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5,(8):6-7
据报道,原虫是目前危害养牛业的一类重要寄生虫,其中以球虫、隐孢子虫、胎儿毛滴虫、新孢子虫引起的疾病对奶牛危害较大,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原虫病。发病时,球虫、隐孢子虫主要会引起犊牛腹泻,阻碍犊牛正常生长;胎儿毛滴虫、新孢子虫则引起怀孕奶牛流产,或造成犊牛存活率降低,并直接影响产奶量。具体分析如下:奶牛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疾病,全世界报道的牛球虫有19种,我国报道有16种,多发生于犊牛。病原主要是牛艾美耳球虫和邱氏艾美耳球虫。当犊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在体内肠道上皮细胞繁殖,形成卵囊后排出…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冀西北地区奶牛主要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了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最后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几种检疫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养牛业危害极大。本论文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以便对该病的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贵州省某牛场采集血清样本161份,对4种主要传染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采用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布氏杆菌病进行检测,牛群的阳性率为2.48%(4/161)。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对炭疽杆菌病进行检测,结果全部阴性,证实没有炭疽患病牛或隐性感染牛。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对结核杆茵病进行检测,牛群的阳性率达到9.32%(15/161),13头牛显示可疑反应。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口蹄疫的血清抗体进行监测,牛群的抗体效价较为分散,从2^1~2^8。口蹄疫抗体水平偏低,全群几何平均效价为2^4.837,其中58.14%的被检牛低于口蹄疫免疫的最低保护滴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养牛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引进,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逐渐流行。病症类型多样,且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给养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病症进行分类观察,并进一步探讨控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titis virus,IBRV)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并能判定免疫后是否再次发生感染,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IBRV gB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gB蛋白的表达,并初步建立基于gB蛋白检测IBRV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1)对IBRV标准阳性血清,本试验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4 096,说明建立的gB-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2)该方法对其他4种常见的牛疫病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不存在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3)在对200头牛的临床样品的检测中,该方法与IDEXX(IBRV gB X3)抗体检测试剂盒符合率高达97.5%。综上,本研究建立的gB-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该方法为开发一种在感染早期快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可以判定疫苗免疫后是否再次发生IBRV感染的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病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RV保守基因gB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Primer5.0设计1对特异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后,建立了IBRV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从IBRV DQ株中扩增出398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病毒、MDBK细胞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IBRV的敏感性可达10-3 TCID50·mL-1。应用建立的PCR方法能够从发病的临床样品中检测出IBRV且比病毒分离方法更为敏感,操作简便。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可用于IBRV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某地区发生呼吸道症状的奶牛场中采集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后,接种牛肾细胞(MD-BK),分离病毒,盲传3代后,接种病料的MDBK细胞出现细胞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群落、在单层细胞上形成空洞等病变,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病变更加规律。对所分离病毒进行TCID50测定,其TCID50值为108/ml;用IBRV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PCR扩增,获得与设计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确认所分离病毒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杨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77-2479
[目的]从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出1株病毒,对其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从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将其命名为NM株。通过PCR、MDBK细胞病变观察、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gD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强毒株。NM株病毒能使MDBK细胞产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典型性细胞病变。Reed-Muench法测定NM株病毒的TCID50为10-6.0/ml。NM株病毒与IBRV阳性血清发生中和反应,而与IBRV阴性血清不发生中和反应。NM株病毒能使8月龄IBRV抗体阴性牛致病,表现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gD基因序列鉴定结果表明NM株病毒与IBRV K22株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IBR诊断试剂与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病因分析流产的原因极为复杂。属传染性流产者,多见于布氏杆菌病、弯杆菌病、毛滴虫病。非传染性者,可见于子宫畸形、胎盘坏死、胎膜炎和羊水增多症等;内科病,如肺炎、肾炎、有毒植物中毒、食盐中毒等;外科病.如外伤、蜂窝织炎、败血症等。长途运输过于拥挤,水草供应不均,饲喂冰冻和发霉饲料,也可导致流产。饲喂霉变饲草、饮冰茬水、气候骤变、公母羊混群饲养、母羊进出圈挤撞、放牧跌倒等,均能造成山羊流产。  相似文献   

11.
