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玲  陈甫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0-13
60羽1周龄的健康AA肉鸡,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2羽:1组为对照组,饲喂含亚硒酸钠0.152 mg?kg-1的基础日粮;2-4组为富硒啤酒酵母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硒的水平为0.2、0.5和1.0 mg?kg-1;5组为啤酒酵母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分别在试验的第14、21和28 d分测定鸡的体重,并取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试验的第14、21 d,各组鸡的体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28 d时,2-3组显著高于1组(P<0.05);2-4组鸡全血GSH-PX活性、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组和5组(P<0.05或 P<0.01)。因此,富硒啤酒酵母能明显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有机硒源。  相似文献   

2.
金樱子多糖对小鼠急性药物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金樱子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金樱子多糖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P<0.01);中、高剂量的金樱子多糖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活性(P<0.01)和肝组织MDA含量(P<0.01),提高肝组织ALT、AST、ALP活性(P<0.01)和GSH-Px、SOD活性(P<0.01或P<0.05),并增加GSH的含量(P<0.01)。金樱子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桦褐孔菌多酚(IOP)以及富硒培养的桦褐孔菌多酚(Se-IOP)、富锗培养的桦褐孔菌多酚(Ge-IOP)的抗氧化作用。以试剂盒法测定抗活性氧单位、MDA值,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氧合酶活力、红细胞溶血抑制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在化学模拟体系中,4.0 mg/mL的IOP、Se-IOP与Ge-IOP的抗氧化活性单位分别为52.36、89.21、82.93 U/mL,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4.15%、42.22%、50.53%。在细胞与组织水平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4.0 mg/mL IOP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率为69.65%,而1~4.0 mg/mL Se-IOP与Ge-IOP溶血抑制率均大于100%;与对照组比较,1~4.0 mg/mL IOP、Se-IOP与Ge-IOP均可极显著地抑制小鼠肝匀浆自发性产生MDA(P<0.01)。个体水平的体内抗氧化体系中,腹腔注射IOP、 Se-IOP与Ge-IOP(4.0 mg/mL,0.5 mL/d,12天)时,肝组织的自发性MDA指标均极显著下降(P<0.01);腹腔注射1~4.0 mg/mL Se-IOP与Ge-IOP后,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与肝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极显著增强(P<0.01)。IOP、Se-IOP与Ge-IOP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富硒、富锗可增强桦褐孔菌多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诱发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为模型,研究野西瓜提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按照2.0~3.5 mg/kg的野西瓜提取物连续灌胃给药28 d未对小鼠体重产生显著性影响,显著性降低小鼠肝组织丙二醛和甘油三脂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含量(p0.01)。肝组织病理分析显示上述计量明显降低对小鼠肝脏组织损伤。因此,野西瓜提取物(2.0~3.5 mg/kg)对由乙醇诱发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性组分可能是葫芦素A。  相似文献   

5.
以五周龄昆白系小鼠为试验动物,在饲喂小鼠普通日粮基础上每天灌喂一定量铅(Pb)、维生素C(Vc)、Vc+Pb,Vc用量200mg/kg,Pb四个浓度分别为1.2g/L 、0.4g/L、0.13g/L、0.043g/L,饲喂期三周,检测小鼠肝脏中铅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铅在小鼠肝脏中大量蓄集,并引起MDA含量增加;加Pb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OD酶活性降低,且随着铅浓度的降低而升高;CAT活性测定显示: Pb1、Pb2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b3组差异极显著(p<0.01),除Vc+Pb4组与Pb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Vc+Pb组与其对应加P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测定表明:Vc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b1、Pb3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b2、Pb4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Vc+Pb1组与Pb1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Vc加Pb组与单独加Pb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Pb可增强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而Vc可减轻铅引起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摘要:选用50±2日龄的Wiste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6组,,分别饲喂以吉林小粒6、吉林30、吉林45、吉农7、丰交7607栽培品种生大豆和全脂膨化大豆(对照组)为主要蛋白源的日粮,30天解剖大鼠,内脏器官称重,肠道测量长度、制作切片。结果表明:胰腺重量、空肠隐窝深度和空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比值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各品种生大豆日粮对大鼠抗营养影响为吉林小粒6>吉林30>丰交7607>吉林45>吉农7。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对大鼠肠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对大鼠抗营养影响,选用(50±2)日龄的Wiste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6组,分别饲喂以吉林小粒6、吉林30、吉林45、吉农7、丰交7607栽培品种生大豆和全脂膨化大豆(对照组)为主要蛋白源的日粮,30 d解剖大鼠,肠道分段称重、测量长度并制作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小肠重量、小肠长度、空肠隐窝深度和空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比值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生大豆日粮对大鼠肠道影响为吉林小粒6>吉林30>丰交7607>吉林45>吉农7.  相似文献   

