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低碳农业是一种先进的"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以最少的生产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产生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减少农业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文章主要阐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科研生产中积极探索和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20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要求;(2)农业机械化现状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1世纪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蓝图(1)发展全过程机械化;(2)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3)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发展精细化、自动化的高水平机械化作业技术;(5)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发展农机化管理.同时对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化专业委员会为加快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对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其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介绍农业工程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业工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农业工程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广阔天地,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工程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技术依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技术关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农业工程事业的几点建议1)农业工程从业人员充分珍惜本学科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2)加速研究开发和集成组装生态的和经济的农业工程适用技术; 3)以农业工程适用技术为依托,加大对农业工程生产资料的投资力度;4)设立农业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5)在发展公司或公司加农户的科技农业园区的同时,发展以农户为基础进行集体化的组织和运行体系的研究,并在大学增设农业工程管理专业;6)大力发展以大学专科为基础的农业工程教育体系和进行农业工程教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城中村""棚改户"的改革推进,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代农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应把握好城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使城区农业紧跟新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通过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螺蛳粉小镇"的发展模式,在充分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分析制约螺蛳粉小镇城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城区农业发展经济化...  相似文献   

6.
江苏发展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坚持4R原则,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及江苏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目标、内容、主推技术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缨子"高粱是由贵州仁怀市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小糯高粱基础上选育而成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因其理化指标完全符合酱香型白酒生产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酿酒企业特别是酱香型白酒企业及种植户的重视。分析红缨子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增强品牌意识,保护红缨子知识产权;2)引入第三方服务商,建立新型高粱订单生态链;3)集约化管理运营,实现规模生产;4)建立高粱原料溯源体系,通过农业物联网实现科学种植。"高粱订单生态链"既可保证酿酒企业对原料质量、数量的稳定获取,又可保证种植户的高粱产量和品质,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在我国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产的高效性、价值的珍贵性和开发利用潜力的巨大性等特征。当前,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着耕地撂荒、地力下降、土壤污染、灾害频繁、效益低下和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南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实行集约用地;(2)开展环境整治;(3)推行轮作休耕;(4)实施用养结合;(5)优化系统结构;(6)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己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  相似文献   

10.
江苏丘陵区土地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区域自然特征与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对江苏丘陵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小流域治理与中低产田改造 ,实现坡地立体开发 ;(2 )以点带面 ,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3)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林果、禽畜、蔬菜、牧草等产业比重 ;(4)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从抑病土壤到根际免疫:概念提出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土传病害已经成为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在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生态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系统的绿色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前提。作为植物-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根际栖息着较土体土壤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是土传病原物入侵作物根系的必经之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组和病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必然影响着植物健康。笔者将根际微生态系统抵御土传病原物入侵的现象和能力,称之为"根际免疫"。本文重点梳理根际免疫概念形成的4个重要阶段:(1)抑病土壤概念的提出与发展;(2)抑病微生物筛选与作用机制;(3)抑病土壤核心微生物组及互作机制;(4)根际免疫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考。最后从关注根际微生态、注重学科交叉和系统揭示根际免疫机制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技术模式和系统工程,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仍有许多理论和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与回答。本文阐述了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认为与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相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更注重绿色和发展的协同,强调以发展带动绿色、用绿色促进发展,因此农业绿色发展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科学的10大要素,即着眼1个食物系统,坚持绿色和发展2个主题,牢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大支柱,聚焦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等之间4个界面,协调好政府、农民、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5个利益主体的关系,遵循投入控制、循环增效、综合挖潜、减排环保、融合增值、优膳减压、机制保障和区域落地8项原则,依据食物系统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等流动规律,通过绿色政策、资本、服务、技术、产品、知识、工程7种调控措施的创新,实施基于绿色阈值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全产业链政策激励机制和技术落地、食物供应与需求结构优化与调控的"转绿、促发、协同"3条路径及9种途径,实现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生产力、生态、环境、资源等6类目标协同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建议国家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尽快实施"创建一套基础数据库、创制一批技术装备、搭建一组科技平台、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凝练一系列智库成果"等五个"一"的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工程,助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已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7)…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农牧交错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同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作为农牧交错区典型案例地,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科尔沁区有限水资源支撑下的"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农牧交错地区以及科尔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自然增长模式、第一产业现代化模式、第二产业主导模式、第三产业引领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5种理论模式。[结果]在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基础上,运用遗传投影寻踪法对仿真结果进行优选,认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水资源承载力最优的发展模式。[结论](1)合理调配农、牧比例关系是节约农牧交错地区有限水资源的关键举措;(2)农牧交错地区致力发展传统产业或将陷入水资源匮乏的窘境;(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农牧交错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途径;(4)全面开展农牧交错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述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市场心理等系列科学理论对该论述做扩展阐释;并深入到浙江等地亲自体验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对其实现技术路径及形式进行探讨。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技术路径应当是"生态+",这是如何实现的核心所在,是打开理论宝藏的"万能钥匙";实现形式更多的是市场需求的系列"生态产品"或运行模式。从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功能、作用等方面列举一些实现形式,浅析一些具体案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被各行各业所接受。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植物保护作为实现农业生态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以现有植物保护技术为基础,阐述了生态农业大背景下植物保护的意义、技术方法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文娟  孙华 《土壤通报》2019,(3):520-528
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共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深刻影响。本文引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江苏省13市2001~2015年土地利用各系统耦合协调及相对发展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确定各市土地利用发展类型,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土地利用三维系统耦合协调度由2001年的0.1253稳步提升到2015年的0.5193,实现"拮抗-磨合-中度耦合"的跨越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苏北、苏中、苏南梯度差异显著,呈现"两极发展"空间格局,总体趋向于协调发展(3)各系统间相对发展度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发展趋于同步但总体超前于生态发展,制约因素已由"社会经济"变为"生态制约主导";(4)城市综合建设水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治理水平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确定各市土地利用发展类型及滞后原因,契合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为城市土地利用发展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唐亚鸿 《南方农业》2012,(1):55-58,67
2007年以来,重庆市南川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强力实施"农业稳区"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到37.6亿元,比2006年增长88%,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00元,比2006年增加4534元,年均增长19.4%。未来五年的工作举措是:(1)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大产业;(2)以缩差共富为重点,确保农村居民大增收;(3)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大建设;(4)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环境大整治;(5)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实现农村社会大和谐。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全面考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为城市群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然后利用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求取各指标的熵权,利用主观权重与熵权确定各指标的复合权重,最后利用TOPSIS模型对2010—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①2010—2017年间,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贴近度由2010年的0.306 5增加到了2017年的0.523 9;②各分功能的相对贴近度变化趋势各异,但总体呈上升的发展态势。[结论]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可持续水平由"低水平"上升为"中等水平";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已呈现出逐步弱化与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展示出了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与示范教育功能。为了进一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进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规划时,必须保持一定数据与规模的都市农业景观用地,保证都市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同时需要加大经济功能所占比重,以保持各分功能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20.
<正>(1)制定《巴南区都市效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各级资金2.5亿元支持都市效益农业发展。农业总产值达60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7元,同比增长1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研究在国际上首创荧光RT-PCR和"三针分点同时免疫"方法,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鱼菜共生瓜果类立体蔬菜种植技术,获国家部委认可并在重庆市推广。重庆茶业集团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