病毒活载体疫苗兼有常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点 ,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疫苗研究领域之一。试验将已构建的表达牛流行热病毒 (BEFV)结构糖蛋白 G基因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IBRV )转移载体 pd TK - L ac Z-G,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Bartha毒株感染的 MDBK细胞 ,筛选出形成蓝色蚀斑的重组病毒 ,并对其进行蚀斑纯化。通过 PCR方法鉴定该重组病毒证明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牛流行热病毒 G蛋白基因 ,实验为开发 BEFV/ IBRV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牛精液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分析精液带毒与血清抗体的关系,为牛精液中IBRV的荧光PCR诊断和判定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Sephycral S-400凝胶过滤法和蛋白酶K预消化法,分别对新鲜牛精液和冻存牛精液进行处理,用DNA Zol方法提取病毒核酸,通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精液中直接检测IBRV的荧光PCR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检验;最后用该方法分别对120份新鲜牛精液和40份冻存牛精液进行检测,同时用普通PCR方法和病毒分离方法加以对比;并对其中的10头牛定期采集精液、鼻腔拭子和血清样品,用该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对血清样品进行IBRV抗体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好。用该方法可检测到新鲜牛精液中0.002 TCID50的病毒粒子,检测到冻存牛精液中0.02 TCID50的病毒粒子,检测时间在3 h之内,是OIE已报道方法灵敏度的40~400倍,是病毒分离方法灵敏度的100倍。120份新鲜牛精液和40份冻存牛精液中,检测到阳性样品25份,用普通PCR检测得到阳性样品15份,病毒分离检测得到阳性样品12份。检测结果表明,精液为阳性的牛血清抗体不一定为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的牛精液中也不一定携带病毒。【结论】建立了牛精液中IBRV的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精液带毒与血清抗体的关系,进一步表明不能简单地以血清抗体阴阳性作为精液是否带毒的依据。鼻腔拭子带毒具有间歇性。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牛鼻腔中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PCR方法和MDBK细胞病变观察对其进行鉴定,确定该分离株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毒株。通过对该毒株的增殖条件和甲醛灭活条件的优化研究,为制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细胞源灭活疫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毒株接毒18h后病变细胞达70%开始收毒,病毒液在0.2%的甲醛37℃灭活36h灭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在昆明地区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该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昆明市16个乡镇61家肉牛规模殖场的1394份棉拭子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23%、场群阳性率为2.7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35%、场群阳性率为2.78%;经及时指导养殖场淘汰阳性病牛,2022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可见,及时发现并积极防控对根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牛体后,导致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本文论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牛的重要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乳腺炎、流产等症状。其病原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HV-1),共编码30~40种结构蛋白,其中11种为囊膜糖蛋白。糖蛋白在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蛋白gB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在细胞间扩散及复制至关重要;糖蛋白gD在病毒复制、传播和感染机制方面作用重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糖蛋白。对gB、gD的研究不仅可从蛋白层面解析病毒侵染机制,还能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糖蛋白gB、gD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疫苗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侵染机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1种特异、灵敏、高效的检测IBRV gE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为鉴别IBRV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感染提供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IBRV g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利用10倍梯度稀释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以检测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用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MDBK细胞、牛血清等进行特异性检测.用模拟样品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 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灵敏度约为70 DNA拷贝/μL,除了IBRV从其他病毒和样品未扩增出曲线,临床模拟样品检测结果为0.03TCID50.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快速,低污染等优点,因此临床上可以用于IBRV的检测和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王涛  杭丽  孙强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65-165
介绍了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据此可对该病进行确诊;提出了该病的防制措施,如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是一种牛传染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牛体内携带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主要的发病特征是牛消化道系统受到损坏,部分黏膜出现坏死,甚至是引发肠胃炎和腹泻.该类病症的发病区域较广,发病牛的种类较多,目前全球多个养牛较发达国家均出现过该病症,其中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病毒较为严重.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不仅会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