矛盾面前,引导农民有序退出宅基地,十分紧迫。基于此,梳理已有关于宅基地退出的相关研究,介绍各地关于宅基地退出政策的相关试点及成果,从3个方面分析已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宅基地退出政策提出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尽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土地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农业、农村、农民的核心问题。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紧靠城郊的土地被征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征地补偿费如何分配,也成为农民密切关注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日益突出。近年来,山东在涉农信访案件中因土地承包和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信访的占有较大比重。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到山东省农业厅重复上访的涉农案件共计177件次,其中,涉及土地承包和土地补偿费分配的113件次,  相似文献   

4.
梳理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在宅基地使用权性质与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农村宅基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宅基地退出的困境。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对实现农村土地要素流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破解征地制度的困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续第9期第50页)40.农民退出的宅基地如何利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19]11号)提出,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对退出的宅基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全部用于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农村宅基地退出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与归纳总结法,提出了农村宅基地自由退出的开展要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条件、退出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退出的实质是土地发展权的退出三个假说,并通过对成都和苏州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分析加以验证,最后就假说和实践提出了推广宅基地退出模式时要注意条件、加强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完善配套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基层政权建没,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大量城郊土地被征用,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有偿退出属于宅基地流转,在当前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宅基地的退出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提供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对试点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调研,结合行为决策理论简要分析宅基地退出意愿选择和影响因素,得出就业、住房保障等保障因素对宅基地退出决策起重要影响,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推动宅基地退出,应注重保障农户权益与其后续发展,在基本满足农户宅基地退出预期的前提下推动农户自愿退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可用地逐渐缩减,农村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及城郊建设用地需求不断上升,近郊农村土地不断增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波动不定。同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城镇发展。另外,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服务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出现人走村空的现象,但又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人口在城镇享受不到同等的福利政策,大多数的在外务工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本文依据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在原有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农村宅基地得到合理利用,同时有效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城郊地区作为农村中的经济发达地带与改革前沿阵地,其宅基地改革不仅对城市高质量建设与接纳新市民人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农村改革具有方向引领与实践示范作用。基于对传统农区H省Z市流转情况调查发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城郊农民的权利诉求与城郊发展的实际需要,它从土地供应与资金支持等方面助推了城市建设,以灵活方式与较低价格满足了部分新市民对房屋的刚性需求。然而,当前城郊农村宅基地流转渠道少而不畅且效益低下,流转市场混乱无疑于隐患众多,流转过程易引发各类纠纷并影响社会稳定。因而,要根据实际进行法律制度方面的改革与完善,恰当处理违规和非法流转带来的问题,借鉴与推广成功的宅基地流转做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8-140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规范、土地所有权不合理征用、非法低价买卖农村宅基地等因素,制约着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因此,应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制度,赋予农民土地产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加强管理与监督土地合理征用,严格按法律法规征用;严厉整治非法损害农民土地的买地卖地行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普及土地法律法规,让农民规范合理使用土地;把农民琐碎的土地集中化,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共创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农民因土地征用而成为非农业人口,仍生活在农村的,其在农村的购房行为不应视为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宅,在购买宅基地问题上可以享有农民待遇."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是对农村居民"申请"宅基地的限制性规定,但并不限制农村居民通过"买受"、"承租"方式取得宅基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被征用情况、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收入期望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土地被征用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土地管理存在两个主要矛盾,一是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量废弃的矛盾,二是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保护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该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以中央、地方和农户三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在宅基地退出、退出后用途中的博弈行为和收益情况。在理性假设前提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与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自然环境现状相关;(2)地方政府缺乏将宅基地退出后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生态用途的动机;(3)由区位决定的宅基地升值空间直接影响了农户策略选择;(4)政府主导的宅基地退出应满足退出农户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宅基地退出政策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减少农村的土地浪费,又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缓解日益激烈的人地矛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通过辨析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概念,认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及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宅基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指出建立健全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和利益分配制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综合整治、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乡村规划,充分调动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将农民纳入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管理工作中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陈怡 《新农村》2013,(1):16-17
城郊农民市民化是指因城市的扩张致使城郊农民的承包土地被征用,政府通过土地补偿费或其它方式的安置和培训,再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障等措施,使这些农民融人到城市社会,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的一分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被征用情况、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收入期望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土地被征用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耕地及住宅被荒废,造成农村资源的严重浪费。国家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推出了土地有偿退出机制,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领取到一笔可观的补偿金。土地有偿退出政策分为宅基地和承包地两种情况,承包地退出机制又分为永久性退出和长期退出,两者在补偿标准上有一定的区别。永久性退出方式获得的补偿标准更高,但选择永久性退出承包地的农民与这块承包地再无关系。而长期退出则不同,到期后农民还能享有土地的相关权益。关于承包地退出的标准,需要根  相似文献   

19.
宅基地退出是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而农村土地大量闲置供需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背景下,全国各地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宅基地退出方式,主要包括安置型、留权型、经营型3种不同的模式。不同模式的退出虽然可以将农村的闲置土地变废为宝,但在退出过程中农民在宅基地上的权利变动给农民住宅权带来巨大冲击,而"三权"的模糊定位尚不能全方位保障农民住宅权。将农民住宅权和"三权"进行权能对接,将住宅权融入"三权"的权利架构中,明确产权主体地位,丰富资格权和使用权的权利内涵,以期在丰富权能架构的基础上对保障农民住宅权提出可行法律制度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三产融合与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协同要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三产融合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作用机理,即农村三产融合为宅基地退出带来了需求,宅基地退出为农村三产融合供给了土地资源,二者的发展目标与参与主体是一致的,存在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黑龙江省10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发展程度中等,宅基地退出效果滞后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效果,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构建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