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2017,(3)
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资料,通过对生猪粪尿及氮磷排放参数的分析,测算出了吉林省生猪粪尿及氮磷排放量。吉林省2013—2015年生猪年平均排粪尿总量2 299.56万t,全省基本农田年粪尿平均负荷量为3.45 t/hm~2,氮平均负荷量2.37 kg/hm~2,磷平均负荷量0.15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猪养殖科学区划与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生猪养殖环境容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6,(6)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对云南省2011—2013年生猪养殖量进行统计,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确定了云南省生猪粪尿排放量的估算参数,估算出云南省生猪粪尿排放量和氮、磷排放量。估算结果,云南省2011—2013年生猪年均粪尿排放量为8 439.99万t,全省基本农田粪尿负荷量为13.83 t/hm2;氮平均排放总量为59 359.50 t、磷平均排放总量为3 731.17 t,氮平均负荷量为9.54 kg/hm~2、磷平均负荷量为0.60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猪养殖的科学区划与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有现代化规模猪场1200多个,年存栏生猪430万头,年排放粪尿污水3000万t.这些粪尿污水未加任何处理就排入周边环境,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为了解决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我们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北京顺义张镇良山村兴建了一座"大型猪场粪尿污水无害化和资源化示范工程".该工程年产固体猪粪4000余t,在顺义进出口蔬菜基地施用后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多数地区养猪生产方式通常采用建造固定猪舍,在水泥地面上饲养生猪,生产规模也由农户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造成了猪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既浪费资源,又造成了污染。而采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则能通过发酵菌使猪粪尿等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降解和转化,不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养猪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本文通过几组试验数据对比来阐述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1零排放养猪意义重大 1.1零排放养猪实现了猪粪尿的零排放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垫料里添加的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从源头上避免污物的产生,有效减少了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正>发酵床生态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生猪粪便协同发酵作用,生物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去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的同时,更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发酵床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生猪采食的糖类、蛋白质、有机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生猪抗病能力,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发酵床生态养猪的特点:1.发酵床生态养猪主要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冲洗排放,故不会形成大量的冲栏舍污水,从而没有任何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5年对益阳市5家家庭农场养猪粪尿水自然还田的调查数据,描述了益阳市种养结合农场猪粪尿水治理利用现状,并通过应用最广泛的氮磷平衡法进行研究试验,确定益阳市生猪养殖规模与双季稻农田承载力范围,通过试验验证参数的准确性,对益阳市生猪养殖业的合理规划、减少生猪养殖污染量和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续畜禽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广元市是生猪养殖大市,自2007年开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以来,生猪规模养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粪污,尤其是猪粪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何有效寻求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与种养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成为当前全市农业工作的一大重点。1研究有机肥利用的目的1.1针对规模化养猪场在养殖过程中,抗生  相似文献   

9.
发酵床生态养猪的原理、优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养猪业一些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明显,许多养殖户苦不堪言。一是养猪效益低,而且污染严重。猪粪尿大量排放,传统使用的各种排放净化处理难以解决猪粪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二是传统养猪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造成了养猪投资高、效益低的问题,经受市场冲击能力差,利润低,有时甚至赔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延边地区的畜禽粪便排放量,污染情况及其畜禽粪便产沼气潜力,本文选取相关参数及基础数据,对2009—2015年延边地区各县(市)猪粪当量畜禽粪尿产生量、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以及畜禽粪尿资源产沼气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2009—2015年延边地区猪粪当量畜禽粪尿产生量及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缓慢增加的趋势,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10年与2011年。在延边地区各县(市)中,敦化市畜禽粪尿资源产沼气潜力最大,2009—2015年合计可产沼气量为393.01×10~6 m~3,其次为汪清县,合计可产沼气量为205.60×10~6 m~3。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规格的不断扩大,猪粪、尿的排放量也急骤增加,以前设计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将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如何处理养猪业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猪粪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大量粪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现状 (一)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大据测算.1头猪的日排粪量按5千克计算.年产粪尿18吨。2003年对三峡库区畜禽业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库区畜禽养殖规模换算成生猪当量约3670万头(湖北省100万头).其中.猪年出栏近2100万头,家禽年出栏238亿只。库区年产畜禽粪尿总量超过7500万吨.排放猪粪尿4570万吨,家禽粪便392万吨.其中有机质8061万吨、总氦42.56万吨.总磷2148万吨。其中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产生量分别为296万吨.207万吨。如按10%排入环境计算.畜禽粪尿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为30万吨.超过重庆市2002年生活和工业排放废水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之和(2504万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养猪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猪饲料中大部分的氮磷不能被猪消化吸收,随猪粪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可在不影响或提高猪生产性能的情况下,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猪粪中氮磷等的排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就低蛋白质日粮对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做一探讨。1我国生猪养殖现状及环保形势我国是世界第一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我  相似文献   

14.
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在土壤中采集出一种生物菌落,经过特定营养剂的培养形成白色土著微生物原种,将“原种”按一定比例掺拌锯屑或稻皮和泥土,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不仅猪舍内没有臭味,而且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这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养猪数量的增加,规模猪场数量越来越多,发展态势值得肯定,但由此引发的养猪业污染问题也开始呈现社会化趋势。高温季节该问题更加突出,是众多养猪者及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传统个体养猪是“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猪粪尿还田,是很好的农家肥,没有污染问题,但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大量的猪粪尿未经彻底处理集中排放,污染了环境。养猪业的污染由来已久,只是当集中排放突破了环境自净能力后,使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大量的猪粪尿未经彻底处理集中排放,势必污染环境,养猪与环保的矛盾为何日趋激化.目前"限养令"、"禁养令"及强行拆移已履见不鲜.如何加强环保意识提高规模养猪的生态效益,是目前推动养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场迅速发展,为供应市场,丰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因生猪饲养集中导致单位面积内猪粪尿排泄量激增,超过了土地消纳、自净的能力,从而引发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如果猪粪尿中的病原菌、寄生虫、氮、磷及重金属元素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以及病菌、寄生虫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高速转型的背景下,猪粪排放日益集中,排放量不断增加,猪粪的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猪粪还田作为传统的处理猪粪的主要手段,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总结了猪粪还田的主要处理方法并提出将猪粪转化为液态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以期为实现农牧循环、限制猪粪污染、提高猪粪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畜禽养殖量和规模化养殖比重的不断加大,排泄物对空气、土壤、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生猪产业发展集中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据测算,2008年黑龙江省生猪排粪、尿量分别为900.8万t和2 345.2万t,占畜禽总排污量的28.5%。如何解决猪粪、尿污染环境这一问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玉林市是广西的养猪大市,养猪业已经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全市出栏生猪613.53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60%,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全市生猪生产的发展趋势。这种生产方式在提高养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猪场粪尿和冲栏废水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