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食用油脂作为一类特殊烹饪原料的来源、成份、种类,它是人体所需要的脂肪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在烹饪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研究了食用油脂的变化及使用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绿色油葵从产地环境、农药和肥料使用,到整个生产管理过程都有严格规定。通过合理整地、选择优质品种、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发生等措施,提高油葵产品质量,丰富食用油种类,进一步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为蛋白质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在30余种大豆病害中,由种子带菌为初侵染源的占60%左右。概括了河北省大豆种传病害的主要种类及其病原物的存在特点,阐述了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和为害特点,并提出了主要的防治措施。旨为了解和掌握大豆种传病害的种类,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大豆产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新的食用油掺伪判别方法,为掺伪食用油的快速鉴定和监管提供支持。【方法】以63份常见的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棕榈油等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已知正品食用油1 H NMR谱中各信号峰的积分面积,选取其中2组或3组积分面积制作标准图,建立不同种类正品食用油图谱库,用同样的方法对未知食用油进行测试,将得到的数据代入相应标准食用油图谱进行对比以鉴别是否掺伪。【结果】利用2组积分面积得到的二维图谱能够对食用油的种类进行分类判别;利用3组积分面积制作三维图,能够对掺伪食用油进行准确判别,可准确判别的最低掺伪量为24mL/L。所建立的判别方法对各种磁场强度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得到的数据均可采用,而且该方法所用软件简单易用、成本较低。【结论】基于1 H NMR的掺伪食用油判别方法简单、快捷、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由于其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不破坏样品、无污染、操作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在食用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掺假判定、调和油配比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食用油种类繁多、近红外光谱仪器和软件的专用性不足,是造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实际检测中应用的阻碍,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在食用油领域一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技术由于其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不破坏样品、无污染、操作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在食用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掺假判定、调和油配比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食用油种类繁多、近红外光谱仪器和软件的专用性不足,是造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实际检测中应用的阻碍,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在食用油领域一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由近红外光谱可以获得不同种类食用油的组成和成分信息,利用聚类分析法提取不同食用油近红外光谱成分信息,对5大类共40个食用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试验证明:对900~1700nm波段范围的光谱样本经过二阶导数处理,利用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的区分5种不同的食用油,模型预测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油菜作为关中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重要来源,提高产量是关键,基于此,从良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全面做出阐述,极具可操作性,为油菜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各种食品进行原料加工的同时将人体所需的营养提供。作为营养和能量重要的摄取来源及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食用油在高温煎炸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及物理变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可靠的食用油品质检测技术在现场进行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为了提高油菜种植的产量,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应该选择较为合理的技术,并且在平时田间管理中做到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市面上食用油种类繁多,除了风味不一,不同油脂的最大差别在于脂肪酸的种类和构成比例不同。每种油脂有何特点,结合多数人的饮食特点,究竟哪种更值得推荐呢?食用油类型1.高油酸型。代表:橄榄油、茶籽油。高油酸型食用油的代表是橄榄油和茶籽油。专家介绍,橄榄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橄榄多酚、角鲨烯和β-谷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人口多,食用油需求量很大,每年需进口300多万t,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食用油产需缺口将高达700万t,蛋白饲料缺口将高达3 800万t。目前国际上油菜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在普及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种的基础上品质改良将进一步深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经济油料作物,和大豆一起作为食用油的主要来源。高产量、高质量的花生是生产食用油的最好原材料。有必要对高产花生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高优的花生栽培技术能够促使花生的品质进一步的提升。本文针对花生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作物,为植物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油菜种植过程中,为能够使种植质量及种植产量得到提高,应当注意选择科学种植技术,同时还应当对常见病虫害选择有效方式进行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使油菜种植质量得到提高,并且提高作物产量。本文就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11,(12):39-39
了解了压榨油和浸出油的区别后,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产品,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食用油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家庭存放食用油,如果保存不当,时间一长(特别是夏季)就容易变质,产生一股怪味.这里介绍一种存放食用油不变质的窍门:选择深色的玻璃瓶,洗净晾干,注入食用油.  相似文献   

17.
建立SP-2560脂肪酸专用柱和ZB-WAXplus毛细管柱对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对来源及品牌商标不同的60个菜籽油(其中低芥酸菜籽油41个,高芥酸菜籽油19个)样品进行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总合格率为58%,其中低芥酸和高芥酸菜籽油中合格率分别为66%和58%,并总结出在质量不合格的菜籽油中大豆油是主要掺假种类之一,为食用油的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自制的银离子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食用油成分分析,探讨进样量、同种油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不同种类的动物油的分离效果,并对银柱的重现性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9.
茶油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高品质食用油,被誉为"中国的橄榄油",完全可以成为国内高品质食用油来源,满足我国高品质食用油消费市场的需求,填补我国高端食用油的巨大缺口。但是,我国目前茶油产量有限,每年都需要从国际粮油市场进口大量高品质的食用油,如橄榄油。因此,国家不但在科研上大力支持选育油茶新品种,还出台了种植油茶的相关优惠政策,对部分油茶产区还实施资金补贴以扶持油茶种植。由此可见,规模种植油茶前景广阔。本期就油茶的市场、种植技术等进行初步解读,并介绍几个油茶优良品种,期望能满足读者对发展油茶种植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农家参谋》2012,(8):45
一日三餐,基本上都离不开食用油。但是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市民的"心病",特别是"地沟油"事件曝光以来,市民对食用油安全问题的关心程度已经达到顶峰,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一些餐厅的生意暴跌,不仅如此,就连销售食用油的经销商们也遇到难题。一家粮油经销店一月卖出1000件食用油来自深圳观澜的邓先生,跟往常一样,一个月一次的食用油采购,他都选择到大岭山信立农批市场购买,这里聚集了很多食用油的品牌代理商。邓先生在深圳经营一家湘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