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温度下土壤胶体分散系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土壤胶体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了砒砂岩、沙、5种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4个年份盐碱土共11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Zeta电位值,分析了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范围内的Zeta电位特性和趋势,评价不同材料的胶体分散系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在不同pH条件下的Zeta电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对砒砂岩的应用,治理沙漠化问题,选定砒砂岩、沙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土共7种材料,利用土壤胶体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了7种样品在不同pH条件下的Zeta电位。结果表明:(1)砒砂岩、沙两种材料随着pH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增大。(2)相较于沙及不同比例复配土来说,砒砂岩的Zeta电位绝对值整体较大。(3)不同比例复配土的Zeta电位特性在不同pH条件下变化趋势略有不同。由此得出:砒砂岩、沙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土胶体在碱性环境下相对稳定,砒砂岩的胶体稳定性较其它几种材料相对要好,砒砂岩与沙复配比例为1∶2和1∶5时,在一定的pH条件下,其胶体稳定性基本接近砒砂岩,因此将砒砂岩和沙按照1∶2或1∶5进行复配,是解决沙漠化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掺混稀油是稠油降黏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有效降低超深井井筒举升过程中井筒摩阻。评价了不同密度稀油的掺稀降黏效果,并综合运用热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等研究了稠油掺稀降黏过程中稀释焓、Zeta电位、掺稀比的变化以及轻质油与稠油混合溶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密度0.91g/cm3掺稀油与稠油混合过程中溶解热焓值最低、Zeta电位最高,混合系统能最快地达到热力学平衡,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最稳定,掺稀效果最好。该结果对明晰稠油掺稀降黏机理、提高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Zeta电位法分析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Zeta电位的角度考察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规律,为适时监测和优化制糖澄清工艺提供新途径。【方法】通过模拟亚硫酸法制糖澄清工艺,探讨新生亚硫酸钙吸附蔗汁胶体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吸附量(Qe)的相关性。【结果】随着p H和胶体浓度的升高,Zeta电位和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逐渐增大;随着Zeta电位的增大,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也逐渐增加。新生亚硫酸钙对胶体的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时,其拟合参数R^2大于Langmuir模型的拟合参数R^2。【结论】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吸附特性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Qe与其Zeta电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测试仪等对制备的季铵盐乳化沥青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了季铵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和pH值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6%、乳液pH值为4时,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侯巍  王淑君  孙宽  王敏  王东星  刘巍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65-15967
[目的]探讨处方中几种辅料的加入对紫杉醇(Tax)脂质体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Tax脂质体,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出Tax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并测定Tax脂质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脂质体粒径及稳定性与处方中所加油酸钠等辅料有显著关系,且随着辅料量的增加,脂质体粒径变小,Zeta电位值降低,稳定性提高。[结论]油酸钠等辅料能显著降低Tax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值。采用优选工艺制备的Tax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超声改善城市污泥的稳定性,在不同功率密度和处理时间下,研究了污泥的Zeta电位、沉降比(SV)和沉降指数(SVI)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超声对污泥稳定性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超声对改善污泥稳定性有显著作用,随超声时间的增加,Zeta电位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回落,且始终大于起始值,峰值随功率密度的增大而提前;污泥的SV、SVI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率逐渐衰减,直至SV达到100%;功率密度越大,SV增至100%的时间越早.此外,Zeta电位是污泥稳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至少还应使污泥的絮体得到充分破解;如果仅为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可以采用高功率密度、短时间的处理方法,但如果考虑降低污泥超声处理的能耗和费用,则应采用低功率密度、长时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早产儿配方乳储藏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早产儿配方乳分别在25℃和40℃下储藏35 d,每7 d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包括粒径、Zeta电位、黏度、色差(ΔE)、酸度和pH值。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早产儿配方乳的粒径、ΔE、酸度呈逐渐增大趋势,Zeta电位的绝对值、黏度和pH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并且在40℃储藏时,变化速度比25℃快。本研究为早产儿配方乳储藏过程品质保持、储运条件的选择及货架期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微观层面研究氢氧化镁铝(MAH)和盐碱土胶体间的扩散层重叠现象,并通过不同配比的MAH[Mg∶Al摩尔比分别为3∶1(MAH-1)、2∶1(MAH-2)、1∶1(MAH-3)、1∶2(MAH-4)和1∶3(MAH-5)]和盐碱土的盐分溶出实验筛选出最佳改良方案。结果表明:MAH和盐碱土胶体间存在扩散层重叠现象,并且该现象在碱性环境中依然存在,混合体系pH值和MAH添加量是影响重叠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5种MAH都能降低盐碱土的pH值和含盐量,酸性MAH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碱性MAH,其中酸性最强的MAH-5改良效果最显著;MAH-5在最小添加量10 mg·g~(-1)下就能脱出65%的交换性Na,并且随着添加量增加变化不显著,但随添加量增加Ca2+和N都显著脱出。因此,通过添加MAH利用扩散层重叠降低土壤对盐基离子的吸附实现盐碱土脱盐改良,综合考虑筛选出最佳改良方案:按1%配比添加MAH-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氧化硫硫杆菌生物沥浸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为目的,考察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p H值、EPS总量和组成、Zeta电位、粒径等的变化,研究p H值、EPS总量和组成变化对Zeta电位、粒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沥浸初期污泥EPS_p、EPS_h减少速度较快,随后减速变缓,EPS_py在整个过程中减少速度较慢;p H值、总EPS含量(EPST)、多糖含量(EPS_(py))、蛋白质含量(EPS_p)、腐殖质含量(EPS_h)均对Zeta电位影响显著,EPST、EPS_p、EPS_h与Zeta电位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污泥Zeta电位降低是H~+的静电中和作用和EPS电荷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Zeta电位、EPST、EPS_h、EPS_p、EPS_(py)均对生物沥浸污泥粒径影响显著,EPST、EPS_h、EPS_p、EPS_(py)与污泥粒径的相互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大量H~+的中和作用、EPS电荷的减少、污泥絮体间空间位阻的降低共同促进了污泥絮体颗粒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分析土壤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探讨四环素在土壤中的胶体运移性变化。[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施用有机肥(OF)3种处理,湿筛沉降法筛分制备0.053~2 mm,0.002~0.053 mm和0.002 mm(土壤胶体)3个粒径组土壤颗粒,采用静置沉降和动态激光散射技术分析土壤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探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土壤胶体的凝聚动力学,用zeta电位测定仪测定不同电解质溶液下土壤胶体表面电位的变化。最后,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组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结果]CK处理中土壤胶体含量最高,且更容易凝聚,稳定性最差;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大颗粒(0.053~2 mm)含量,减少了土壤胶体的释放。土壤胶体临界凝絮浓度从大到小的处理分别为OF、NPK、CK。土壤颗粒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在OF处理中最强;土壤胶体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均远大于其他粒径的土壤颗粒和原土。[结论]施用有机肥更有利于土壤大颗粒的形成,未团聚土壤胶体粒级更小,zeta电位更负,在水体中稳定性更强,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也更强。因此,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减少土壤中胶体的释放,并能提高胶体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及对污染物四环素的吸附,从而影响污染物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选用CTAB阳离子型和SDBS阴离子型分别与Tween8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Zeta电位、吸附等温线以及沉降性能测定,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水相介质中纳米CeO2颗粒分散稳定性能影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纳米CeO2颗粒表现出不同的表面电性,从而影响其分散稳定行为;纳米CeO2颗粒对两种混合表面活性剂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其吸附等温线形式有所不同;碱性条件下,混合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改善纳米CeO2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其中SDBS与Tween 80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表面张力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木质素胺在稀酸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吸光度、粒径和Zeta电位,探讨了无机盐及pH值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胺溶液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C)为0.10 g·L~(-1)。当质量浓度低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当质量浓度大于CAC时,木质素胺主要以多分子聚集体的状态存在。木质素胺的Zeta电位随质量浓度升高先快速增加到最大值37.6 m V,随后略有降低。木质素胺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活性,在10.00 g·L~(-1)时的表面张力为44.09 m N·m~(-1)。在木质素胺溶液中加无机盐后,表面张力升高,Zeta电位降低,稳定性下降,容易聚集形成更大的颗粒而发生沉淀。p H值对木质素胺溶液聚集行为的影响与无机盐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土壤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和对牧草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盐碱土改良剂(美地那、康地宝、碱益康)的不同浓度对盐碱土的总盐分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均能明显地降低盐碱土的总盐分,且降盐效果随改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强。但低浓度的改良剂对土壤pH值影晌不大。同时研究了8种牧草在改良后土壤上的发芽情况。研究表明:土壤改良剂可以明显改良土壤,使种子的盆栽发芽率明显提高,效果最好的是披碱草和羊草。  相似文献   

