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雨洪利用工程的快速发展,关于雨水池设计理论及计算也有了较多的探讨和研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针对雨水池设计现状,以及半干旱地区的降雨情况,通过对天津市日降雨量的分析,建立了日降雨—用水平衡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出不同用水需求条件下,城市小区雨水蓄水池的合理规模.该模型可为雨水池修建提供设计依据,同时也可为源头污染控制以及雨水洪峰调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庆阳市是黄土高原地区董志塬上的一座新兴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为控制城市水土流失而兴建雨洪径流集蓄利用工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庆阳市在雨洪径流集蓄利用方面的实践进行分析可知,庆阳市的五湖工程,尤其是已建成的天湖工程在变雨洪危害为雨洪资源,促进旱塬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暴雨洪水的现状,提出雨洪资源化的研究课题。限定了雨洪资源化利用的概念,并从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城市、平原及山区的雨洪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表明,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大中城市被内涝灾害困扰,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与水土保持雨洪利用的理念相似,雨洪利用措施既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又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以房山区阜盛东街新建道路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的要求,探讨了雨洪利用措施设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后期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房山区某房地产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变更内容及设计标准,结合北京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特点,探讨了设计变更阶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重点——雨洪利用控制措施技术设计,阐述其雨洪利用措施效果。建议类似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变更时应注重结合建设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雨洪利用措施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措施,以保证措施的顺利实施,达到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针对雨洪利用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但针对雨洪利用措施效益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生态效益,因其公益性特征,很难定量评价,因此提出一系列可被量化的评价指标是很有必要的。选取硬化地面透水率、绿地下凹率、径流系数、径流量和内涝5个评价指标,采用John Hudson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法,评价了各个指标对雨洪利用措施生态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为今后生产建设项目中雨洪利用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风景园林施工要紧紧围绕着风景园林的生态性展开,不能为了建设园林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当前,湖北省武汉市正在进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复查两项迎检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中,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中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不足,提出精细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武汉市的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是城市水土保持的必要要求,同时雨水利用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的一个重要解决途径,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北京市顺义区某新建小区的雨水利用方案为例,分析了新建住宅区雨水利用的影响因素,结合城市水土保持的要求,探讨了雨洪利用的技术设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评价。建议政府在城市住宅小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建筑企业和小区居民对雨洪资源进行收集利用,最终达到优化城市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在对门头沟区雨洪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区雨洪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建设情况,总结了存在问题和建设经验。为提高雨洪利用效率,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实施统一管理、健全法律规范、强化后期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监测力度。雨洪利用工程必将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市的"7·21"特大暴雨引起了社会的广范关注,北京通州区作为北京重点发展新城之一,在这次特大暴雨中也遭受了严重的灾害。通过分析通州区"7·21"特大暴雨灾害发生的原因,根据水土保持新法规,提出通州区城市建设从源头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城市雨水管网利用率,综合利用渣土资源、提高土石方利用率,减少地面硬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及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城市建设雨洪利用率等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以期为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雨水集蓄利用可以分为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和城市雨水集蓄利用。人类要实现生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现代的城市雨水利用价值观。雨水利用的多样性可以保障城市雨水利用的广泛开展,对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控制城区雨洪;有利于控制非点源污染;可回灌城市地下水。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是为社会、为城市的水资源规划服务的。在现代城市高速城市化阶段,开展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工程实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带来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预防、保护、治理等措施与传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有很大不同。应控制地面硬化,推行生态透水铺装,保持城市降水资源;布设雨水集蓄、入渗设施,补充城市地下水;保护和重建城市水系及雨洪系统,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下凹式绿地,兼顾生态功能与滞洪功能,滞缓雨洪;施工场地落实最严格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扬尘和泥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外,应借鉴、参考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先进的城市水土保持理念与方法,以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凉中心城区地形地貌特点和雨洪资源条件,在指出城区生态湿地建设存在汇流蓄储设施少、雨洪资源重"排"轻"蓄"、生态湿地缺乏全面规划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南部山区径流截蓄与城区雨洪资源化集蓄利用结合起来,建设泾河滩地型、流域层级接续式、城区多点式生态湿地,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空间,构筑城市生态屏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雨洪管理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的城市雨洪水文模拟实践在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普遍采用在理论方面存有缺陷的上行法;其次,没有考虑流量衰减作用的影响。鉴于此,介绍在国际上更为先进的下行模拟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阐述,从而启发相关工作者高效制定城市雨洪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水资源特点,以最基本的地形单元——塬面和沟道为基础,提出了塬面雨洪资源村社高效管理集中收集利用技术模式、"高效净化型庭院经济式"管理利用技术模式、生态水箱式道路雨洪资源蓄集利用系统技术模式、道路雨洪高效收集生态灌溉技术模式,以及沟道雨洪资源单坝利用技术模式、多坝利用技术模式和坝库联蓄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通过对各技术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可使雨洪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40%、蓄水效率提高40%、保土效率提高34%、水资源保障程度提高26%,这些水资源用于灌溉可使粮食产量增加20%、产值增加20%。这些技术模式的应用为区域提供了安全、经济的水资源,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区域雨洪资源高效管理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延伸,城市的发展重心渐渐扩展到了城郊边远区域,社会公众对环境绿化有了更大的需求,风景园林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逐渐突显。随着社会对风景园林重视度的提升,赋予其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怎样才能使规划设计出的风景园林满足社会及公众的需求,并在城市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者需要深思的问题。基于此,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工程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有效开展风景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为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合理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应用人性化理念等科学合理的理念,以提升风景园林设计效果。基于此,分析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措施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以济南市兴隆试点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WMM雨洪管理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雨水径流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控制雨水径流量、改善地表径流水质;海绵城市建设后,重现期为1~10 a的2 h短历时降雨事件中,研究区域场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升了41.7~4...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其上盖具较大的物业开发价值。结合北京市相关轨道车辆基地综合利用开发项目,从项目规划、雨洪排除与利用、屋顶花园设计、透水铺装等角度,探讨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海绵城市理念在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中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的分布特征,选取主要城市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和天水为研究区,研究了各主要城市降水量特征变化规律,并对各主要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和天水雨洪资源的平均理论潜力分别为5.71×107,8.61×106,2.38×107,7.62×106和3.21×107m3,平均可实现潜力分别为2.91×107,4.65×106,1.43×107,4.87×106和1.95×107m3。计算结果说明,甘肃黄土高原区各主要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潜力相对较大,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并且可为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