8.
板蓝根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试验小鼠分为对照、模型和剂量(低、中、高)组,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饲喂基础饲料,剂量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板蓝根粗多糖的饲料。6周后测小鼠血常规指标、脏/体比、血清白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值均随粗多糖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体增质量对照组最大,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依次递减;各剂量组脏/体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说明板蓝根粗多糖能提升小鼠免疫功能,但对小鼠的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24头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4组,进行为期42天的饲养试验。4个组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在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于试验第1、14、21、28、35、42天分别按照早晚奶样的6:4比例混合后进行奶样采集,记录产奶量,并进行DHI报告分析,同时对血样进行血常规及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的奶牛第42天的产奶量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提升了21.8%(P<0.05),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无显著变化。大豆异黄酮可以减少乳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对多形核白细胞(PMN)的数量分布无显著影响。饲喂大豆异黄酮28天后,奶牛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的数量开始显著提升(P<0.05),但白细胞数(WBC)变化不明显。试验28天后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35天后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增加奶牛的IL-4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并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人参冻干粉胶囊0.20,0.40,1.20 g/kg·bw/d 3个剂量经口饲喂小鼠1个月,测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血浆尿素水平、肝糖原储备量及血乳酸值。结果表明,0.40 g/kg·bw/d组负重游泳时间长于0 g/kg·bw/d组,0.40 g/kg·bw/d组血浆尿素水平低于0 g/kg·bw/d组;在进行游泳之后,0.40 g/kg·bw/d组小鼠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值低于相同条件下0 g/kg·bw/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纳米硒对热应激下虹鳟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约80 g的8月龄虹鳟600尾,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了5,10 mg/kg纳米硒的日粮,在虹鳟适宜生长水温(18℃)条件下饲喂9 d在24℃(虹鳟产生热应激)下热应激48 h;分别在热应激前(18℃,0,3,6,9 d)和热应激(24℃,4,8,12,24,48 h)每组随机取10尾鱼,采集血清,测定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添加纳米硒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热应激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纳米硒提高了GSH-Px、SOD和CAT含量,降低了MDA含量;热应激使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逐渐升高,5 mg/kg纳米硒组在热应激4 h相比对照组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提高,热应激12 h相比对照组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M(IgM)在热应激4 h含量下降,热应...  相似文献   

