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农林害虫治理策略的层次观与相生植保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与肯定,"可持续"概念已被引入到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次.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害虫可持续控制的要求,张真、周淑芷提出害虫的综合管理(IPM)必须向害虫的生态管理(EPM)发展.骆有庆等在详细分析了害虫的综合防治(IC)、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物总体治理(TPM)、有害生物区域治理(APM)、有害生物合理治理(RPM)、有害生物生态控制(EPM)等概念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森林有害生物特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特点,提出了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SPMF)的概念.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林有害生物的科学控制策略也逐步完善和改进.本文浅谈一下适合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害虫防治策略与未来植物保护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害虫生物防控(传统称为“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自然界有益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1-3],它是人为利用自然现象并人为强化的一种技术,是生态植物保护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4]。害虫生物防控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控有害生物历史进程最长久、最完整的领域,也是有害生物治理中最成功、最节约和环境安全的技术途径。各类有害生物都可以采取生物防控技术,但由于不同类群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存在巨大差异,各自相应的自然天敌因素研究不彻底、重要天敌因素的人工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巨大、多种自然控制因素研究不均衡等。因此,文章针对有害昆虫类群,对生物防控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绿色植保技术在天坛公园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育俭  单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15-118
回顾建国以来天坛公园植保工作的发展,结合近年来有害生物管理的实践,提出园林植保有害生物治理,从理念、策略到实施技术、害生物的调控要采用绿色植保技术,即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EPM),重视对生态系统中环境、植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的协调作用,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和抵御不利环境因子的能力,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水平,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林木有害的任何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或品系)或生物型,包括害虫、病害、害鼠(兔)和有害植物统称为林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可以造成生物体系的崩溃,因此,必须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依据植保统计资料分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安市花生田有害生物的演变及发生原因,并对其未来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结合泰安花生生产实际,提出了以花生田生态平衡为主攻方向,从根本上转变有害生物治理策略,以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为基础,集成持续控制技术,构建协调共存的有害生物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不断发展,林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林业有害生物属于林业树木的大敌,与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并称为森林的三大灾害,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原则林业生产是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造林绿色事业的逐步推进,不同地区林业部门纷纷投入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任重而道远,新时期下,要想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就需要对预防与治理措施开展研究分析,以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文章通过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问题,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郎溪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分布情况及对本县林业资源的危害情况,避免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可造成郎溪县林木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计25种,其中虫害20种,病害5种,寄主总面积为3.028万hm~2,林业有害生物分布于9个乡镇及2个国有林场;造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县内苗圃地众多、树种组成单一、林分结构简单、多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可通过增加林分群落、引进害虫天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困难 随着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有害生物危害性进一步增强,防控工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展,尤其是大面积的单一树种,造成了林木抗有害生物能力下降,给有害生物的繁衍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危害不断加剧。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实施防控目标管理,对有害生物的治理投入不断加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但灾害问题严重,治理之路还很漫长。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由于地区性的交往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有害生物随着人类的生产运输活动而迁移扩展,而其他地区由于缺乏病害天敌的遏制,使得生物病害威胁更加严重,治理难度不断提升。当前有害生物种类的增加已经不仅仅是地区性的问题,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全国性问题,需要地区加强联合治理,寻找防控的有效措施。最后是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治理难度不断增加,顽固性病害防不胜防。由于气候以及防控工作的不彻底,加上病菌的顽固性,具有特区特性的病害时有反复的潜在危害,局部地区爆发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掌握郎溪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分布情况及对本县林业资源的危害情况,避免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特对可造成县林业资源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可造成郎溪县林木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计26种,其中虫害21种,病害5种,寄主总面积为45.42万亩,林业有害生物分布于9个乡镇及两个国有林场,造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县内苗圃地众多,树种组成单一,林分结构简单,多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可通过增加林分群落、引进害虫天敌、生物防治等方面,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有机农业生产和维护核桃园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有机防控核桃有害生物的策略,并对核桃有害生物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生态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关键是加强果园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保持园内生物多样性,提高核桃园生态系统对有害生物的自然调控能力,把有害生物的危害水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生产出安全、环保、健康的有机核桃。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是陕北黄土高坡上固沙、造林,较为理想的常绿树种,因此掌握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对改善陕北地区生态系统的风沙治理,环境改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林业的发展,人工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再加上现阶段林业树种比较单一,导致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害频频发生。据调查,小陇山林业有害生物高达800多种,有害生物危害程度逐年上升,使得林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生态环境循环遭到破坏。长期以来,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使害虫出现抗药性,加大防控难度。因此,大力推广林业生物防治技术对于防治林业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农业与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治理,使用无公害农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最常见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通过部分实例对其进行初步论证。希望能在以后的农、林业有害生物的科学治理中为人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植物病害及病害的不恰当防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污染损失,导出了植病经济与植病经济学产生的必然;从植病经济学和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出发,提出植病管理的核心——是防不是治。是重在保护植物健康,而不是重在消灭病原生物,进而提出务必从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模式向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PM)的新模式跨越。  相似文献   

16.
现目前,林业发展进程中的有害生物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害生物严重的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善建设管理措施,从根本上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使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就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有害生物的存在是对森林资源构成破坏比较严重的威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势在必行,而对于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的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局面,则需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一旦有害生物发生,即便是得到控制,在发生病害的那一刻已经对林木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实际上从根本上去治理与控制效果最为明显。营林技术则是能够从根本上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该加强对营林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基础,随着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也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力度,保障林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害生物是需要特别关注一大灾害,这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制约的效果。新时期更加注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必须要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有效的建设管理措施,从而维护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开朝 《吉林农业》2010,(10):147-147
随着园林植物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有害生物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目前,我们已经可以从生态学角度来与"有害生物"进行认识,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对立体。这是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要求要以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绿化为目的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首先分析了存在于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园林植物保护的科学化防控趋势及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