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影响农村配网线损的因素 影响技术线损率的因素主要有网络中的功率分布、电网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电网负荷均衡情况、网络结构、供电电压和供电导线截面积等;影响管理线损率的因素主要有计量准确度、抄表到位情况、抄表时间和路线、业扩报装环节管理情况、电力市场秩序等.  相似文献   

2.
线损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在线监测各种线损率波动因素,手机短信息的形式主动上报,另外还涵盖了包括预付费管理、突出和领先的。能够诊断电网的运行状况并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远程抄表等功能,在营销管理中降低电网线损率是  相似文献   

3.
“两改”完成后线损管理工作将出现新特点,应采取哪些措施,笔者谈点意见。1 进行高、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制订切实可行的线损指标和线损考核管理制度。通过近3年的农网改造,各供电企业的高、低压电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行抄表到户后,低压线损也变为供电企业承担。为了制订合理的线损指标,应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计算,特别应开展低压理论线损率的计算。由于以前低压损耗不属于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对低压线损率只进行统计。又由于低压电网的结构复杂,计算工作量大,基本没有对低压理论线损率进行计算过,低压理论线损率到底有…  相似文献   

4.
杜颖 《农村电气化》2023,(11):98-99
台区线损治理是供电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影响公司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现行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基于抄表数据计算台区购售电量和线损率,台区线损异常主要包括高损和负损2种,文章从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分析和台区线损异常管理方法 2个方面介绍台区线损治理经验,以期提升台区同期线损经济运行率。  相似文献   

5.
电力常识     
1什么是线损、线损率、理论线损、管理线报线损是供电企业在整个供电生产过程发生在送变电设备上的生产消耗和不明损失,简称“线损”。它是从发电厂出线至用户电能表所发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线损率就是指供电系统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在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损耗电量占总供电量的百分数。管理线损指的是电网设备损失以外的其他损失或不明损失。它包括计量装置的误差,营业工作中的漏抄、错算,用户违章用电、窃电,抄表时间的变化,绝缘不良造成的漏电,以及理论计算的误差等。理论线损指在统计线损中,其中一部分是在输送和分配电能时,供电…  相似文献   

6.
正1乡镇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乡镇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较为明显的是线损状况不稳定,有时台区线损率过高,会达到15%以上,有时在某些台区会出现线损率为负数的情况;某些台区的线损数值有人为改动过的痕迹,存在数据不真实的现象;抄表员随意改动抄表时间、顺序或者是路线,发生错抄、漏抄的情况,甚至有的抄表员直接估抄;在计算线损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够科学,在设置指标时缺乏科学性,确定线损指标仅仅依靠线损率,最终得到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引出根据国电公司的要求 ,在 2 0 0 1年年底前 ,必须全部完成农网改造工作 ,实行城乡同网同价。农村低压用电管理将由地方供电局负责 ,由地方供电公司供电到户 ,抄表到户 ,收费到户和服务到户 ,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同时 ,这也意味着同网同价后将由供电局来负担农村低压电网的线损 ,并根据创一流要求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率完成要在 12 %以下。但从目前我局已完成农改村线损调查情况来看 ,形势很不乐观。线损率最高达2 9 .8% ,最小的也有 16 .74% ,离一流标准相差甚远。2 已完成低压电网改造村线损调查实际情况 (见表 1)从表 1列出的…  相似文献   

8.
1996年前全镇低压照明线损率平均为50%左右;通过抓重点、严管理,利用技术措施降线损,低压照明线损率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我们在降低低压照明线损工作中实施了六招措施。(1)坚持村电工抄表、站分片电管员监抄制度。针对有些村电工工作责任心不强、抄表率...  相似文献   

9.
国家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 ,其目的是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现在全国性的农网改造工作即将结束 ,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问题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线损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供电企业如果两改完成后 ,线损管理工作跟不上 ,线损没有降下来 ,那么两改是不成功的。两改完成后 ,实行抄表到户 ,电价必须降下来 ,且必须降到限价以内。如果线损率仍偏高 ,电价又降下来了 ,势必影响还本付息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两改后电网结构和农电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网结…  相似文献   

10.
正电网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电网运行、经营管理水平都直接受到线损率的影响,线损率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因此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线损管理的水平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要加大对线损率的研究,针对现有线损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做好线损率的管理工作,才能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郝荣彦 《农村电工》2010,18(7):43-44
一般来说,影响农村低压线损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技术因素,二是管理因素.经过一、二期农网改造以后,技术条件虽然仍是影响农村低压线损的客观因素,但在以人工抄表为主时期,管理上的不足、缺位才是导致农村低压线损率波动、反弹,以至于线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由来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基本采用的是合表计量,合表结算收费方式。根据国电公司的部署,几年之后,全国从城市到农村的居民用电都将逐渐实现一户一表,这种改变会给供电部门的统计线损和实际线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一定数量的调查统计数据对此举所产生的影响做初步探讨和分析。2 文中所涉及的若干概念的说明(1) 合表用电时,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的计量结算点为单元表,发生在单元表以下的线损率,通常由居民以提高单价的形式自己消化承担。(2) 北京地区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实行隔月抄表,其中包括单月抄表和双月抄表两部分。3…  相似文献   

13.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打造“一强三优”现代化供电企业的重要基础.随着智能电网的大力建设和推进,同期线损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其中台区同期线损依托采集全覆盖和营配调全贯通,以供、用电量同步采集和在线监测为核心,以台区线损达标治理和精准降损为重点,突出线损管控的实时性,真正实现了线损管理的集约化。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要求电网企业全面推行供电量、同期售电量月末日自动采集,充分挖掘智能电表及采集系统功能,推广部署线损可视化系统,实现各环节线损率自动计算、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介绍电网线损可视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实现了电能表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能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繁琐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简单管理的改变,在企业内部也已经逐步建成了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将配电台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供电企业使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线损计算,对本台区内的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进  相似文献   

16.
1 线损率分析法 电网的线损率由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构成。其中,由电网设备参数和运行工况决定的线损为理论线损,这部分线损电量通常可以采用计算、估算、在线实测得到;由供电部门的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线损电量为管理线损,这里面除了供电部门的自身因素,就是窃电造成的电量损失。从线损率指标入手侦查窃电的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践行“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理念,基于同期线损和理论线损,结合丽水电网实际,构建“两维、四要、八步”线损管理新模式,实现线损率大幅下降,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有效支撑电网清洁低碳转型与经营管理提升,为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1线损的主要成因(1)管理方面的因素。线损的产生较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当,如线路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均衡,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客户因生产情况的变化而引起的电能量突增突减,使线损波动异常。管理人员在抄表、核算、业扩、用电检查等工作时因操作不规范出现漏洞,从而导致一些线路或台区线损率异常攀升。管理人员消极怠工、自由散漫,不按时抄表,出现错抄、估抄、漏抄等现象。不重视电能量复核工作,使客户基本档案错误,造成电能量少计和新增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电网具有分布广泛且分散、发展不平衡、供电半径较长、季节性负荷明显等特点,线损率高于城市电网,节能降损空间巨大,需要通过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淘汰高耗能设备、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等综合节能手段,降低电网技术线损。  相似文献   

20.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一一个县级供电企业综合线损的高低反映了这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前,低压线损因资产属农村集体所有而由农村用电户承担,电力企业抄表收费到配电台区。现在电力企业因农村电力资产转移而抄表收费到户,低压电网的损耗由电力企业承担,加之取消了村级电工,导致农村窃电户数有增无减,农村低压线损处于上升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