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蚯蚓水解液富含大量氨基酸,对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以清水及尿素追肥为对照,在西瓜膨果期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800、500和300稀释倍数)的蚯蚓氨基酸追肥,研究其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追肥的西瓜产量与清水追肥差异不显著;蚯蚓氨基酸800倍液的西瓜产量分别比清水、尿素追肥提高了19%和18%。尿素追肥西瓜果实的含糖量、有机酸含量高于清水追肥,但糖酸比低于清水追肥;与清水追肥相比,蚯蚓氨基酸300、500、800倍液增加了西瓜果实含糖量;800、500倍液降低了有机酸含量,增加了糖酸比;与尿素追肥相比,蚯蚓氨基酸300、500、800倍液保持了与之相当的含糖量,但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从而提高了糖酸比,其中蚯蚓氨基酸800倍液有机酸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尿素追肥西瓜果实硝酸盐含量与清水追肥相当;与清水及尿素追肥相比,蚯蚓氨基酸300、500、800倍液显著降低了西瓜果实硝酸盐含量,追施800和500倍液的西瓜果实硝酸盐含量最低。尿素追肥处理西瓜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清水处理;与清水及尿素追肥相比,800、500倍液蚯蚓氨基酸肥能显著增加西瓜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尿素追肥的西瓜维生素C(Vc)含量与清水追肥差异不显著;与清水及尿素追肥相比,喷施蚯蚓氨基酸500、300倍液能增加西瓜果实内Vc含量。综合来看,在西瓜膨果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蚯蚓氨基酸肥有利于提升西瓜产量和品质,其中以叶面喷施蚯蚓氨基酸8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措施对勐海大叶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勐海大叶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减轻茶园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茶叶品质下降、土壤酸化和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选择勐海县代表性的茶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大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均表现为第一年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第二年开始出现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茶树专用肥大叶茶3月份春茶每公顷增产31.36 kg,产量提高了16.27%,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次之;品质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效果最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提高了36.41%、14.34%、28.00%,施用茶树专用肥对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提升效果最好,提高了10.22%。在常规施肥中减少氮素投入的情况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大叶茶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在勐海县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微生物肥料对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茶树“龙井43”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TF)、多菌种复合微生物肥料(BCF1)、豆粕发酵类微生物肥料(BCF2)、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BCF3)对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及绿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pH平均提升0.27个单位、容重显著降低9.73%,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平均提升9.72%、6.25%、9.19%和5.40%;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1.61%、20.13%,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使亮氨酸氨基肽酶、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97.70%、66.44%和71.62%。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处理使茶叶磷积累量上升10.08%;铁、钙、锰和镍分别增加19.63%、7.56%、12.06%和24.14%。与常规化肥相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显著提高了百芽重、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叶产量与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及纤维二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3种微生物肥料相比化肥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其中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丹  江福英  张磊  尤志明 《土壤》2020,52(1):16-24
为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对安溪县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20~40 cm两个土层)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对应的铁观音茶叶氮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平均值1.13 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90.9%;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下水平,平均值0.81 g/kg,Ⅱ级(尚可)及以下样点比例占77.9%。黄壤、红壤、水稻土改植、赤红壤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低;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碱解氮总体含量较为丰富,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105.42 m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到97.4%;20~40 cm土层平均值75.02 mg/kg,Ⅱ级(尚可)以上样点比例占84.4%。黄壤、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改植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低;土壤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供试铁观音茶叶氮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碱解氮含量能否作为铁观音茶园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以及在铁观音茶树的营养诊断时采摘鲜叶的氮素含量是否能作为茶树氮素缺素的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管理时应注重氮肥深施,同时增施有机肥、降低速效氮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猪血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叶面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尿素、猪血多肽、蚯蚓裂解液,空白和喷清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猪血多肽500倍液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相比清水对照,每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实际产量分别提高11.2%、13.3%、9.9%、11.3%。猪血多肽处理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呈现随肥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蚯蚓裂解液2000倍液处理每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实际产量相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13.2%、9.7%、7.2%、18.5%。等氮量情况下,猪血多肽250倍液、蚯蚓裂解液200倍液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矿质养分积累量均低于等氮量尿素处理,并未达到增产效果;猪血多肽250倍液、蚯蚓裂解液200倍液处理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分别提高约41.6%、11.1%,叶面喷施猪血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主要为含氨基酸功能物质,而非单纯氮素的影响。