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其营养丰富,产后加工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健身防病功效。甘薯深加工是一项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的适用技术,其中甘薯精制全粉可用来作为食品原料制作多种食品。如做窝头、馒头、煎饼、发糕、花卷、面包、面条等,制作方法有蒸、煮、油炸。近年来,还有甘薯冰淇淋、甘薯奶油蛋卷等冷食推出,为甘薯的食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将甘薯精制全粉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引言甘薯曾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有所压缩,作为主食的比重明显降低,而用作淀粉开发利用和生猪饲料的比重则明显提高。但是,就现有甘薯品种如何通过常规栽培措施,增加其生物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方面的报道,笔者尚不多见。为此,自1987年起,在石桥乡进行了甘薯饲用栽培试验,初步探讨了甘薯饲用栽培技术,以求促进甘薯生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4.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毒甘薯(红苕)具有生长势强,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遵义市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脱毒甘薯甘薯一号,2005年推广面积达到0.33万hm2,平均单产2500kg/667m2以上,增产显著,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但部分地区,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户按常规种植,使品种增产优势未能发挥.为了搞好脱毒甘薯的推广,现根据各县脱毒甘薯高产栽培经验,将脱毒甘薯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国内外均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明星食物"之一。随着对甘薯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甘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甘薯加工制品。对甘薯营养保健及我国甘薯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主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0hm2,平均单产1000kg/667m2.为加快淀粉专用甘薯产业的发展,近两年来,通过引进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高产田达到4000 kg/667 m2,一般平均单产2500 kg/667m2,比当地老品种甘薯常规栽培增产1000 kg/667 m2以上,增加产值1200元/667 m2.推广淀粉专用甘薯,实行产业化目开发是贫困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将淀粉专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部分地区曾一度成为人们的主要口粮.随着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稳步增长,甘薯面积急剧下降,水稻、小麦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占据了主导.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一度被人们冷落的甘薯,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甘薯种苗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芳 《种子》2005,24(4):94-94,96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系旋花科,属于1年生植物.我国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达到666.7万hm2,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80%以上.甘薯是一种杂种优势作物,但采用营养繁殖导致甘薯病毒蔓延,致使产量和质量降低.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甘薯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侵染甘薯的病毒有十余种,受侵染的植株症状为:叶皱卷、花叶、黄花、羽状斑驳或环斑;地上部分长势弱,结薯少,薯块小,皮色淡,表皮粗糙、龟裂;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甘薯病毒目前尚无药可治,其潜在威胁很大.茎尖培养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18日,对本年度甘薯攻关田以及品种试验田等开展了田间考察,重点观察甘薯植株生长势、病虫草害发生为害情况,为进一步指导甘薯生产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所有考察的甘薯品种、种植田均发现2%以上的甘薯植株下部叶片出现浅褐色至深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出现黄褐色,直至脱落,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可见褐斑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春栽甘薯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甘薯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已成为我县山区、丘陵种植户首选的对象。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实现安全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