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员对合作社服务项目的观点、评价可以衡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服务的成效。北京密云石塘路村是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比较早的地区,通过对合作社成员发放问卷、深度访谈和个人观察的方式,发现合作社在培训、指导经营管理、统一供应床上用品等服务方面有明显成效,同时在宣传和分配客源方面存在不足。石塘路村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在培训、指导、规范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应该加大营销力度,并注意公平,兼顾社员之间利益。  相似文献   

2.
3.
文化是乡村最根本的属性之一,也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灵魂。首先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业与文创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以河北省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优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旅游+”的核心概念,提出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体验为方式、以文创产业为载体、以艺术设计为提升手段的近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最后,通过河北省仝家窑村的设计实践,论证河北省近郊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艺术化融合发展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途径。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受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农业生产中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主要经营形式。如何将分散无序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已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纳雍县长沟村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纳雍县唯一一家省农业厅2005年确定的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2009年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实施单位。其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8月的纳雍县新房乡长沟村蔬菜专业协会。2007年经工商审核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2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22万元。拥有成员351人,辐射带动农户1600多户,已成为跨县蔬菜产销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丁海波  薛庆林  陶佩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00-12803
合理规划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河北省保定市南奇村为例,采用MIGIS(可移动交互式地理信息系统)和PRA(农村调查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层农村社区综合规划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绍兴县陶堰镇茅洋村共有农户655户,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480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田弃耕抛荒现象极为普遍,土地利用率一直偏低。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高农民收入,2008年12月,茅洋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18户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入股土地总面积1285亩。合作社对土地统一组织开发经营,收益按入股土地面积分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38-140
在我国,彩礼作为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年来愈来愈高的彩礼金额使得多数普通农村居民难以承担。高额彩礼的存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对农村农业的生产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由此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由政府积极引导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对《农业部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扶贫共同行动(2017—2019年)》提出的要求,把扎实推进环京津扶贫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做好产业扶贫、定点扶贫,切实提升环京津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合作社整体实力,提升合作社规范化水平,4月23日—29日,受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委托,由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全国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能力提升研修班(第二期)在京举办。来自环京津贫困地区28个贫困县的84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及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0.
云南欠发达山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有自己的地方性特点,通过对云南省华坪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规范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外部支撑体系,提高农民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山区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30-10931,10940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旅游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循环旅游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科技和法律保障。因此,应从观念、机制、模式、消费等层面上进行创新,促进农村和谐社会与循环旅游经济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2.
2018年9月29日上午,笔者一行3 人实地调研了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精准扶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理事长、老赵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进行交流,访谈了一户贫困户。通过调研发现,老赵楼村精准扶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借助政府扶贫资金在当地初步培育起梨、花生、中药材等产业,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种苗、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难题,在提升贫困户家庭经营收入方面作用已初步显现。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村“两委”职能边界不清的问题,不规范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18-6819
阐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价值的评判结果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及率较低,其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尚不满意。提出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意识;发挥地方积极性,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政策引导,提升服务层次;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丹亚  张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08-14810
通过对秦岭腹地的商洛市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进行了调研,指出秦岭腹地农村具有开发体育旅游产业的巨大的自然和人文优势,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有诸多挑战。提出了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扩大开放等发展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策略,为开发农村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农村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今年2月底,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15家,注册资金近亿元,入社社员2.3万人,带动农民3万余人,基本覆盖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品养殖业等领域多个特色主导产业。2010年合作社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亿元,返还社员盈余0.16万元。合作社积极实施品牌经营,共注册商标8个、合作社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省无公害基地认证15个。  相似文献   

16.
张娉婕  张媛  胡经伟  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59-16561
理清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合组织)的概念。选择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合组织作为研究村级合作社的参照对象,以中国四川省12个市的162个村作为数据来源区域,采用问卷与访谈形式开展数据调查,分析了样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并根据主导者的不同,将专合组织与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归纳为7类。调查数据显示,新建合作社在提供相关服务方面明显优于专合组织;大部分村干部对于专合组织与合作社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专合组织或合作社没起作用的几乎没有;43.83 %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是合作社发展的首要困难。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经济与交通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复杂系统,两系统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09年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河北省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等级均在逐年提升,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严重失调发展到2009年的初步协调状态,两系统间的协调互动作用明显。但是两系统间协调等级还较低,发展水平不高。通过探究两系统发展模式及其演变关系,为优化旅游经济与交通的互动发展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出发,对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进行了市政调研和深入分析研究。实地调研的选点是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乡村旅游如何满足游客需求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顶层设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市郊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具有涵养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应、承接城市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密云县的蔡家洼村和古北口村进行的实地调研,总结了两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是农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就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发挥乡村精英在基层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实行村民自治,推动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前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其壮大发展,鼓励其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单位、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其它涉农龙头企业之间加强联合,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推广工作要纳入政府统一指导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