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及主要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深入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市场化退出的制度困境,对加快建立我国农村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提出了若干理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农村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针对宅基地退出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分析设计南宁市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目标与思路,探索构建南宁市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供支撑,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未来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的重点方向。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与方式及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开展;2)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法及社会学的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研究;2)农村宅基地退出治理路径模式研究;3)基于宅基地价值体系的退出补偿标准研究;4)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了全面深化的阶段,中央已将农民对宅基地的有偿退出纳入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路径依然非常漫长,需要深入探索。本研究在对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政策和实践,分析了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存在的困难,为建立闲置农宅退出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全、退出客体权能残缺、政府主导下市场关系被忽略、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完善基础性制度环境和宅基地制度安排、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因此,应健全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和流转制度;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成员身份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市场规则,建立农村土地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推进宅基地有序退出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格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12个区县21个村庄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年龄越大,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文化程度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越强;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强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农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导致大批农村宅基地闲置甚至荒废,宅基地退出工作成为改革的重要一环。分析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退出程序不健全、补偿机制不明确、退出保障机制不完善及退出后土地利用机制低效等现实问题,提出健全宅基地退出机制、确定具体的补偿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后的保障体系及推动宅基地退出后土地高效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宅基地退出后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主要包含货币补偿、住房补偿和综合补偿3种模式。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地区访谈调查结果得出,家庭养老问题是引致退出农民补偿模式偏好差异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3种退出补偿模式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差异化补偿模式对家庭养老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田野调查还发现,不同的补偿模式给宅基地退出农民带来了不同的养老问题,货币补偿易产生老年资金约束,住房补偿易引发农村家庭医养能力不足,而综合补偿模式也难以解决养老过程中出现的农村老人精神孤独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应强化货币补偿模式的资金管制、限制资金用途,优化宅基地退出住房补偿设计、完善医疗保障,创新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提升农村养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嘉兴市农村宅基地退出障碍因素进行专题调查,主要障碍因素有资金缺口大,中心村建设“调地难”,农民意见难统一,农民观念难转变,搬迁后再就业困难,搬迁后承包地处置难。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村庄类型确定搬迁安置方式;着力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土地产权问题;建立合理的经济机制,协调相关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的形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促进拆迁农户的就业;合理解决拆迁农户的有关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的利用、退出及其补偿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该研究根据芜湖市农村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农户对宅基地产权的认知、农户宅基地流转状况、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农村宅基地综合管控的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9.
恩施州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库"区,也属于武陵山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恩施州进入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大量流动人口的城镇转移,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出现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在恩施州农村地区,由于宅基地管理松散、喀斯特地形地貌因素等影响,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为改善恩施州农村宅基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和推动恩施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