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适应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加快世界一流现代化配电网建设,国网襄阳供电公司以网格化规划为基础,按照需求可研初设一体化要求,创新实施"1+3"管控模式,即一个供电单元,三方(设计、运维、营销)联合开展设计,通过"设计到单元,责任到个人"的方式,整合参与配网设计的各方力量,统筹网改、技改、迁改、业扩等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配网抢修工作依然停留在依赖用户电话报修的"被动模式",主动性和及时性达不到客户满意程度。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探索实践"主动抢修、主动服务"的工作方法,本文研究基于主动抢修理念的配网运行分析及决策应用流程,建立以客户服务为导向,创新实践诊断式运行维护、主动式设备抢修、工单驱动式闭环管理,以流程化协同作战和网格化服务监督,构建一体化的配网运行监测、控制、分析、决策的指挥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1"网格化"规划总体思路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将一张完整配电网划分为多个配电分区,将每个配电分区划分为多个用电网格,根据收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用地性质和开发程度的地块,开展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明确各用电网格的空间负荷分布。针对各用电网格的差异性,分别选取与之对应的典型接线模式作为目标网架,以用电网格作为配网项目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逐年制定过渡方案,使得复杂网络清晰化、简单化,为今后的配网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配网安全运行是供电企业实现整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在夯实电网安全运行基础的同时,做好配网异动管理工作。当前,配网加速发展,配网设备不断增加,配网设备异动管理工作严重滞后,配网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笔者结合国网江西新干县供电分公司对配网异动主动式管理的做法谈点浅见。1配网异动主动式管理产生背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配网规模增大,设备数量增多,配网调控和运维人员高峰时业务承载力不足、现场等待时间长、调控移动应用开发不足、内网移动终端便利性不够、配网信息支撑不足以及参与业务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以提高调控信息的实时感知、提升调控运行安全可靠为目标,统筹调度管理系统、网络下令指挥平台和“i配调”3大应用系统,建立配网调度指挥至现场运维支撑的2级网络快速响应机制,打造基于多线式智慧移动指挥的配网调度管理体系,旨在从调度操作智能化、带电作业平台化、设备检修网络化、定值管理可视化、故障传递多元化和调控信息共享化6大方面,实现配网调控业务联系由传统“内网+电话”到“移动+可视”交互的转变,解决配网调度管理突出问题,提高配网调控业务处理效率和协作能力,提升配网运行管控精益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正>本刊《农电设备》《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征集以下内容稿件:《农电设备》栏目:中低压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合理安排检修和设备更新、实现电力设备全寿命优化管理,以及中低压网建设与维护中应用到的各类施工设备和经验。《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农网改造建设过程中新  相似文献   

7.
廖勇 《农电管理》2019,(5):48-48
电力配网可靠性不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到社会效益。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更是直接与安全性挂钩,一个较为完善的电力配网系统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个可靠性较弱的电力配网系统不仅影响居民用电的连续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使得整个配电网崩溃,最终提升火灾发生的概率。影响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供电设备未能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8.
针对缺乏完善的配电网管理体系和对电力需求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的问题,提出"网格化"供电组网方式匹配模型,规划"网格化"的农村智能配电网,并以江西镇新村坡为例,在"网格化"布局、变电站布点、明晰网架层级、确定目标网架、完善配网自动化规划、优化配网通信规划等方面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的配电网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直观掌握配网信息,更好地进行设备管理、负荷管理、规划设计等工作,汕头供电局在2001年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该文简单介绍了配网GIS目前在汕头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从运行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角度探讨该系统在配网管理上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前期构建、使用配网GIS的经验与体会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设备分布区域广、临时任务多、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锁具及钥匙各异,配网调度存在不集中、不可控、不及时现象。文章提出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配网锁控管理方案,可实现配网各类门设备开锁授权的集约智能化分布式管理,满足配网集中控制、统一调度、统一维护、统一检修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大多都应用在10kV以上的配网设备管理中,该文针对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在10kV及以下配网管理中,对设备的管理和用户服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青岛市农机系统以一格三网九定为总体框架,大力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促进了农机三率水平的稳步提升,有效减少了农机事故隐患,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格,即逐级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化管理的责任区域;三网,即建立健全管理网、监督网和信息网,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九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本刊"电力设备""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征集以下内容稿件。"电力设备"栏目:中低压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合理安排检修和设备更新、实现电力设备全寿命优化管理,以及中低压网建设与维护中应用到的各类施工设备和经验。"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农网改造建设过程中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提高农网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以及供  相似文献   

14.
在电力系统实际工作中,配网系统安全运行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如若想要保证配网稳定且安全的运行,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在配网运行中非常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可靠的技术及设备对故障进行研判。文章结合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可以为我国供电企业配网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本刊"电力设备""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征集以下内容稿件。"电力设备"栏目:中低压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合理安排检修和设备更新、实现电力设备全寿命优化管理,以及中低压电网建设与维护中应用到的各类施工设备及其使用经验。"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农网改造建设过程中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提高农网装备  相似文献   

16.
<正>国网陕西洛南县供电公司坚持"强电网、促发展"的总体战略,以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努力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为目标,开展配网设备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朴素为民"活动,以高效、节约的方式增强农配网健康程度,使农网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2014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设备运维标杆单位"。1设备运维管理的目标描述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某供电公司作为实际的研究案例,探讨处于配网自动化模式下配网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运检合一以及调控配一体化的运行模式。1某供电公司配网管理现状简介1.1配网设备现状简介截至目前,某供电公司辖区内配网设备现状主要如下:共计拥有超过2326 km的低压架空线路;拥有超过2216 km的10 kV架空线路,数量181路;总长超过3106 km的低压电缆,总条数23116条;共计拥有超过  相似文献   

18.
配网工程作为连接输电网与用户的桥梁,其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日常生活。近年来我国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但是仍暴露出相当多的管理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配网工程整体质量,对用户日常用电造成困扰。为此,本文结合配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从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本刊"电力设备""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征集以下内容稿件。"电力设备"栏目:中低压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设备检修和更新、实现电力设备全寿命优化管理,以及中低压电网建设与维护中应用到的各类施工设备和经验。"配网建设与运行"栏目:农网改造建设过程中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高农网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以及供  相似文献   

20.
<正>1智能电网管理体系的功能特征智能电网管理是由电能、电源、设备、配网等模块组合而成,其中电能管理是由用电安全、用电可靠、电能消耗、电能考核、电能效率、用电结构、用电质量等组合而成;电源管理是由电压、电容量、用电结构等组合而成;设备管理是由档案、运行、电耗等组合而成;配网管理是由有序用电、配网运方、配网损耗等组合而成。智能电网管理体系是电源/电压/配网优化、电能调度、谐波治理、安全维护、可靠配电等功能得以实现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