综合考虑,猪血多肽500倍液处理对整体优化、提升小麦产量及品质效果最佳;蚯蚓裂解液2000倍液可以有效促进小麦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最佳用量,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不同喷施浓度(0.05%、0.1%、0.3%、0.5% 和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螯合钙均提高了结球生菜产量,0.5% 浓度产量最高,较对照处理增产16.27%;0.3% 和0.5% 浓度均提高了结球生菜维生素C 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喷施氨基酸螯合钙均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结球生菜全钙含量,提高范围为9.73% ~ 40.02%,0.3% 和0.5% 浓度提高了植株对磷、钾的吸收;喷施浓度0.5% 处理的结球生菜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显著增加了农民收益。综合比较,氨基酸螯合钙最佳喷施浓度为0.3% ~ 0.5%,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1芽1叶、1芽2叶鲜叶为原料,以自然光萎凋为对照,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光质LED灯单色光照射萎凋,研究了不同LED单色光质在萎凋过程中对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变化及绿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光萎凋)相比,LED光质萎凋有利于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增加;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下降最多的是蓝光萎凋,其含量比鲜叶减少3.59%、比对照减少1.20%;红光萎凋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0.12%。;萎凋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自然萎凋的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黄光次之;几种方式萎凋叶咖啡碱含量相对稳定;经橙光照射萎凋的茶鲜叶所制绿毛茶综合得分最高为89.65,其次是绿光。从各项评分来看,经橙光、绿光照射萎凋后有利于绿茶汤色、香气及滋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光照是决定乌龙茶高香醇厚品质的重要因子。为了探究多次间歇LED光照射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该文以铁观音为研究对象,采用LED白光进行多次光照射处理试验,以全程无光照为对照(CK),通过设计3个不同次数LED光照射试验组,第1次摇青前进行第1次光照射为(S-1),第2次摇青前进行第2次光照射为(S-2),第3次摇青前进行第3次光照射为(S-3),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的铁观音毛茶的儿茶素、氨基酸、香气组分测定以及感官品质审评。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S-2和S-3处理铁观音毛茶中的呈苦涩味儿茶素组分总量分别降低了29.6%、24.4%,游离氨基酸组分总量分别提高了20.5%、15.4%,毛茶酚氨比减小;适度增加LED光照射次数有利于铁观音毛茶呈花果香气味的α-法呢烯和橙花叔醇相对含量的积累,其中S-2处理效果最佳,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56.28%、62.51%;基于香气主成分分析得出S-2处理的香气综合评价得分最高(9.88),CK得分最低(-3.48),与4个不同处理的铁观音毛茶感官审评结果排序相同。研究结果可为将来开展建设乌龙茶全天候工厂化连续化加工生产提供理论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铁观音茶园土壤钼含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钼供应能力,对福建省安溪县、华安县及永春县14个铁观音生产乡镇133个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和相应的茶叶钼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33个供试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钼含量在0.29~23.17 mg/kg之间,平均为2.41 mg/kg,其中以闪长岩类发育的土壤全钼含量最高,而砂岩类发育的土壤全钼含量最低。供试土壤有效钼平均含量仅为0.17 mg/kg,土壤普遍缺乏有效钼。土壤有效钼含量与0.02~0.002 mm颗粒含量及土壤钼全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钼有效度与<0.002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钼的含量在0.04~0.36 mg/kg之间,平均为0.10 mg/kg。茶叶中钼含量与土壤有效钼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有效硫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建议通过改良茶园土壤酸性、避免过度施用含硫肥料和叶面喷施钼肥以改善铁观音茶园钼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有机肥的施用是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牛粪资源化利用有助于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探讨牛粪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2019—2020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六安瓜片乌牛早茶叶内外品质、产量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筛选了适宜茶园的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结果表明:全部化肥处理乌牛早茶叶产量最高,为821.87 kg/hm2,其次是牛粪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处理,为817.13 kg/hm2,随着牛粪有机肥替代比例增加,乌牛早茶叶的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施肥处理乌牛早茶叶产量增幅为20.40%~44.01%;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及牛粪有机肥全部替代氮肥处理下乌牛早茶叶内在成分及感官品质总体得分均最佳;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提高茶园土壤pH,随着牛粪有机肥替代比例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处理下达到最高;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了茶园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且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处理下其土壤酶的活性较高。综合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乌牛早茶叶产量品质、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牛粪有机肥替代70%~100%氮肥是茶园系统较优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万青  胡振民  李欢  李荣林  杨亦扬 《土壤》2019,51(6):1086-109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调理剂与茶叶配方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性质和茶叶产量品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茶园土壤肥力及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对表层(0~20cm)土壤的改良效果要明显好于亚表层(20~40cm)土壤。其中,"亚科丰"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的幅度较高,其次是"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物质炭处理。生物质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酸性土壤茶园在施用生物炭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同时也能提高茶叶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以及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遮荫水平对茶树光合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含量、茶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遮荫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且遮光率越高,效果越明显。与对照茶园比较,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365%、283%和68%;茶叶新梢的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57.5%、29.3%和15.9%,叶绿素总量增加了52.2%、29.2%和14.3%;茶叶氨基酸含量增加了68.6%、33.5%和2.16%;茶叶茶多酚含量降低了15.3%、12.5%和5.4%。80%遮光率处理1芽2叶新梢制作的茶叶酚氨比达到名优绿茶标准,61%遮光率和37%遮光率处理的茶叶酚氨比也均达到高档绿茶标准,茶叶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园。  相似文献   

13.
