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福建省侵蚀坡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省开垦为果园的侵蚀坡地在利用中还存在工程措施不规范、地面覆盖度低、光能利用率不高和土壤肥力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都可以用成熟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然而,由于农民科技水平不高,缺乏水土保持和果园生态栽培意识,先进的坡地果园管理措施屡推不开。因此,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推行生草覆盖等果园生态栽培模式,是确保侵蚀坡地果园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吉安市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状况及果实品质,在井冈蜜柚主产区采集了33个代表性果园的土壤、叶片及果实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井冈蜜柚果园土壤 pH 均值 4.82,酸性至强酸性井冈蜜柚果园占 90.9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钙及交换性镁含量处于缺乏的井冈蜜柚果园分别占24.24%、30.30%、100%及90.91%;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叶片中氮、钾、钙和镁含量缺乏的井冈蜜柚果园分别占 15.16%、12.13%、100%和60.61%;叶片磷含量在适宜偏高水平。3)井冈蜜柚果实品质:单果重均值886.12 g,果形指数均值1.05,维生素C含量均值0.71 mg/g,可溶性固形物均值10.82%,可滴定酸均值0.78%,固酸比均值15.57,且桃溪蜜柚品质较佳。4)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镁的含量与叶片中对应元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钙、镁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与叶片钙、镁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钙含量、镁含量与果实单果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吉安市井冈蜜柚果园应加强钙、镁等元素的补充以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及产量的提高,同时可施用适量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值分析的蜜柚园生草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蜜柚是福建省平和县优势特色产业,目前面临发展困境。生草栽培是推动蜜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科学评价蜜柚园生草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应用能值分析法测评平和县五寨镇前岭村蜜柚园生草模式和蜜柚园清耕模式的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有效能产出率和能值反馈率。结果表明:2017-2018年蜜柚园生草模式、蜜柚园清耕模式的能值自给率均为0.003,能值投资率分别为339.291、295.763,净能值产出率均为1.003,环境负载率分别为0.348、0.321,有效能产出率为4.57E-7 J·sej-1、2.90E-7 J·sej-1,能值反馈率为0.002、0.000。与清耕模式相比,生草模式能值总投入下降9.21%,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下降76.71%,购买能值比重大,显示更高的能值投资率;同时商品果能值提高1.00E+17 sej·hm-2,能量产出提高4.60E+10 J·hm-2,表现出更强的经济活力。劳动力能值投入占能值总投入70.45%~72.90%,其中采摘、日常管理、水肥施用比重大。生草模式在除草环节增加劳动力投入1.31E+16 sej·hm-2,但通过减少农药施用、水肥施用和有机肥搬运节约劳动力,同时优化日常管理,生草模式总劳动力投入降低了3.30E+16 sej·hm-2,基于能值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7.50%。生草模式使有机肥、劳动力等可更新资源购买量减少,环境负载率增加0.027。蜜柚园生草模式实现了柚树增产、柚农增收、蜜柚园增绿,为蜜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赋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探究果启在平和蜜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蜜柚谢花2/3时期喷施果启,能增加果树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效率,有效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同时可防止生理落果,提高蜜柚坐果率,壮果膨果,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平和县水土流失情况,根据蜜柚适应性强的生态特征,在流失地普遍栽植蜜柚,做了如下评价:广泛栽植蜜柚,减少水土流失;森林景观变化显著,提高生态效益;蜜柚主果迅速发展,农民步入小康。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果园生态经济耦合评价——以燕沟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勇  党丽娟  高雅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30-34,43
黄土丘陵区东南部是我国最适宜的苹果栽培区之一。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该地区通过退耕坡地和扩大优质苹果栽培面积,取得了生态和经济双效成果。为探究黄土丘陵区果园在水土保持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双效功能,以延安燕沟流域为例,通过样地测量和构建评价模型,从果树树冠盖度、果园地表特征以及土壤侵蚀和果品经济收入等方面评价了果园的生态经济耦合状况。结果表明:(1)燕沟流域的果园主要分布在地形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占流域果园总面积的比重高达79.06%。果园收入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来源于果园的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例高达59.49%。(2)果园与森林(有林地)在水土保持方面至少具有同等的功效。流域果园树冠平均盖度达0.81,果园鱼鳞坑面积及其可控制坡面面积占果园面积的比例达38.96%。(3)果园的生态经济耦合指数与年侵蚀性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侵蚀性降雨量越大,果园单位产出付出的土壤侵蚀代价越高;果园单产越高或苹果市场收购价格越高,其生态经济耦合指数越低,生态经济耦合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建瓯市上屯村水土保持生态果园的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分析了在我省建立生态果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该模式是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农业立体模式,必将促进我省山地的合理开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杜仲高产胶果园的营建可以大幅度提高杜仲的产果量和产胶量 ,降低杜仲胶生产成本 ,促进杜仲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对杜仲果园这种新的栽培模式及其建园技术进行了论述 ,可以采用栽植嫁接苗、砧木建园和高接换优三种方法营建杜仲高产胶果园  相似文献   

9.
