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离不开扶贫工作的实施。农村产业扶贫工作是我国政府重要的职能工作。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国政府还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了扶贫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农村扶贫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不能骄傲于眼前的成果,需要对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分析,探讨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一步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电商扶贫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各地农村相继结合地区实情通过农村电商开展扶贫工作,由此诞生了如陇南模式、沙集模式等农村电商扶贫的模式。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商扶贫模式进行梳理,从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六种模式,分析这些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探讨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村电商扶贫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有关学者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思路,最后对我国农村电商扶贫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有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载体及途径,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中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在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需以工作现状为切入点,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将电子商务实践经验与农村精准扶贫相结合,转移扶贫工作重心,以达到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的目标,以此帮助扶贫对象树立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电商扶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下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并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30-131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就颇丰,曾为全球减贫工作贡献过半。然而在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村坚持开发式的区域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容易产生错保、漏保等扶贫对象识别失范与异化问题。从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入手,探讨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在此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困境,并提出对我国识别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脱贫新时期,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因此,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扶贫模式,成为了新时代的重大研究课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扶贫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特点及脱贫障碍,研究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扶贫的模式,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择优扶贫模式、稳健扶贫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坤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89-1290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即准绝对贫困人口数目庞大,这应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2003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反弹的原因,指出了目前存在再次反弹的危险,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下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呈良好趋势,但是在我国农村依旧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所以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电商发展迅猛的大趋势下,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将农村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能够有效加强对于农村贫困状况的改善。为了实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目的,我们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拉近农村贫困人口与消费市场的距离,确定主要帮扶对象,提高精准扶贫的准确度,做好对于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支持工作。本文将首先解读乡村振兴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与优势,然后叙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目前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最后提出乡村振兴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政策的基本方略,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通过系统探讨精准扶贫的思想要旨,基于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针对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完善扶贫措施,健全扶贫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217-2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尽快实现完全脱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对安徽省肥东县杨店乡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和实践难题,并提出完善杨店乡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片区作为我国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对秦巴山片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深入调研,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弊端,对于今后构建全国扶贫大格局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S市是秦巴山片区特殊困难地区,五年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既面临许多客观难题,也存在着主观误区和实践偏差。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要坚持扶贫与扶心相结合,做好精神扶助工作;激发扶贫干部的创业热情;扶贫搬迁要因地制宜;产业扶贫要统筹协调、调整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农村的扶贫脱贫工作,在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努力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时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深入观察分析会发现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克服扶贫工作中的这些不足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彰显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但是,随着国家扶贫资源的不断输入,农村扶贫却未真正实现由传统的“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反而内部不断复杂化与精细化,既没有突变性发展,也没有渐近式进步,陷入了停滞性的刚性结构之中,呈现出“内卷化”的态势。在文献分析与观察法的基础上,采用内卷化的视角,从扶贫主体、扶贫内容及扶贫效应三方面细致梳理我国农村扶贫过程的困境:基层政府扶贫工作偏离化,扶贫供求失衡化,扶贫边际效应下降;这是由于扶贫外部资源受限,内部参与内驱力不足造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变迁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区域型扶贫、攻坚型扶贫和综合型扶贫等四个阶段,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政策的成功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经济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伴随着电商发展的成熟,农村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电商发展中的新动力和新业态。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契机,也为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介绍了农村电商的概念以及农产品电商和乡村旅游电商的相关研究,电商扶贫的概念、问题及对策、扶贫模式及路径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希望研究结论能为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村扶贫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建设新型乡村、致力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农村扶贫工作的攻坚阶段。由于各个地区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农村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比较注重农村的扶贫问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农村扶贫问题在国家战略方针中居于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仍需要理清扶贫对象、明确扶贫核心、平衡扶贫手段等。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农村扶贫工作,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农村扶贫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推动农村小康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发挥金融产业优势,将金融扶贫理念融入精准扶贫体系,是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核心关键.农村金融扶贫,涵盖对农村经济产业建设、个体农户经济扶持等多个基础项目.为更好发挥基础项目优势,做好对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进一步解决农村金融扶贫核心问题,对于加速农村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简单总结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扶贫制度设计不完善、档案未能实现动态化管理、扶贫资金安排不科学等问题,最后提出发展对策,如制定科学的精准扶贫相关制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整合、根据需要精准扶贫等,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建立涵盖更大范围的普惠式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基点,推动全面的金融扶贫的开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工作要求的精髓所在,我国农村不少贫困地区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显著成绩;思想政治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扶贫工作中硬件建设效果有目共睹,但软件建设特别是扶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是一些地方的短板。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一些调研情况,对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剖析,并对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