施肥模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撒施、沟施和沟施覆膜3种施肥模式及沟施覆膜下氮肥施用量对茶叶品质成分、产量构成因子和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施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沟施次之,撒施效果最差。与沟施相比,沟施覆膜下茶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升2.24%、7.26%、14.68%,茶多酚下降1.88%,芽叶密度、芽叶长度分别提升8.50%、8.15%;土壤表层和深层pH分别下降8.16%和5.30%,表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87%、26.74%、17.95%、34.69%、25.42%,深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38%、28.22%、25.64%、15.34%、17.97%。比较沟施覆膜下45 kg·hm-2、60 kg·hm-2、75 kg·hm-2、90 kg·hm-2 4种施氮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以及土壤肥力提高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和茶园土壤肥力增加,但施氮75 kg·hm-2与90 kg·hm-2处理的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因子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沟施覆膜条件下施氮肥75 kg·hm-2即可满足茶园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梅占老茶园的嫁接换种,达到快速栽培铁观音品种的目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荼青的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是改造劣质低产茶园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合理施肥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常规化肥、控释复合肥、常规化肥 + 有机肥、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复合肥能够达到常规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夏茶茶叶品质。与单施常规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提高10.6% ~ 14.0%,达显著水平(P < 0 .05),净收益增加8.0% ~ 18.3%,并显著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与常规化肥增施有机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茶叶产量提高了3.0%(P < 0.05),净收益增加7.6% ~ 8.5%,夏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34% ~ 1.39%,茶多酚含量降低了2.7% ~ 4.7%,达显著水平(P < 0.05)。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或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及品质与全量施肥增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培肥土壤方面,增施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园0 ~ 20?cm土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产量、经济效益、茶叶品质和培肥土壤方面综合考虑,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减少用量30%并增施有机肥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行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和治理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茶园虽然通过茶林、茶果、茶药等种植模式提高了茶叶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但大部分茶园还是普遍存在茶叶品质不高、茶叶农残高、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不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国对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与日俱增,基于此,侧重于生态,从生态茶园的技术服务系统、标准化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理论体系四个方面来谈生态茶园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喷施硅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硅在茶树中的累积和分布,为优质安全茶叶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供试硅肥为硅酸钠(Na2SiO3·9H2O)。室内盆栽试验设置7个硅喷施浓度:0、50、150、300、500、750、1500 mg/L,每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通过测定茶苗生物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特性、植保素含量及气孔特性,以确定最佳喷施硅肥浓度。然后,以该最佳喷施浓度进行室内茶苗盆栽和田间试验,在室内试验中测定了茶苗不同部位和组织的硅含量,在田间试验中测定了茶园春、夏、秋季茶叶产量及新梢品质成分。【结果】喷施硅300、500 mg/L处理的茶苗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N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及植保素含量也高于Si0和其他处理,综合茶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选用500 mg/L作为最佳硅喷施浓度。第一次喷施硅肥7天后,硅主要积累在叶部,从顶芽往下数的不同叶位硅含量分布为第3叶>第5叶>第1叶;第三次喷施7天后,第5叶硅含量显著高于第...  相似文献   

18.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土壤质量及促进茶园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为了筛选出合理的茶树施肥模式,采用连续4周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茶树配方化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有机肥、茶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对茶叶产量,茶叶中氮、磷、钾、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累积量及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促进了茶叶营养物质的累积,并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其中,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的试验效果最佳,其3年茶叶总产量最高,为5 929 kg.hm?2,比对照提高106.17%;茶叶氮、磷和钾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962 kg.hm?2、0.48 kg.hm?2和5.966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88.6%、57.41%和98.87%;茶叶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积量最高,分别为23.39 kg.hm?2和119.41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73.29%和85.56%;并比对照分别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1.29倍、全氮1.7倍、全磷2.98倍、速效氮1.59倍、速效磷34.3倍和速效钾3.3倍。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施肥模式值得在茶园施肥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藻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新型海藻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新型海藻生物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处理后,计算草莓产量,测定盛果期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糖酸比、还原糖含量、硬度、抗坏血酸、总酚、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生物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均有提升,其中在1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果重、结果数和产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2.96%、14.67%和63.93%。品质结果表明,1 500倍液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还原糖含量和硬度均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0.05),高于市售2种海藻肥处理;低浓度(2 500~1 500倍)海藻生物肥对草莓抗氧化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其中1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Vc含量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提高50.20%;在 2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花青素与类黄酮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较对照分别增加42.00%与30.56%,而高浓度(1 000~500倍)则抑制花青素与类黄酮的积累。综上,合理喷施新型海藻生物肥能提高草莓产量,提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改善草莓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新型海藻生物肥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温室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草莓花期和结果期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明显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草莓果色深红、叶色浓绿透亮、单株果数增多、果实较大、甜度更高;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草莓增产效果显著,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率达7.9%~8.4%;与喷施清水相比增产率达6.8%~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