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找出江淮分水岭地区水稻限制气象因子,提高研究区水稻现实生产力,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13个站点1980—2016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对江淮分水岭地区一季稻生长季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气候生产潜力(YW)及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分水岭地区YQ,YT与YW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资源利用率随时间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江淮分水岭地区YQ,YT在空间分布上较为一致,均沿分水脊线阶梯状平行分布。江淮分水岭分水脊线西北侧为YQ,YT高值区,脊线附近地区为YQ,YT中值区,脊线东南侧为低值区。江淮分水岭地区西南部及东北部YW高、中部YW低。气候资源利用率在空间分布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增。降水、日最高气温和参考作物蒸散是影响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最主要的3个气象因子。本研究可为江淮分水岭地区一季稻种植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气象干旱情况,利用30年逐日降水数据,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了均态尺度和变化尺度下的标准降水指数,并进行叠加分析,统计了30年间逐日干湿等级事件数量,从而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地区干旱发生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两种尺度叠加情况下,江淮分水岭地区"特别干"和"特别湿"等级事件缺失,干湿等级事件总体呈正态分布,越趋向极端的干湿等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其中,"正常"事件发生的概率均在50%以上,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均小于20%;(2)各月份中西部地区气象干旱日数占比较高,春季、冬季干事件主要发生在南部,夏秋季节干事件主要发生在西部;(3)从干湿等级发生区域来看,西部、南部易发生"轻微干"事件,西部易发生"严重干"事件。可为江淮分水岭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皖江淮分水岭东部降水变化与池河流域输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皖江淮分水岭东部 195 7年以来的降水测站记录和该地区池河流域 1990年以来的降雨径流因子及输沙量资料分别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关联分析 ,发现 4 3年来 ,江淮分水岭东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异常显著 ,且春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夏季和年总降水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以该地区池河流域为例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出径流量和日雨量 5 0~ 10 0 mm暴雨次数与输沙量的关联最为密切 ,其次是降雨量和大于 10 0 mm的暴雨次数与输沙量关联密切 ,最后是雨日天数。研究结果可为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地区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易旱多灾,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矿山开采过度,水土流水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化学品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植被覆盖以及土壤条件等方面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进行了探讨。针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从遵守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改良土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矿山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淮分水岭地区干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江淮分水岭地区气象和水文资料以及多年旱涝状况的分析,得出了该地区基本的气候特点。该地区气候可划分为东、中、西3部分,西部气候湿润而稳定,旱涝灾害较少;中部气候干燥而稳定,旱灾多于涝灾;东部气候变化复杂,分析认为东部气候类型是整个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中、西部气候是在该基本气候类型基础上受山地和水域等周围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气象、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旱灾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旱灾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对该区2000—2010年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由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更为客观的赋权,因而使研究区旱灾风险等级的区分度更加明显;时间上,2000—2010年江淮分水岭旱灾风险等级有降低的趋势,较低以上的干旱风险等级地区面积增加了约19.8%;空间上,高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南部地区(来安、滁州、全椒、合肥、肥西、金安、裕安等)风险等级整体上低于北部地区(凤阳、定远、淮南、寿县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江淮分水岭及周边地区1960—2010年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涝灾阈值法和SPI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法,确定了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分析了不同等级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1989—2010年区域农作物受灾情况,进一步探究了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关系。采用1960—2010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得到了江淮分水岭地区5级涝灾致灾气候阈值,通过SPI指数确定了旱灾致灾气候阈值。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典型旱、涝灾年份旱、涝灾空间分布情况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两种旱涝阈值方法都适用于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分析。进一步通过构建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旱灾致灾气候阈值与实际旱灾受灾面积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而涝灾致灾气候阈值与涝灾受灾面积之间相关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农业中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三位一体,紧密相连的一体化农业经营模式。自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不但农业自身生产结构不断调整,而且农产品产地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的调整。在整个过程中,农产品产地通过内部调整结构和方式、外部优化设施和条件,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同时,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和需求,为农业产地机构的调整提供了技术手段、销售市场、生产资金、客户服务等的支持,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构调整水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从整体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就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基础上,分析国内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历程及其引入风险投资的意义,结合风险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综合项目的典型案例,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河南省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存在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经营主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运营、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皖西江淮分水岭易旱区旱灾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皖西江淮分水岭易旱区旱灾机制的分析 ,认为复杂的自然条件直接造成旱灾频繁 ,水利设施不配套降低了抵御旱灾的能力 ,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加剧了旱情。在此基础上提出旱灾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开源节流 ,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2 )建设造纸林基地 ,改善生态环境。 (3)调整农业结构 ,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4)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深层次矛盾,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以纸房沟流域的农业持续发展为中心,研究了农业产业经的概念和系统循环机制,分析了建设农业产业化应具备的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阶段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提出了纸房沟流域近期可以进行农业产业化第一层次的建设,探讨了纸房沟流域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些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越来越显示出其制度与形式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本文拟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日益突显,想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创新经营组织形式,确保有效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方式和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现代农业的产业化需求及农业现代化逐渐推进,但原有的农业经营体系没有与时俱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基于此,对新邵县农业经营体系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存在土地流转难、经营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了现阶段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共同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基于此,通过研究祁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祁阳县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发展和完善产业化经营组织。当前我国存在着契约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这些组织模式各具优缺点,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如经营组织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内部经营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流转,农业的规模化、效益化经营需要土地合理流转,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与土地流转密不可分,针对目前土地经营的状况,结合垫江县澄溪镇土地流转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作出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其畜牧业产量通常占据我国畜牧产业总值的50%以上,是我国农业工作者的重要经济来源。基于此,以畜牧产业化经营为出发点,探究我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进而提出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主要途径,其使用和推广已成为国际趋势。本文从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二者的关系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