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优质稻-甘薯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既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稻-稻连作种植模式改为优质稻-甘薯轮作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优质稻-甘薯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优质稻种植水平,针对优质稻种植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优质稻种植中选地整地、品种选择、育苗、播种、移栽及水肥管理等主要环节,并针对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及常见虫害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快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是稳定发展鼎城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农收入、建设农业强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常德市鼎城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档优质杂交稻为主,加大对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加速鼎城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提升水稻产量及其品质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优质稻种植,实现水稻产业的更好发展。优质稻种植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进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以保证优质稻的健康生长及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性,使产品品质更加理想,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开展特定区域适宜优质稻区域化种植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为我国不同稻作区稻米品质生态改良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多地不同生态区田间试验、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以四川省稻作区为分析样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稻作区优质稻生产均存在显著的区域特色,通过对影响不同生态区优质稻生产诸环境及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明确了齐穗期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间的回归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筛选了对优质稻生长发育及米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齐穗后灌浆结实期间30 d范围内的日均气温、日照百分率、天文辐射、水汽压等作为优质稻气候生态区划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水稻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四川省稻作区优质稻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性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稻作区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西部及北部、川西南山地稻区除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盆周边缘稻区的西南部、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较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盆周边缘稻区的北部、西南部,盆西平原稻区的东部、南部,盆中浅丘稻区的西北部、东北部,及川西南山地稻区的西部;除上述区域外皆不适宜种植优质稻。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四川省优化优质稻生产布局和结构,促进四川省优质稻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邵东县是湖南省的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稻茬油菜的生产模式已经被种粮大户们认可。总结"一季优质稻+双低油菜"生产技术,对于保证优质稻和油菜籽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优质稻施肥模型,选择高、中、低肥力田块,应用3因素4水平设计方案对优质稻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的施用对优质稻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大于磷肥,磷肥大于钾肥,建议梁河县优质稻高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73 kg/hm2、P2O535.6 kg/hm2、K2O87.8 kg/hm2,应施好氮、磷肥,增施钾肥。中肥力、低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87.48~103.7 kg/hm2、P2O559~63 kg/hm2、K2O 47.6~52 kg/hm2,应增施氮肥、磷肥,适量钾肥。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优质稻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优质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9303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建立优质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回归模型、产量构成因素的气候生态模型。结果表明:每穗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优质稻产量形成贡献较大,尤其是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粒数与拔节-孕穗期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孕穗-齐穗期的平均气温呈“抛物线”关系;结实率与孕穗-齐穗、齐穗-乳熟期间的平均气温均呈“抛物线”关系,其最适宜气温分别为27.2℃和26.7℃;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出苗-返青期的平均降雨量与平均日照时数、返青-拔节期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日照时数;孕穗-齐穗期、齐穗-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齐穗-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平均日较差为决定优质稻千粒重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鲜食黑糯玉米与高端优质稻是罗城县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其以绿色、营养、高效的特点,抢占高端粮食市场,破解了当地传统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种粮不富的困局,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村脱贫增收的目标,深受农民欢迎。从整地播种、合理密植、优化施肥、病虫综防、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罗城县鲜食黑糯玉米-优质稻富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探索》2008,(5):13-13
日前,在湖南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小里桥村33.3hm^2地里,实行软盘抛秧栽培、测土配方肥等技术的“天龙一号”高档优质早稻,一片嫩绿,来势不错。这是该区因地制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富民为核心,着力在优质稻上推广应用新技术,把优质稻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在低山区和丘陵河谷区同时进行施肥对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使优质稻产量提高999 75~2041 6kg/hm2,蛋白质含量提高0 95~3 57个百分点;在施N135kg/hm2基础上,蛋白质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与施钾成二次函数变化;蛋白质总量以施N135kg/hm2、P2O575kg/hm2、K2O45~90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优质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低山区和丘陵河谷区同时进行施肥对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使优质稻产量提高999.75~2041.6kg/hm^2,蛋白质含量提高0.95~3.57个百分点;在施N135kg/hm^2基础上,蛋白质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与施钾成二次函数变化;蛋白质总量以施N135kg/hm^2、P20575kg/hm^2、K2045~90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筛选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优质品种,选出6个优质稻新品种,开展适应性试验,针对田间性状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夹江县气候条件优越,是四川省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稻米产量高、品质优。稻谷加工以小型米厂为主,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小型米厂。农户种植普通稻产量高,售价低,纯收入最低;种植优质稻投入、产量与普通稻相差不大,售价居中,纯收入最高;种植香稻投入高、产量低、售价最高,纯收入居中。吨稻谷加工利润,香米最高,优米最低,大米居中。建议采取措施促进农户选择优质稻种植、增加收入;在适宜地区推行地区特色产业,建立常规稻生产基地,树立品牌效益,发挥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5.
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未来气候变暖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早稻以金早47(常规籼稻)、两优287(杂交籼稻),晚稻以象牙香珍(常规籼稻)、万象优华占(杂交籼稻)和甬优5550(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研究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増温(早稻1.29℃,晚稻1.73℃)对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加工品质和垩白粒率均无显著变化,垩白度平均提高了16.0%;晚稻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8%、3.5%、30.3%和27.2%;早晚稻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了6.27%,但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降低了3.53%,淀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提高了0.09 μm。增温对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在季别和品种间存在较大变异。综上,花后增温对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未来气候变暖下双季优质稻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通过深入分析洞庭湖区水稻综合栽培特点,利用SAS软件分析了不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湖南省洞庭湖区水稻优质多因子产量预测模型,同时运用ASP等软件技术,开发了水稻优质稻产量智能化预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了到广泛的应用,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种植是国民的生存之本,广西田东县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基地之一,历来重视对优质水稻的研究。基于此,就田东县的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安陆市中稻种植常年在3万hm^2左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示范县市、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之一。安陆市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年为国家贡献商品粮2亿kg,以鄂香1号为原料生产的德安府牌香米畅销省内外。  相似文献   

19.
贵辐籼2号系用^60Co γ射线辐照诱变材料83-231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经两年省内试和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在7065 ̄8325kg/hm^2之间,且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品质好,中抗稻瘟病,是一个综合性较好的中籼优质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控失肥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节肥省工、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通过对"红四方"牌控失肥在优质稻上的应用表明,控失肥能显著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比正安县习惯施肥有效穗提高6.1%,产量提高11%,每667 m~2新增纯收入142元,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