12.
甘草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对金葡菌所致小鼠乳腺炎控制效果;【方法】30只BALB/C雌孕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n=10)、阳性对照组(P,n=10)和试验组(T,n=10)。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母鼠于产后8-10d经乳头管注入50μl 7.0×102CFU细菌悬液,生理盐水组注入50μl 灭菌生理盐水。30只母鼠于接菌-12h、0h、12h、36h腹腔注射甘草甜素88mg/kg或生理盐水0.2ml。接菌后66h处死小鼠,取乳腺组织固定,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观察显示P组的小鼠乳腺组织破坏得最为严重。P组小鼠乳腺组织间质宽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T组小鼠乳腺组织间质宽度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P组相比极显著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组小鼠乳腺组织中TNF-α、INF-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组小鼠乳腺组织中TNF-α、INF-γ含量与P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不仅减少乳腺内的细菌数,降低对组织的损伤,而且减轻乳腺炎症变化及全身反应,对乳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了复方中药对史鲟生长及抗氧化能的影响,为中药作为免疫添加剂在鲟鱼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基础。将3种复方中药(分别为方A、方B、方C)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基础料饲料中,连续饲喂1+龄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 Brandt)35天,测定增重率并检测血清、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研究中药复方对史氏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方剂对鲟鱼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有增强作用,尤其3个方剂组血清中的SOD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A组和C组鱼肝脏中的SOD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3个方剂组中血清及肝脏中T-AOC活性均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只有B组和C组鱼血清中GSH-PX的活性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3个方剂组中肝脏的GSH-PX的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并且中药能显著降低鲟鱼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3个方剂组中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所选的3种复方中药添加剂有不同程度提高鲟鱼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喷硒对烤烟生理效应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两种形态的硒源在烟叶早期的喷洒,研究了硒对烟叶生长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关键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烟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提高;丙二醛( MDA)低于对照,烟叶中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施硒延长了烟叶的生育期;同时也显示了富硒叶面肥明显高于单一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5.
源于大豆EST的花生属(Arachis)同源SSR标记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拼接394 370条大豆EST共获得82 614条Uni-EST,其中2 082条包含2 191个SSR位点,平均每22.96 kb EST出现1个SSR。二核苷酸重复在大豆EST-SSR中占比例最大(63.5%),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30.9%);AG/CT在SSR基序(motif)中出现频率最高(35.8%),AT/AT (25.4%)次之。2082条SSR-EST共设计引物685对,其中582对在4个大豆品种中得到有效扩增,98对检测出多态性。582对可扩增引物在花生属中的可转移性分析表明,大豆EST-SSR在花生属9大区组间的可转移性有所差异(12.4%~15.7%),匍匐区组最高,大根区组最低,平均为14.2%。79对可转移性同源标记在花生区组中的多态性分析表明,供试SSR有69个在10野生种间检测出多态性,仅5个在22个栽培品种中具多态性。对引物ES-105在大豆和花生区组中的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两个大豆品种间仅SSR位点存在3个AT重复差异,其余序列均一致,而大豆与花生区组间的扩增产物在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花生区组除缺失SSR位点外,侧翼序列也存在频密的插入/缺失和置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豆EST开发花生属同源SSR标记具可行性。作为有功能的分子标记,大豆EST-SSR在花生区组内多态性丰富,可直接用于大豆-花生比较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浓度为50μmol/L,100μmol/L)对不同浓度硒酸钠(4mg/kg Se6+,10mg/kg Se6+)处理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耐硒性和硒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富硒处理显著降低小白菜PSII的光化学反应能力并引起强烈的细胞过氧化反应,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100μmol/L JA处理显著提高富硒处理土壤小白菜的PSⅡ有效量子产量(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地上部生物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富硒处理土壤栽培小白菜的地上部硒含量和硒积累量。50μmol/L JA缓解细胞过氧化和光化学反应抑制效果在4mg/kg Se6+处理下不显著,在10mg/kg Se6+处理下则显著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  相似文献   

17.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选取375羽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羽。第Ⅰ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常规微量元素;第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5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试验期为4周,测定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结果表明:试验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差异不显著,但Ⅱ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Ⅱ组粪便中Fe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Cu、Mn、Z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Ⅲ组粪便中Cu、Fe、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中的Fe、M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Ⅴ组中的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同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性提高(P0.05)。在黄羽肉鸡配合日粮中用包被复合微量元素代替常规微量元素可减少配合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而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并可减少其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其适宜用量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富硒菊芋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盆栽施硒法对菊芋进行富硒培养;利用超声辅助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富硒菊芋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在此基础上,探究富硒前后菊芋多糖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芋能够吸收无机硒将其转化为有机硒;富硒菊芋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450 W)和液料比[25:1(mL/g)],硒多糖提取率最高(13.52%);富硒菊芋多糖(Se-Inulin)和普通菊糖(Inulin)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最大清除率可分别达到80.34%、89.19%与88.54%,Se-Inulin的抗氧化活性优于Inulin。本研究为富硒菊芋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薯糖蛋白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甘薯糖蛋白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先用含8.0%猪油的高脂鼠料诱导小鼠成为高脂血,再将其平均分为四组,一组用普通鼠料饲养作为对照,其他三组分别用含0.5%、1.0%及1.5%甘薯糖蛋白的鼠料饲养,在第15天和第30天对每只小鼠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的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的浓度。结果发现用含1.0%甘薯糖蛋白的鼠料饲养15d就能明显降低高脂血模型小鼠血液中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继续饲养30d能显著降低其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如果用含1.5%甘薯糖蛋白的鼠料饲喂,则只需15d就能同时降低两者的水平。因此甘薯糖蛋白具有显著降低高脂血模型小鼠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