15.
经两年试验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年份遗传距离估值是相对稳定的。年份间遗传距离相关系数 r=0.6534。  相似文献   

16.
生物有机肥对中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施入中度盐碱土中,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中度盐碱土的pH值,有效缓解由于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土壤养分的消耗。生物有机肥可在中度盐碱土中广泛使用,但在施用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确定最佳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提高替莫唑胺药物水溶性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莫唑胺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法确定最佳方案工艺,并对其样品进行粒径和Zeta、电位、红外光谱表征。结果由正交优化试验得出最佳方案为:选用烟酰胺为表面活性剂,替莫唑胺与水的比例为8∶1,高压均质压力为60 psi,经过15次高压均质处理后,替莫唑胺的溶解度与未经高压均质机作用相比溶解度提高了95.11%,平均粒径减小257 nm,Zeta电位为-26.7 mV。结论经最佳工艺处理后的样品溶解度提高了95.11%,分散均匀,稳定性较好,对替莫唑胺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微波辐射对剩余污泥有机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不同微波功率、作用时间,考察微波辐射对剩余污泥有机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延长作用时间和增加微波功率的条件有助于剩余污泥中有机物释放,上清液浊度、有机物总量、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增大,而Zeta电位和pH均减小。上清液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从40、54 mg/L增加到130、170 mg/L,Zeta电位从-11.2 mV降至-5.1 mV,pH从7.80降至7.07。Zeta电位在(700 W,60 s)时最低,为-5.1 mV,pH最低为7.07,Zeta电位与m(蛋白质)/m(多糖)的比值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4~0.98。[结论]微波辐射有助于剩余污泥的有机物释放。  相似文献   

19.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形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对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的絮凝形态进行了分析及相关研究.对比了投加CBF与未投加CBF对实验系统中胶体颗粒的絮体形态、Zeta电位的改变.同时研究了钙离子以及投加顺序在絮凝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CBF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一定浓度的钙离子能降低颗粒的表面电荷,促进CBF分子与胶体颗粒之间的键合,有利于絮凝沉淀;投加方式的改变影响了悬浊液体系的pH值,从而影响了其中各种物质的表面电荷,限制了CBF作用的发挥.正确的投加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新品种的稳定性,是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产量的稳定情况。评价它的优劣,不仅要注意其产量的高低,还要注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和不同年份间产量的变化。水稻品种的稳定性,是由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