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被评为5A级景区,碉楼旅游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该地碉楼旅游在不同投资力度的区域存在的实际评价指标维度不统一、效率评价效果差的问题,基于已知的开平碉楼旅游资金投入产出数据,设计DEA模型开平碉楼旅游投资效率评价方法,以不同大小的相关系数对应区域,作为该模型决策单元,通过统一参评指标维度,决策单元内产出效率的计算,构建旅游投资效率评价过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效率评价方法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数值为0.95,能有效反映开平碉楼旅游投资的效率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孔建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9(3):47-51
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地区多产业协同发展,能极大弥补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在发展资源、产业建设等的不足,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多元化优势,强化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此,各地区应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切实做好对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从提升构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顶... 相似文献
3.
推进乡村旅游业建设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一环。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最具发展潜力和附加价值的品类之一。随着山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挖掘。旅游不仅成为山区村落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武夷山地理位置独特,特定的山地地貌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村落环境。它为山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阐述了梅村基本概况及梅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下梅村在旅游业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了下梅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且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对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贵州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内容和素材。因此,提出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产业融合的核心与热点,是当今产业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现阶段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目前,内蒙古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产业融合、模式创新、路径探索上有了诸多实践,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但仍面临着管理分割,地区和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高素质专业人才短缺、对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与利用、缺乏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等困境。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建立健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协调机制,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内涵的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时期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特色产业脱贫之路,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但是,两大产业的融合度不理想,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关联度不够、内生力不强等问题。应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生态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等综合优势,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衍生文化旅游产业新的业态,切实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永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6):64-68
乡村振兴战略是21世纪我国基础产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决策.围绕党中央管理部署,做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效性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各地区应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目标为核心,加强对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力,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充分融合.从产业创新、体系改革等多个方面,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优秀传统村落文化正逐渐衰落,对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它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它能有效地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乡... 相似文献
12.
“旅游+文化”产业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还可在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打造品牌经济等方面注入新的血液,极大地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及幸福感。本文从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模式升级、发挥主体能动性等方面阐述“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14.
现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现象,得到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并论述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可行性。以陕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例,分析集群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及策略,为陕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宜宾市响应国家政策,着眼于近郊游,深挖当地乡村产业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高生态效益,促进农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推动农旅整合发展,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实证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旅融合发展状况。调查显示,该市农旅融合具有资源多样化、文化底蕴浓、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但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人才和地域特色的问题,应该通过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等措施,加快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学旅行产品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深度挖掘光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分析了光村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努力实现美好安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对岳西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作出研究之后,从雷柏尔旅游系统模型中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通道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挖掘文化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构建漫游体系、丰富营销手段、培养人才和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坚持全方位开放以及加强政策保障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新形势下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田北画村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北画村可以充分利用书画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以实现乡村振兴。在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性基础之上,以田北画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田北画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中国乡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将乡村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主导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张家港市为背景,梳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环境,并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东沙城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的形式,对东沙城村所处区位、村域文化遗产、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东沙城村在产业发展、人口空心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多元发展、化解人口空心化、完善基础设施、振兴文化遗产、提升保护意识等发展对策,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