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02-103
在很多特色乡镇,民族文化是旅游的发展动力,通过城镇化的进行,推动特色乡镇的旅游发展。分析了城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兴蒙乡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的财富,突出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这种转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所处开发环境之间的五个适配性:区域文化环境适配性、技术环境适配性、教育环境适配性、自然环境适配性和开发政策环境适配性。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走出一条全域统筹、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特色道路。分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特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教育。大教育观以其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系统观,涵盖了终身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对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要通过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树立大教育观理念和构建大教育观实施机制,加快推进我国人的城镇化步伐,大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浅析咸阳西渭苑公园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60-4762
[目的]探索、分析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场所的理论和实践途径。[方法]以咸阳西渭苑公园设计为例,从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景点解析多个层次探析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体现出来。[结论]园林场所是沐浴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之中的,通过具体的物质要素如建筑物、小品、植物等及其组合方式呈现的空间结构体现出来的某种整体氛围,园林特色的本质就是其地域性。要找回现代主义主导下被冷落的情感,要避免全球化对地域文化带来的同化危险,要解决园林设计中特色消失景观趋同问题,必须从地域的自然环境入手,创造出人们身心得以栖息的具有文化与情感认同的园林场所。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浪潮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的华丽转身。河南省的城镇化浪潮突飞猛进,方兴未艾,势必会对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要加强城镇化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神垕镇位于禹州、郏县、汝州三县市交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全镇辖12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49.1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0人,镇区建成面积达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2万人。近年来,神垕镇把城镇化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培育城镇化特色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度解析新型城镇化战略定位,预判其进程导致"三农"问题具有农业生产成为现代农场、农村改造成为现代社区、农民转移成为现代市民等新趋势,进一步研究解决"三农"问题而引致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的推拉作用机制;引入Williamson四层次社会科学分析,探究农村土地制度配套改革逻辑思路及框架设计,提出建立农民房地产有序进退机制与优化完善城乡用地规划管制的改革措施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催生了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发展途径,在实践中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协同性存在于两者在时代背景下体系的本质,包括建设本质、发展本质与民生本质。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具备生态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旅游发展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优秀本土产业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愿景。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两种发展方式因地制宜的协同发展是中国乡镇发展与复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77-178
城镇化的过程是涉及地理、人口、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演化过程,但其发展都需要立足于"人"的视角,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人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要确立人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加快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镇综合承载的能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镇,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人的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地保障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快建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惠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惠安女文化文明中外,但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城镇体系不全、特色文化濒临危机等情况。通过阐述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内涵,并以其为根据研究分析惠安县建设文化特色小镇的条件,提出了惠安县培育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基于历史文化与地域风情的资源禀赋,陕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及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是创新推动陕西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对陕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剖析,探究陕西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对展现陕西独有的文化特色、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热点话题,但一些建议更多从城镇经济发展、土地开发利用、人口转移安置等角度出发,缺少文化建设的视角。为城镇化而城镇化成为当下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弊病,那么当大量城市新区沦为"鬼城"时,如何实现具有文化特色的城镇化更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其实,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权利的尊重、保护和救济已经成为时代命题的现代法治社会,重塑法律援助制度的理念,实现对城市化进程中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使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真正承载起现代政府为社会运送正义的基本功能,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农业与农民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突出地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造成农村人荒问题;优质资源被汲取,农村产业畸形落后;优秀传统文化衰落,农村现代文化无从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村落环境不够宜居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这些多年悬而未决问题进行有力破解的战略应对,是实现国家发展重心的下移与城乡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组合,是解决我国城镇化负面效应的现实路径选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进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与农民自主型城镇化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城镇化主导力量的不同抉择、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对两类城镇化影响的不同评判,症结在于坚持还是废弃当前的征地制度。两类城镇化模式在实践中各有利弊,靠土地财政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道路已经难以为继,而完全突破现有征地制度的农民自主型城镇化模式也潜藏着风险。因此,只有创新征地审批、补偿与利用制度,才能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194-196
当前人的城镇化的重点是解决已经居住在城镇,但尚未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并且在教育、医疗等其他社会保障方面无法享有同具有城市户籍人口相对等的待遇。人的城镇化是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系统,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文化城镇化4个方面构建其评价体系,并尝试提出其水平提升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以往的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要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东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就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跨越性的变化。文章以新型城镇化的视角揭示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东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