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麻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5至10月, 麻竹中心分布区福建省毕安县对麻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可将麻竹出笋过程和高生长过程定量地划分为3个时期:初期、盛期和末期。出笋盛期的笋量占全期的57.48%,个体平均质量1.26kg,高生长盛期生长量占全高的81.12%,日平均生长量为20.44cm;麻竹高生长过程可用Logistic和Richards曲线模拟,相关系数较高,最  相似文献   

2.
水榆花楸1年生苗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榆花楸1年生苗生长过程和生长节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榆花楸1年生苗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加速生长期是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高峰在7月上旬和中旬,速生期持续时间为70d;苗高生长量达到3.5mm,占总生长量的38.0%。地径生长量在速生期占总生长量的38.7%。  相似文献   

3.
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在长序榆苗高生长期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序榆苗高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长序榆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4月 13日~ 5月 1日 ,生长初期为 5月 2日~ 8月 1日 ,生长盛期为 8月 2日~ 10月 2 1日 ,生长后期为 10月 2 2日~ 12月 1日。生长盛期时间较短 ,但生长量却占总生长量的 74 19% ,保证生长盛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和延长生长盛期的时间是提高生长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三尖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三尖杉和篦子三尖杉幼苗生长曲线均趋直线,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停滞期;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其中江西崇义、上饶,福建明溪,安徽黄山,广东午远5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Ⅰ型,该类型整个生长期生长较快,但在前期生长较缓慢,后期有一明显相对生长迅速期;江西修水、井冈山,贵州黎平、从江,云南石屏,河南洛阳,四川峨嵋,湖南绥宁,湖北恩施9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Ⅱ型,其整个生长期生长速率均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没有明显可区分的相对生长迅速期;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接近Ⅱ型,介于不同种源三尖杉之间。对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尖杉种源间幼苗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与试验地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的苗高生长差异较大,生长量最大的为安徽黄山种源,1年生苗高为18.60 cm,生长量最小的为湖南绥宁10.90 cm,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高生长量为11.00 cm。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不同苗龄杉木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苗造林具有较大生长优势,造林2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99 m,平均地径为4.74 cm,是1年生苗木造林树高生长量的1.73倍、地径生长量的1.80倍,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年生苗造林2年生长量是1年生苗木造林3年平均树高、地径生长量的1.11倍和1.05倍。在郁闭成林投入成本对比上,2年生杉木苗造林每667 m~2投入成本为1 884元,比1年生苗林造林成本每667 m~2节约了124元。  相似文献   

6.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及生物量组分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年生长量的63.7%和54.5%。小叶锦鸡儿播种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23.8:25.2:51.0,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312。苗高、地径与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苗高与两者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实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琰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55-158
对河南大别山引种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研究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4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5日~7月14日)、生长盛期(7月15日~9月12日)和生长后期(9月13日~11月11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8.28%。并拟合了苗高、地径生长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正> 中山柏是从墨西哥柏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栽培类型,其适应范围广,生长快,对土壤要求不严。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为80-90厘米,最高单株达117厘米;7年生大树年平均高生长量86厘米,径生长量1.8厘米,而同龄的铅笔柏年平均高生长量只67厘米,径生长量1.2厘米。在含石率高达70%、土层仅30厘米的土壤上,中山柏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仍达69厘米。在我场,中山柏2月下旬开始萌动,11月底才停止生长,生长期长达2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106d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撑绿竹新造竹林的平均发笋率为89.7%,竹笋出土萌发经历3个时期,即初期、盛期和末期,竹笋-幼竹的高生长节律经历了4个时期,即初期、上升期、盛期、末期,单株竹秆高生长平均经历73d,1年生竹高生长量平均为153.83cm,每竹丛出笋1秆到4秆.  相似文献   

