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区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加重,已成为新湖垦区棉花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现对各类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综防实践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莫索湾垦区低温冷害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充分了解该垦区棉花全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需求,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从而确保棉花高产丰收。分析结果表明:在莫索湾垦区气象因子中,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温度,温度影响较为明显的阶段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下旬~5月上旬、7~8月,尤其是棉花生长的中后期7~8月,若温度偏低,则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生长环境必须满足三个要素,即降水、温度、光照,三者缺一不可。北疆作为新疆的一大产棉区,研究棉花产量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该文从莫索湾垦区的地理概况和降水特点入手,分析了降水对莫索湾垦区棉花种植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了对棉花灌溉的启示,以期为研究棉花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近年来,车排子垦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棉田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个别年份,从8月上句便开始发生早衰现象,造成棉花大幅减产和品质下降。现就车排子垦区棉田中后期早衰现象及防治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温逐年升高,导致莫索湾垦区棉铃虫在棉花、大豆、蔬菜等作物上发生越来越重,损失较大。2000年—2019年笔者对该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棉铃虫的综合防控措施,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矮密早体系高产棉花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新疆垦区高产棉田群体结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棉株根、茎、叶干物重及株高、茎粗增长动态模型,找出垦区高产棉田棉花器官发育规律,为垦区棉花生产合理调节群体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疆双斑萤叶甲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棉花栽培措施与环境条件的改变,棉田有害生物呈现多样化,双斑萤叶甲就是危害棉花正常生长的又一有害生物种群。该虫1998年在车排子垦区首次发生,我团于2001年首次发现,种群数量逐年增长,棉田危害逐年加重,并且已由早期的次要害虫发展为当今垦区的主要害虫,其中以2004年发生最重,为摸清其生活习性及消长规律,我站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滴灌棉花技术大面积应用,其灌溉方式发生了改善,它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定时、定位地运送到棉花根系附近,棉花栽培配套技术随之改变,致使棉田害虫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发生规律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为此,很有必要摸清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持续均衡增产。一、棉铃虫1.发生程度与历年相比,2005年中度偏重发生,其中第1、第2代中度偏重发生,第3代轻度发生,在新湖垦区还是首次。2.发生原因①与灌溉方式改变有关温、湿度是影响棉铃虫生长发  相似文献   

9.
阿拉尔垦区物理诱杀防治棉铃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阿拉尔垦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改变,农田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棉铃虫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对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005年棉铃虫发生时间早,数量大,世代重叠.为此,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挥下,开展了以物理诱杀为主防治棉铃虫的多种措施,有效的减少了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是伊犁垦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伊犁垦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少、秋耕冬灌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棉田生态环境改变,为棉叶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一、危害症状棉叶螨主要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棉叶起初出现失绿红斑,继而出现红叶干枯,严重地块叶、蕾、花、铃脱落,致使减产。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它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棉叶螨通过其口针刺吸作物汁液,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进入作物  相似文献   

11.
阐述奎屯垦区棉叶螨发生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春季防治和棉田早期防治为重点、充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科学使用农药等防治措施,以供棉花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农村科技》2012,(10):28-29
阿拉尔垦区危害棉花的蚜虫主要是棉蚜、棉长管蚜。蚜虫是本区常发性主要害虫,危害最大,不仅直接影响棉花产量,而且是造成棉花含糖量高的重要原因,是棉花生产中防治的重点。随着地膜植棉技术的推广和种植结构的变化,滴灌海岛棉田病虫害发生了一些重大的生态演变。本文旨在研究2011年阿拉尔垦区滴灌海岛棉田蚜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以期为蚜虫防治提供依据。一、调查及统计方法随机选取滴灌海岛棉田3块(每块不少于10公顷),在其中选取长势均匀的地段,定点50株,从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推广使用棉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关键技术可减少棉田广谱性农药的使用次数,维护棉田生态环境,并控制害虫发生量。此项技术在新湖农场田间推广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将棉花田间使用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维护了棉花田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滴灌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棉田灌溉方式发生了改变,致使棉田害虫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发生规律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为此,摸清膜下滴灌条件下棉田害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确保棉花持续均衡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5,(8):45
<正>今年,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干播湿出"面积达80万亩,占棉花播种总量的40%。仅此一项,节约棉田用水5600万立方米。阿拉尔垦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这里光照时间长、气候干燥、盐碱重,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垦区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害虫危害有日益加重之势。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改变棉田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棉田害虫的发生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有棉蚜、棉黑蚜、棉叶螨、棉铃虫、双斑萤叶甲、截形叶螨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形式,适时提出阿拉尔垦区陆地棉栽培管理中肥水、高密度棉田化控、整枝等方面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戴德成 《农村科技》2008,(10):46-47
双斑萤叶甲在奎屯垦区棉田始见期为1996年,初发时,危害甚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棉花的逐年种植,双斑萤叶甲在奎屯垦区已由次要害虫逐渐成为主要害虫,并有逐年扩大危害面积、加重危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随着垦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棉花面积由原来的0.8万公顷调整到0.6万公顷。适当增加了小麦、玉米、油葵、牧草、油菜、打瓜、辣椒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缓解了垦区棉花因超长连作而造成的土壤残膜污染,有效减轻了棉花各种病害的流行,使棉田生态系统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