以山区坡地果园为对象,进行风力提水灌溉的实践尝试,实践结果表明,在山区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采取风力提水灌溉发展山地果园不仅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节能效果,同时也是发展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的较好模式,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山区解决山地果园灌溉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寿区柑橘幼龄果园生产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柑橘发展区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分析研究了不同蔬菜种类间套模式和效益,提出了适宜的果园间套蔬菜种植模式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标准建设生态果园,实行砂糖橘无公害栽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针对砂糖橘如何选择园地、如何选用良种苗及如何进行科学管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无公害砂糖橘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红肉蜜柚具有适应性强、粗生易长、早结果、丰产性能好等优点,在南方多地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针对岩门村引种的红肉蜜柚幼树出现生长缓慢、病虫为害严重等问题,从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扩穴改土、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树盘覆盖、合理间作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红肉蜜柚幼龄树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水分利用率提高54.1%,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严重侵蚀地区生态果园的发展方向和现有果园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小流域治理中的果园建设,提出了生态果园建植既注重园面建设,又兼顾周边生态景观建设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汶朗蜜柚是广东怀集县特色柚子,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章利用怀集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5年观测数据资料与历年观测数据资料作对比,分析了2015年全年以及不同阶段的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发现其对2015年的汶朗蜜柚的挂果量与产品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研究认为,异常天气在近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应改变汶朗蜜柚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改进汶朗蜜柚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明市山地果园生态脆弱性与生态果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三明市山地果园生态系统自然条件脆弱性特征 ,剖析了盲目开发种植、低标准建园、粗放管理导致山地果园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讨论了生态果园建设发展方向 ,提出了三明市生态果园建设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晓军  苏达  郑朝元  叶德练  吴良泉 《土壤》2020,52(6):1131-1136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集约化果园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琯溪蜜柚主产区29个果园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累积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约化蜜柚果园中,土壤磷素累积丰富,随树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上升显著,且土壤磷形态在不同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全磷含量≤0.5 g/kg时,土壤磷形态主要以有机磷、铁磷为主,随着全磷含量的上升,铝磷含量、占比均显著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铝磷与速效磷相关性最好。果园土壤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磷库,且有效性较高,可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降低土壤磷含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炭基肥添加对蜜柚果园酸性土壤pH和交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炭基肥添加对蜜柚果园酸性土壤pH和交换性能的影响,设不添加肥料空白(CK)、只添加尿素(N)、水稻秸秆炭基肥(rice straw biochar-based fertilizer,BR)和竹屑炭基肥(bamboo biochar-based fertilizer,BB)各4个用量梯度(2.5,5,10,20 g/kg)且配施尿素处理,开展60天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进行,BR和BB处理土壤pH均先升高后降低,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呈上升趋势。培养60天时,随着BR和BB施用量增加,对提升土壤pH、CEC及盐基饱和度,降低交换性酸、交换性铝等效果越明显,且BR效果优于BB。与N处理相比,BR和BB使土壤pH分别提升0.24~3.43和0.21~3.40个单位,交换性酸分别降低45.55%~97.25%和34.01%~96.70%,[JP]交换性铝分别降低46.95%~99.75%和38.99%~99.00%,CEC分别提升7.02%~170.74%和6.52%~134.90%,盐基饱和度分别增加29.40%~51.61%和32.08%~53.90%。施用炭基肥可以提高蜜柚果园酸性土壤pH,减少土壤交换性酸,大幅度降低交换性铝含量,同时提升土壤CEC和盐基饱和度。蜜柚果园土壤酸化治理炭基肥适宜用量为2.5~5.0 g/kg,水稻秸秆炭基肥效果优于竹屑炭基肥。研究结果为蜜柚果园酸化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江西省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提炼出了2种典型的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即基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和基于间套种植或带状生草的复合果园模式。分别分析了2种模式的配置思路、技术组成、实施要点、主要成效和适用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营建相应的模式,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土资源面积较广,自然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遭到了破坏,这并不利于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对林业生态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对林业生态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