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过年的味道     
正记得小时候,一过了腊月,年就开始从村里那两盘饱经沧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转动起来。于是,我们数着手指头盼过年,盼着和伙伴们一起去赶年集,买自己喜欢的花戴在头上。现在对过年不是那么期待了。我想,是不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还是变淡的不是年味,而是我们的心境。现在过年的心境不再那么单纯。不像小时候,那时对年的期待就是累计一年后的全部希望,只想着能吃好的、买新  相似文献   

2.
过年的味道     
正记得小时候,一过了腊月,年就开始从村里那两盘饱经沧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转动起来。于是,我们数着手指头盼过年,盼着和伙伴们一起去赶年集,买自己喜欢的花戴在头上。现在对过年不是那么期待了。我想,是不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还是变淡的不是年味,而是我们的心境。现在过年的心境不再那么单纯。不像小时候,那时对年的期待就是累计一年后的全部希望,只想着能吃好的、买新  相似文献   

3.
过年习俗     
《河北农业科技》2014,(1):74-75
<正>腊月二十三小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年味     
<正>在我的老家豫北新乡,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二十三又被称为"祭灶关",按照习俗,这一天是要放鞭炮的,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此时,上学的孩子已经放假,大人们也都撂下各种活儿,开始一门心思准备过年、买鱼、杀鸡、煮肉……好吃的东西都要在除夕之前的几天里  相似文献   

5.
过大年     
<正>在北方,到了腊月,特别是进入腊月二十三这天,几乎每天都是有讲究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全家开始为过大年做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全家总动员,进行年底大扫除。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墙面屋顶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扫,除去陈年的污垢,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更是异常的忙碌和热闹,因为过年期间,家里是不做馒头的,整个正月里的主食馒头都是要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春节     
儿时的春节,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记忆犹新,往事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着过年,到了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忙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在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天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  相似文献   

7.
儿时的年     
<正>小时候,再没有比过年更值得期待的了,也再没有比孩子们更期待过年的了。我的生日是腊月底,所以我小时候要比其他孩子更加盼望着过年。一进腊月,便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那时的春节仿佛一个距离不断拉长的目的地,离得越近,越觉得遥远,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在我小时候,腊月初八是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的,不知道是不是贫穷简化了过年的程序。不过,腊八到了,过年也就不  相似文献   

8.
新衣     
正"妈,快过年了,我俩去给全家人买新衣,您也一起去吧!"儿子微笑着对我说。是啊,要过年了,儿子儿媳又开始张罗着给我买新衣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家人来到商城,边走边欣赏着琳琅满目的衣服。突然,一件红色毛衫让我眼前一亮:这件毛衫如果穿在母亲身上,一定很好看,她生前最喜欢红色衣服了。一想起母亲,我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母亲做新衣的身影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回老家过年,总听亲戚朋友感叹: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一位长辈跟笔者说,以前一到"腊八"就开始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包饺子、插花、上坟祭祖、写春联、熬夜守岁、拜年……样样都不能少。可现在过年.馒头不蒸了、丸子不炸了、花生不炒了,花也不插了,初一吃了顿饺子,还是买的速冻的。最让这位长辈不解的是,一些年轻人连上坟祭祖和贴春联这样重要的传统民俗也逐渐丢掉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虽不太一样,但过年的活动却是大同小异的。就北方而言,气候比较冷,以往各地都有不同的猫冬习俗,不过每当时序进入腊月,广大农村便活跃起来,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过年了。  相似文献   

11.
乡村的年味     
<正>一进腊月,年味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和城市里过年时的冷清相比,乡村人是十分看重这过年的味道的。过年,是乡村人一年之中重要的休闲娱乐的节日,他们会用自己朴实的方式,把年装扮得异彩纷呈。年的味道,就在他们的一声声欢笑中,在买回的一担担年货中,在一盏盏灯笼中,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越来越浓。庭院里那一株株燃烧的红梅,是点燃乡村早春的鞭炮。盛装的姑娘,是新年的眉眼。而火红火红的春联,是新年最吉祥的祝福,化作了乡村丰年的音符。  相似文献   