10.
以种植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的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林木2007~2008年连续2年各月的树高、地径的生长观测,并结合相应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进而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年内各月的不同气象因子与其林木年内各月的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可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4~9月为生长盛期,其林木的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9.89 %和64.35 %;而表层(土层20 cm)土壤的月均温度是影响林木生长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早园竹高生长规律及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北京地区生长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园竹的高度生长及竹林出笋规律。结果表明:竹笋的出笋时间不同,其成竹率也不同。出笋早的竹笋的成竹率较高;出笋越晚,竹笋的成竹率越低。据此可将早园竹的出笋期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的时间大致相等,约为6-7d。前期笋的高生长期长、后期笋的高生长期短,它们高生长期的结束时间基本一致。早园竹的高生长遵循“慢一快一慢”规律,竹笋破土后14d和36d左右是高生长期的2个转折点,由此可将早园竹的高生长分为始期、盛期、末期3个阶段。早园竹的日最大高度生长量为51~75cm,占成竹平均高度的6.96%~9.04%。同时对早园竹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光叶楮根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叶楮根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段长度与根段直径对根萌苗的数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综合根萌苗繁殖系数、生根率和月平均生长量3方面结果,认为长度为35 cm,直径1.5 cm的根段作为根繁材料最为适合。埋根方式以浅层平埋为宜。光叶楮根萌苗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根萌芽形成期,萌苗生长期;母根上新生吸收根生长期;幼苗新根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应用logistic模型和有序样品聚类法对小叶杨胸径和树高生长进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进行定量研究,将胸径和树高2个表观生长过程科学地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实现了胸径和树高二维有序样品的聚类,不仅反映出小叶杨生长进程的综合节奏性,更为龄组划分提供了依据。对小叶杨而言,所获如下结论值得重视:(1)径生长开始进入速生期时,完成了幼龄林阶段;(2)高生长速生期结束时完成了中龄林阶段,此时恰好是径生长速率最大的时期;(3)径生长速生期结束时,基本完成了近熟林阶段。除小叶杨外,文中提供的方法尚可供其他树种生长进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定量研究中参考。另外,还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以时间因子为媒介,推导出一个能准确地描述小叶杨关系的新模型——logistic衍生模型。  相似文献   

14.
于2019年5月6日到12月25日对海南省琼岛杨Populus qiongdaoensis一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进行生长进程拟合,研究琼岛杨的苗期生长节律。结果表明,琼岛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S"形生长规律,且苗高、地径生长量与Logistic方程的回归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94和0.996。苗高生长速生期约119 d,占生长期的39.67%,占苗高年总生长量的63.77%;地径生长速生期约125 d,占生长期的45.42%,占地径年总生长量的66.15%。  相似文献   

15.
对鹅掌楸庐山种源和金平种源一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研究,两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同时可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庐山种源生长期按苗高生长进行划分和按地径生长进行划分有很大区别,而金平种源却相似.两个种源的地径生长在生长盛期阶段情况相似,而苗高生长在生长盛期阶段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北抗1号杨苗期年高生长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ogistic方程对北抗1号杨苗期年高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数学模型:H=223.1/[1+exp(3.34213-0.04392t)],相关系数0.9923。并依此将整个生长过程分为前生长期、速生期、后生长期3个阶段,其中速生期(6月16日~8月16日,60d)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7.76%。提高苗木质量,培育大苗壮苗应加强这一关键时期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有序聚类法在大叶樟苗高生长时期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Sequence sample cluster analysis is used to conduct a research on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annual seedling height of Cinnamomum platyphyllum for seed sow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seedling heigh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juvenile stage (April 7-May 5); early growth stage (May 6-July 15); rapid growth stage (July 16-September 5) and late growth stage (September 6-November 5). The rapid growth stage takes shorter time, but the increment at this stage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total increment of the whole yea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fertilizer, temperature in the rapid growth stage and raise its growth rate.  相似文献   

18.
19.
江西千烟洲湿地松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液流速率平均值、最大值均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在0.99以上.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湿地松各月液流密度日均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即6月份最高,其次为7月和8月.生长旺季边材液流密度主要受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液流密度与单个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液流密度与上述3个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有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气象因子与液流密度相关程度为冠层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