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清晰呈现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布,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运用Bicomb、Citespace软件对2017-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相关研究的812篇文献进行分析并呈现结果。2017年以来,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迅速增长,该领域研究力量有待进一步推进协同合作,研究热点主要为深度贫困、精准扶贫、攻坚战、脱贫攻坚、贫困户等。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揭示,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40余年的接续奋斗,让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当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其中,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面更广,贫困程度更深,并且受到地理条件等限制,其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也更为严峻。要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思路,探索更加精准的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8.
自精准扶贫战略大力实施以来,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明显改善,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但脱贫人口返贫现象需加以重视。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返贫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因懒返贫、因学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老返贫等返贫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强化返贫预警管理;优化农村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教育投入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度贫困地区防返贫长效机制构建提供参考,从而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9.
10.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21,(2):79-85
在多维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根据2010—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分别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政策制度等视角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地区的致贫因素。结果表明:人均耕地面积、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正向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等级公路里程和互联网用户数较为显著,新农合人均受益次数影响程度次之;农村人口规模、受灾面积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弱,且为负相关关系;就区域而言,兰州农村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受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互联网用户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等变量的影响程度较大,兰州以外省内农村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受人均耕地面积、受灾面积、互联网用户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等变量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疆墨玉县296份实地调研数据,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算法(AF法)识别和测算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对农户可能存在的易返贫致贫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各指标间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各地区卫生设施和人均收入的贫困发生率为0,不存在剥夺;其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剥夺。不同地区农户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芒来的农户贫困程度最为严重。(2)随着k值不断提高,多维贫困发生率(H)持续降低,多维贫困平均剥夺份额(A)稳步上升;多维贫困指数(M0)逐步降低。当k∈[0,0.4]时,H>50%且明显降低、A<50%且稳步提升,M0呈下降趋势;当k∈(0.4,0.6)时,H<50%且极速降低、M0同样极速降低;当k=0.7时,H、M0趋近于0。(3)不同维度对M0的贡献率差距较大。其中,教育、生活水平、生活压力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36.45%、23.76%和16.59%,居前3位;家庭资产的贡献率最低,仅为2.17%。各地区的多维贫困指数均呈递... 相似文献
13.
14.
为进一步摸清民族地区贫困底数,提高帮扶精准度,利用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改进的Park瞄准数量缺口公式,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例,本研究首先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接着对贫困农户"五个一批"帮扶精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以社保和生活条件最为突出;2)家庭特征对多维贫困有重要影响,户主为女性,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口越多,贫困剥夺愈加严重;3)与汉族地区不同的是,民族地区贫困更多表现为绝对贫困,盲目外出务工非但没有减轻贫困,反而加重了家庭负担;4)容易出政绩和进入门槛较低的帮扶措施做得相对较好,瞄准精度较高;5)整体上看,贫困帮扶中漏出问题比渗入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接下来应有效衔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多维识别和精确帮扶,并重点解决好绝对贫困、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渗入和漏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河南省地缘辽阔,片区贫困人口众多,基于传统的地区综合发展模式,相较于其它地区而言贫困程度较深,尤其以大别山地区最为突出,其所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辐射面大,对于河南省整体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于大别山地区贫困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地区发展困境,理清其发展思路,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实现地区各领域的振兴与发展,为摆脱贫困落后局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三山一滩"是大别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和黄河滩区四个河南贫困集中地区的简称,区域内总贫困人口共计231.6万人,占全省70.08%,是河南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伏牛山地区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对于河南省产业联动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文章基于伏牛山地区所覆盖的国家、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为分析对象,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7)和河南省统计年鉴(2017)为数据支撑,对伏牛山地区贫困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地为三山地区的扶贫开发措施提供具体扶贫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地缘辽阔,片区贫困人口众多,基于传统的地区综合发展模式,相较于其它地区而言贫困程度较深,尤其以太行山地区最为突出,其所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辐射面大,对于河南省整体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于南太行山区贫困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地区发展困境,理清其发展思路,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实现地区各领域的振兴与发展,为摆脱贫困落后局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安徽省皖北等深度贫困地区呈现贫困县占比
大、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多、贫困分布集中连片等特征.皖北地区面临着宏观层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和微观层面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双重困境.其扶贫、脱贫实践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脱贫工作的一个
缩影.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设计优化“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贫困治理体制架构,并
提出建立一套相互关联、嵌入的精准脱贫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