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促进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要充分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紧密嵌入在乡村社会资本中的村民环境行为深深影响着乡村环境治理的成效。因此为解决乡村环境治理中村民参与不足,本文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分析促进村民参与的路径,并进一步思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星星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221-221,223
农村环境是影响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外界因素,农村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健康。在农村建设中,容易忽视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从农村现实存在的情况出发,基于地方政府农村环境治理责任的理论探究农村环境面临的困境,从地方政府维度提出相应对策,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设美丽绿色中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对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参与意愿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与行为表现等对农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教育体系、培育社会资本、扩大公众参与权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等方式,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识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治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46-5547
介绍了环境治理体系中的政府、企业和民间环保组织,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从3个部门分别论述了它们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从环境治理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工作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环境治理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环境治理机制、完善乡村环境法律体系的建设、拓展公共投资的渠道、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完善乡村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乡村环境治理文化体系等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环境治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在我国,加强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环境民主、纠正环境治理政府失灵现象的要求,也是促进环境网络治理、改变我国公众参与不足现状的需要。加强我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的路径可以从四方面着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大力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加大对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保障体系3个维度选取19项指标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功效函数法确定指标值,并基于2019年全国1 818个县级行政区的数据,对其乡村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350,属于一般水平,处于优秀水平的样本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人居环境较为薄弱,各地区的主要受限维度均为保障体系。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互助合作机制与基础设施长效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在不同地区协调发展;强化保障体制机制,补齐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短板。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改善农村环境问题不容懈怠,需要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结合榆林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对基层农村环境治理现状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具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中心—边缘理论构建的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解构,乡村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基于企业管理中的期望理论,延伸搭建在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体的合作方略集,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对方略集进行融合性验证,总结昆山市乡村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推广性意义,以期为相关地区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公众参与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还存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少、缺乏主动性,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的主体少等问题。提出调动村民力量,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疏通公众参与途径,改变公众参与的固有模式、完善相关法律的措施、鼓励公众全程参与,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以衡阳市衡东县杨林镇为例,实证探究农村环境治理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对此,要通过政府加强责任落实、拓宽投资渠道、坚持绿色导向等措施,强化农村环境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仍然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对平乡县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发现存在农民处理垃圾水平不高、地方基层管理组织监管力度及引导不足、环境治理的深度不够、制度不够健全、责权不够明晰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环境治理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结构层面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希望行动层面的多主体参与。在政府主导下,推进乡村环境从管理到治理再到善治也涉及到各个典型乡村环境治理模式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互惠式治理对于加强村民在环境治理中的可持续行为,提高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共治的可能性有其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在社会互动概念基础之上的治理模式,不仅会把政府、企业等系统相关者作为治理主体推动者,也会将自然环境看成主体,致力于建立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村民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道路.但是,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仍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街道农创村、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清水村的实地调研,总结产业兴旺型乡村的环境治理之道,即党建带头引领,全民参与治理;制定整治方案,倡导规划先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环境治理的相互关系与实现途径;分析了现阶段乡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总结了十堰市乡村发展与环境治理的主要举措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监利市政府的领导与推动下,监利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跟踪机制不完善、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而提出构建长效环境监管体系、保障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措施,来持续推进监利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采用田园调查法,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凤亭村为调查地区,对该村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改善凤亭村环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举措,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提供了凤亭方案。  相似文献   

19.
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型乡村作为美丽乡村的一个类型,其环境治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州李市村与陆巷村为例,分析了文化传承型乡村推进环境治理的经验,总结了文化传承型乡村的环境治理之道,即统筹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文化环境治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村民与乡村生态、文化古迹的和谐共生;多元协作,实现村政府、企业、村民和乡村文化保护组织的共治共享;推进"互联网+",提升乡村环境治理与乡村文化传播的信息化水平;文旅融合,推动乡村经济效益、文化保护和环境治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