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惠农力度的逐步加大,农民财富在劳作中不断“滚着雪球”。有钱了,让财富“干什么”呢?有人把闲钱存入银行;有人铤而走险,放高利贷,甚至在“高利”中血本无归;也有人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把家庭收入大部分用于人情消费支出;还有人参与酗酒、赌博等不良活动,导致辛苦一年却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成为“负翁”。  相似文献   

2.
论影响农村小规模家禽养殖收益的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延新  汤志强 《农业与技术》2014,(1):140-140,14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在农业上的许多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农民已不再把耕种收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另想发财之路。有人在村里建起了鸡舍、鸭舍,靠养殖赚钱。哪些因素影响了这种粗放式的家禽养殖的收益呢?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怎样才能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收益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做为一个涉农工作者,做东做西,都声称为了满足农民需求,而农民到底需要什么呢?有人说农民需要农业技术。好像很有道理,但能掌握技术的毕竟是少数,主要是那些把种田作为主要收入的人。其它农民更愿意跟从,现学现用。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不愿学,也学不好。未来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一定是把技术集成到肥料、农药、农机的生  相似文献   

4.
<正>"把韭菜从大田里移到花盆里栽种,真没想到有这样好的效益啊,1盆能卖到50多元。"一位村民满脸幸福地说。花盆里种韭菜听着有点不可思议,却给这些村民带来了"财富经"。如何把普通韭菜卖成抢手货?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琢磨富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5.
<正>农化服务日益成为农资流通中的重要环节,有人说,从事农化服务工作的群体应该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人说要培养一批农化服务的党员,也有人说培养具有农化服务知识农村经纪人。现在许多生产企业也在培养大量农化服务人员奔波在农村一线,还有广大的经销商也把自己的农化服务人员放在农民身边。看上去,农民身边的农化服务人员来源很多,但是哪个来源可能成为今后市场的主体呢?笔者认为,最终能够发展壮大、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是以生产企  相似文献   

6.
<正>关键词:经销商也在玩转型春节刚过,记者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润泽农资有限公司的门店里,总经理孙运奎是一名朴素的农民,但在当地零售商中非常有威信,同行的零售商说:"跟着老孙的都赚了钱,只不过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这更增加了记者的疑惑,他到底是如何创新应用,将基层网点层层深入的呢?经销商不赊销钱才能活用起来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会相信在偏僻的关面乡有人靠养猪年收入会超过10万元.重庆市开县关面乡养猪大户杨厚万的的确确达到了这个目标.性格豁达乐观的他谈起养猪兴趣盎然,如何配料,如何核算成本,他谈得头头是道.听他介绍完毕,让人顿时明白:原来"金算盘"就在自己手里,怎能不算出财富呢?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3,(23):16-20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地方形成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热潮,但是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差异甚大,如有人把新型职业农民理解为"农业工人",有人则理解为农业投资者或农村经纪人,更有人把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效农业,靠什么?有人强调说:“靠政策”,有人着重讲:“靠科技”,有人更进一步道:“靠各方面的投入”,而枣庄市山亭区的农民则说得更具体:“靠农研会”。 这个农研会的全称,便是那个在山亭农村家喻户晓的牌子——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 “农研会”缘何而生?它对农民又何以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呢? 一 近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行,农业科技经费相对减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农民对科技的渴求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月的一件行业大事,就是中国农资传媒在"全国农资百佳优秀经销商"颁奖中,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农资精英的表彰。活动前期先在全国范围"寻找懂爱的农资人"。为什么要寻找"懂爱"的人?为什么要表彰懂爱的人?只因为对"三农"工作,不爱,干不好!对农资工作,不懂,爱不好!提起爱,有人可能会觉得爱不就是一种情感意愿导致的意志行为吗?这谁不会呢?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一件因为不懂爱、不会爱  相似文献   

11.
有人当"说客",磨破嘴皮子也不管用;有人则句句在理,让对方心服口服。怎样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推荐我们几  相似文献   

12.
董宏伟 《新农业》2014,(22):48-50
<正>说起"肥"这个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而且在脑海里会闪现出各种形形色色的画面,如磷肥、钾肥、氮肥、复合肥、有机肥等等。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普及,新的困扰又出现在咱们农民朋友的生产过程中。是什么问题呢?原来啊,传统的颗粒肥与喷滴灌设施可谓是"素不相能"。为了解决咱们农民朋友这一困扰,宏伟可是没少下功夫,终于遇到一位"水君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待宏伟向您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科技兴农"的大潮中,广大农民不甘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盯着科技、市场、信息不放,时刻在寻找科技致富的门路,然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这其中有何奥秘呢?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呢?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一个叫"六次产业"的名词在我国农业领域迅速升温。其实,"六次产业"与农业的"接二连三",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同一概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让农民在每个环节都能获益,有效地拓展农民增收途径。那么,一二三产业究竟该怎样融合,又如何互动呢?记者在青海省门源县去寻找答案。从"高原油盆"到菜籽油加工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农家科技》2008,(4):4-5
<正>全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日前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正式启动。三省的农民购买补贴范围内的彩电、冰箱、手机类产品,将获得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这项政策究竟能给农民带去多少实惠?农民有没有购买欲望?企业会不会把落后、淘汰产品简单地推向农村?农民能不能真正拿到补贴?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相似文献   

16.
谁都知道,当今社会,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金钱,可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快、多、准地获得信息呢?在这方面,山东省青州市的农民颇有见识,他们纷纷投资购买电脑,并加入互联网络,率先奔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楼市分化,国人家庭财富被"洗牌"。而在存款利息直线下降、股市行情持续低迷、黄金风险不容小觑的情况下,家庭财富缩水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那在众多不利因素的背景下,究竟有没有什么门道可以用来预防和避免自己家庭发生财富缩水的情况呢?国内相关财富管理机构的资深理财师给出了以下6点建议:对家庭财富做定期体检在投资理财前,首先要做的就是  相似文献   

18.
"挖极铲"是粤东各地农民冬季除螟的重要工具,去年全区不完全统计已达40万把。解决了工具缺乏的困难,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揭阳一带农民反映:"挖棂铲"是冬季挖稻根除螟的好工具。该县松义乡农民说:"有了挖根铲挖稻根就容易了"。挖根据有什幺好处呢?它主要的是:一、省力易  相似文献   

19.
<正>备受关注的"美的紫砂门"事件让企业深陷信任危机之中,有人气愤其天价卖泥巴良心何在?然而在浙江省萧山新街镇一斤黄泥却卖到了一毛钱。同样天价卖泥巴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卖方赚了,买方乐呵,完全属于"郎有情,妾有意"的自愿交易。这是咋回事儿呢?  相似文献   

20.
鸟笼逻辑     
正好多的孩子最烦的是每次考试结束放假的那几天,亲戚朋友见面总会问:"考的怎么样?"弄得人心烦意乱,搞得双方都很尴尬。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见的"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空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为什么呢?设想你是鸟笼的主人,只要有人来访,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