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势日益突出的形势下,给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压力,面对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障现状,对于农村老年人口这一庞大的群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基于此,在缩小城乡差距、自主与互助、实行全面的养老保障制度、发挥社会在保障中的作用和在社会氛围的加强上进行探讨,目的是尽力提出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从理论到实践,丰富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农民养老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杰 《甘肃农业》2005,(1):41-42
从国情来看,中国农民多,农村老人也多,农民养老问题理所应当成其为中国普遍的社会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计划生育引发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农村家庭扶助式的养老已经难以为继,农村养老不仅成为政府的“后顾之忧”,而且已经是“燃眉之急”,对社会道德、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隐患,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农村养老这一政治责任,在养老保障方面给予农民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重新审视和修正“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这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取向和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失独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其养老保障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农村"失独老人"养老存在保障资金不足、权益受损、老而无依等问题。本文将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运用于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研究,认为有效解决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会的调节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致使养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正所谓,养老是民生之本,保障养老就是保障民生。虽然国家一直针对养老问题出台各种政策,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对此,本文将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出发,对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比较滞后,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社会养老保险率低的问题,且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从社会现实来看,依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从国内外养老保障发展的历程来看,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将会发挥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完善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对策是:倡导新型孝德;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农村老龄化、农村空巢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外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重要方式。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老年人的日常保障以及呵护关注老年人的健康3个方面,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积极效用,指出长效运行机制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持续发展的保障,建议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监管评估3个方面构建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也愈发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的老人群体中,农村寡居老人是较为特殊的一部分。这些农村寡居老人独自生活,其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这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养老存在更多的问题。因此,当今社会应当对这些农村寡居老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本文便从农村寡居老人健康状况的角度对其养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开展农村寡居老人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已不能适应养老需求,构建农村社区服务养老体系成为必然选择。与构建初期政府和家庭"包揽"角色不同,随着构建后期社会力量的成长,政府和家庭必将从具体养老事务中得到解放,社会力量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农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社会的压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规模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提升待遇保障水平,科学规范实施土地流转和“合村并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扶持家庭养老,实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有机融合,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0.
如今"老龄化时代"与"老龄化社会"已成为社会热词,引起广泛讨论。老龄化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经历了宗族养老,农村集体和家庭养老,政府、家庭、养老机构三方共同提供养老服务三个阶段。分析每一阶段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与前一阶段的养老服务相比,发现在社会控制力量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家庭结构变化以及"孝"文化弱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日益弱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连续统"中各种模式在我国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提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是不可逆的,"连续统"中从以家庭养老为主到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也必将是农村养老模式变迁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民养老问题已日渐突出。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历来都比较重视农村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统筹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农村拥有更大比例的老年人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探索更加积极的农村养老政策,并提出农村股份制机制的构想,以保障农民养老。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农村养老问题呈现出多重复杂性。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逐渐被现代养老机构所取代,这反映出传统孝道文化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策在不断完善,老年人对养老质量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这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养老保障,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于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孝道文化,从而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芳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145-148
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养老、土地与农村养老的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结合张家口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缺陷: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影响;农村生存价值观的变化;青壮年外出打工;家庭养老道德维系面临危机;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下降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因此,应积极探讨完善家庭养老的方法和对策,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成为一种真正适宜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养老目前是我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吉林省在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老人养老可借鉴城市开展社区居民互助养老的成熟经验,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以帮助农村居民实现"自助+互助+第三方经营"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朱甄子 《新农业》2023,(1):73-75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变化速度长期高于城镇地区,养老问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特别是西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为严峻。近几年来,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发现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甘肃省农村地区制定养老保障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