12.
别样年味     
辛丑年春节,因新冠疫情再度来袭,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注定不能回北大荒过年了,同一个“北”字千里难圆。想起庚子年那别样的年味儿,个中滋味儿还依旧萦绕在心头……去年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三口相约回山东老家过年。不曾想刚到家,武汉封城,紧接着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疫情异常严峻。大年初一,爱人和女儿第一时间开启网上工作模式,手机、笔记本成了他们抗疫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龙年。我不禁想起生活中和"龙"有关的字眼。过年时,家里总要买一些糖果,郑州特产龙虾糖是首选。它又甜又酥又脆,连糖纸上的龙虾也设计得非常好看。我曾经想,龙虾之所以姓"龙",是否是嘴巴上长  相似文献   

14.
乡村的年味     
一到腊月,年味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和城市里过年时的冷清相比,乡下人是十分看重这过年的味道的。过年,是乡下人一年来难得的休闲娱乐的节日,他们会用自己朴实的方式,把年装扮得异彩纷呈。年的味道,就在他们的一声声欢笑中,在买回的一担担年货中,在一盏盏灯笼中,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5.
“走油”香     
童年时,我们小孩子最盼过年。那时大人们买年画、蒸年糕、做豆腐,为我们置办新衣,还要准备鞭炮等,忙得不亦乐乎。而陕过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走油”,就是架起油锅炸好吃的东西。当家里开始“走油”时,我们小孩子便真正闻到年味了。  相似文献   

16.
参谋帮办     
《农家参谋》2015,(3):21
卖粮难、买菜难、卖果难……买种子种苗难、买肥难、买饲料难……《农家参谋》关注农民卖难、买难!免费帮扶计划现已启动,自2015年03期开始,《农家参谋》推出《参谋帮办》栏目,贫困山区、偏远乡村、量大集货、农产品滞销、种植技术疑惑,找《参谋帮办》。这里就是一个服务"三农"的平台,有困难,找《参谋帮办》。本栏目与新浪微博@农家参谋杂志社和微信公众号nongjcm推出的话题栏目#参谋帮办#同步,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参谋帮办     
《农家参谋》2015,(4):20
编者按:卖粮难、卖菜难、卖果难……买种子种苗难、买肥难、买饲料难……《农家参谋》关注农民卖难、买难!免费帮扶计划现已启动,自2015年第3期开始,《农家参谋》推出《参谋帮办》栏目,贫困山区、偏远乡村、量大急货、农产品滞销、种植技术疑惑,找《参谋帮办》。这里就是一个服务"三农"的平台,有困难,找《参谋帮办》。本栏目与新浪微博:@农家参谋杂志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nongjcm推出的话题栏目#参谋帮办#同步,欢迎关注并参与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腊月二十下午6点多钟,出了厂门天已经黑透了。天上开始飘起雪花,我记得清清楚楚,过年的气氛很浓,雪落在缠着树的彩灯上马上就化了。街上的人好像都在  相似文献   

19.
<正>在那餐桌荒凉的年月,杀年猪给了人们拮据的肠胃许多真实的慰藉。那一片淳厚的肉香,穿透岁月,在记忆中长久地潜伏着,印证着那一段艰难的日子,也见证着时代发展的巨变。在通辽农村地区,每到农历春节之前,都有"杀年猪"的习俗。一踏进腊月门,冰天雪地的时节,家家户户磨刀霍霍,就开始杀年猪了。可以说,乡下过年,是一定要杀猪的。只有杀了猪的年,才像过年。随着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年味     
正记得小时候,一入腊月,"年"就开始从村里那两盘饱经沧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转动起来。那时过年,虽然乡亲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但家家却要蒸上一些白面馒头、黄馅团子。两盘坚硬沉重的石磨白天黑夜不停地旋转着,带着父老乡亲们走向新年。推年磨的同时,家家户户还要清扫整理房屋,挑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把家里的东西全挪到院子里,用鸡毛掸子或秫秫苗子,一遍遍地打扫墙壁和房顶,扫去沉积一年的灰尘,然后一件件地擦拭家具等物品,再搬回去,适当调整位置,立马新鲜许多。收拾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