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93-294
从大棚养蚕的优点、型式、技术要点以及提高大棚利用率等方面,阐述了大棚养蚕的关键技术及其在蚕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养蚕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斌  张冬玲 《油气储运》2005,(10):22-22
随着养蚕技术和综合防治能力的提高,我国不少地区开始采用大棚养蚕。大棚养蚕有许多优点:一是省工省力,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由于大棚养蚕采用条桑育,可以免除室内养蚕中的给桑、抬蚕、扩座、除沙、倒沙等工序,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是降低养蚕成本约35%,蚕农纯收入可增加3~4倍。三是养蚕环境得到改善,蚕茧量有所提高。大棚空间大,利于通风换气,蚕座稀,蚕儿生长环境好,有利于防治蚕病,上茧率和茧层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童文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09-110
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此外,蚕座空气流通能够减少蚕病互感,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大棚养蚕技术要点:大棚选址、蚕进大棚时间、温度湿度调节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棚养蚕技术,主要包括搭建大棚、严格消毒、移蚕与进棚、温湿度管理、适时上蔟等内容,以期为大棚养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棚养蚕是传统养蚕技术的重大改革,从最近几年省内外蚕业科技工作者的经验看,大棚养蚕是解决部分蚕农资金和蚕房紧缺,实现蚕桑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大棚的选址、座向、结构、用料、温湿调控装置等方面介绍了养蚕大棚的建造技术,综述了大棚养蚕的园的建设、天病的防治、蚕的饲育等.  相似文献   

7.
郭沛云 《农家科技》2006,(12):31-32
大棚养蚕是为适应蚕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蚕桑专业户专业村发展而研制开发的一项养蚕新技术。主要优点:一是建棚容易成本低,有利规模经营。搭建一个160平方米塑料大棚,2 ̄3人一天即可完成。每平方米塑料大棚成本仅25元左右,按照目前户有3 ̄5亩桑园规模,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大棚就够用了(结合蚕台育一次可养蚕6张以上);二是节约劳力工效高。由于大棚搭建在桑园旁,采叶方便,并可完全采用地蚕育、蚕台育、条桑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1个劳力按常规只能养1盒左右5龄蚕,而大棚可养2 ̄3盒。一、大棚的搭建与规格塑料大棚的搭建要南北朝向,选…  相似文献   

8.
大棚养蚕具有节省养蚕投资 ,省工、省力、提高养蚕功效 ,提高蚕茧产量、质量的优点 ,是近年来江浙蚕区 ,北方蚕区推进蚕业向高效、优质、产业化发展 ,实现蚕桑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总结应用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隆阳区蚕桑站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 ,大棚养蚕获得了成功。1塑料大棚的建立1.1地块的选择。选择向阳通风、排水通畅、四周无污染源、地势平坦的桑园边建盖大棚。1.2大棚形式。钢架拱型大棚 ,棚高3.5m ,宽6m ,进深6m ,南北为门 ,棚顶开启天窗 ,棚东西二侧簿膜可调节收放。棚内搭建四排蚕台 ,蚕台宽1m ,中间留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蚕农养蚕房短缺的问题,蚕农可以在自家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搭建简易大棚饲养大蚕.有的蚕农干脆就把大棚搭在自己的桑园旁,远离了住房,做到人蚕分离,减少了病菌感染机会;远离农药、卫生杀虫剂中毒的危险;还缩短了采叶的距离,也方便了蚕沙还园.大棚养蚕节约劳动力,大蚕期可采取条桑育、地蚕育、少回育、饲养操作简便,5龄期不用每天除沙,春蚕条桑育一般可节约用工50%,每张蚕种可省工8~10个,节约养蚕设备80%;冬季还可以在大棚内种植食用菌或返季蔬菜,起到充分利用大棚,达到养蚕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养蚕大棚每期养蚕结束后的间隔期饲养肉鸡,实行蚕与肉鸡套养,实现养蚕与养鸡的双赢.该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家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云 《农技服务》2010,27(3):354-355
从补催青和收蚁、小蚕的饲养、大蚕饲养、大棚养蚕及上蔟采茧5个方面总结了家蚕的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大棚养蚕实际,介绍了大棚的建造,蚕座的设置以及大棚养蚕的消毒防病、移蚕进棚、给桑方法、大棚内温湿度调节和上蔟处理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棚养蚕的优势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大棚地面条桑育为核心技术的壮蚕省力化、规模化养蚕技术,起源于山东省,1990年始在山东全省逐渐改进推广应用.至今,兴建的塑料养蚕大棚和棚式简易蚕室,在省内已发展到近5万个,覆盖桑园面积达1.3×104hm2.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一是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较大,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养蚕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二是投资省、经济效益高。一般户有0.2—0.3hm^2桑园建1座240—300m^2的大棚,一次可养蚕5~7张蚕种,其投资一般为5000元左右,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冬季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都可增加收入。三是节省劳力、工效高。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采用条桑育,自动上蔟,大大提高了工效。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限  马积彪 《新农业》2007,(5):57-57
4.室外大棚育 采用室外建大棚,大蚕每日一回育或两回育.特点是投资蚕室的费用减少,每平方米建蚕室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以上,节省桑叶3%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适合规模化养蚕.如果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大棚搭建、大蚕入棚前的准备、温度和湿度调节、给桑方法、防病消毒、上蔟处理和大棚消毒等方面内容,以为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养蚕大棚每期养蚕结束后的间隔期饲养肉鸡,实行蚕与肉鸡套养,每年除养蚕的正常收入外,每平方米大棚还可增加养鸡收入120元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大棚养蚕是近几年随着蚕桑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养蚕方式。大棚养蚕因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而深受欢迎,仅2003年,桐庐县就搭建各类养蚕大棚204只,总面积10903m^2但是由于养蚕有明显的季节性,养好春、秋两期蚕后,大棚就闲置,影响土地利用和农民收益。为此我们尝试在养蚕大棚,种菜、养猪,以提高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全县综合利用养蚕大棚124只。  相似文献   

19.
任忠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48-148,154
介绍了子长县大棚养蚕丰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增养蚕种,用传统的饲养法养5张蚕,在大棚内能多养1张,而且每张种增产5%,加之使用方格簇上茧后每公斤价格上涨4~6元,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大棚养蚕技术是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实际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养蚕新技术,具有省力、高效、投入少的特点。一、大棚建造1.大棚可以利用庭院、空闲场地搭建,或利用早春结束生产的蔬菜大棚。棚址要求容易排水,地势较高,通风向阳,距离桑园较近,远离农药污染场所。2.根据每季订种数量确定大棚面积,大棚一般东西走向,可用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