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加速技术改造,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之一。自70年代以来,我路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多条煎茶生产流水线,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开拓了新的绿茶市场,创汇效果显著。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制茶工业的发展和制茶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如传动设备是的“无级变速器”已在我国各种茶机是广泛应用,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茶机造价;根据精揉机的作业原理,研制出了茶叶整形机,使我国扁形绿茶和针形绿茶的生产,从传统的手工操  相似文献   

2.
蒸青绿茶加工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区生产的蒸青绿茶存在色泽偏黄、偏黑,条索不紧、不直等问题,经济效益较低.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重庆地区蒸青绿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绿茶传统加工工艺和微波技术加工工艺的比较,对不同工艺绿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工艺在滋味、香气和有效成分上都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广东有44万亩茶园,主要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由于这两个品种鲜叶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呈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在儿茶素中所占比例也较中小叶种高,所以适制红茶。但近年来国际市场红茶疲软,红茶出口受阻,因而转产绿茶。但所制绿茶,尤其是炒青绿茶苦涩味重,售价低,市场范围狭窄,以致许多茶叶界人士认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不适宜制作炒青绿茶,再加上使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前鲜叶未经风选,杀青叶中存在焦末碎片,虽经过筛但难免会留下少许烟焦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广东绿茶的发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广东炒青绿茶应…  相似文献   

6.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香型绿茶是指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中加入创新工艺,生产的内质优良具有花香的创新绿茶.本文归纳总结了花香型绿茶的茶树品种选择和鲜叶采摘要求;梳理了花香型绿茶的工艺流程和环境控制、鲜叶处理以及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关键技术要点,为研发品种更多、品质更高的花香型绿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脑贡茶、东江银毫茶、汝白银毫茶和东湖银毫茶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摊青时间3~4h,摊叶厚度1~1.5cm,摊青后鲜叶含水量为70%在右有利于提高名优茶品质,尤其对高山茶摊青时间适当延长其品质越好;高档名优茶的制作采用机械杀青(使用6CST30杀青机,入口空气温度120~140℃,出口温度100~120℃,杀青时间60~80s,减重率为35%~40%)能很好地达到杀青要求,特别是针对高海拔地区和水库库区茶叶的杀青,还能提高品质;高山茶以不揉捻为好,有利于保证绿茶类名茶色泽翠绿多毫  相似文献   

8.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莲花翠芽属绿茶类茶叶,是霞浦县茶场应用浙江杭州龙井茶炒制工艺,研制成功的新名茶。该茶色泽黄绿,外形扁平光滑,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比杭州龙井茶上市早一个月,销售价格是杭州龙井一半左右,畅销国内茶叶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遮荫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遮荫改变光照强度能调节碳氮代谢平衡,使茶叶鲜叶内含成分发生变化。本试验以葡萄为遮荫材料,研究了遮荫对夏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透光率为40% ̄50%时,内含成分的总量及组成比例最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鲜叶摊青机在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鲜叶摊青机在绿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摊青机摊放,鲜叶原料摊青保鲜时间可延长至12 h,甚至更长;鲜叶的失水条件和绿茶加工品质均优于传统自然摊放。此外,使用该设备与传统摊青方式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摊青环境可控、自动上下鲜叶、便于连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胡增旬 《中国茶叶》1994,16(2):36-37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名优绿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名优茶不仅调节和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社会效益和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现在,全国各地茶区,尤其是贫困山区都把发展名优茶视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竞相恢复和创制名优绿茶,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名优茶热。名优茶要形成商品,进入市场,必然会经受消费者品评选择的考验,品质好而且稳定的名优茶就拥有消费者,就能占领市场,也就能发展;品质低劣的就会遭到淘汰。因此,名优茶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笔者现就名优绿茶的品质要求及与制作工艺的关系问题谈一点浅识,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味醇、色绿而著称,一直占领国际市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色泽不正,香气不高甚至有烟焦味,滋味不醇,外形松、扁、弯曲等等,产生这些品质缺陷的主要原因,还是初制技术方面的问题。笔者现就绿茶加工中常见的缺陷及成因作一浅析.一、外形常见状点及产生原因绿茶外形条索囫直紧缩,色泽绿润,外形条索和色泽上的常见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An门)茶条不紧:揉抢时间不够,探抬不足,微型时用力过追过轻,或炒制过程中温度稍高,失水过快.(…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玉琼  倪德江 《茶叶》1997,23(2):44-45,52
  相似文献   

15.
肖宏儒 《中国茶叶》2006,28(3):40-41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茶加工及其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世纪60年代以前,重点是研究和总结传统制茶工艺技术,以及研制、开发制茶机具和机械化作业技术;60~80年代,改进制茶工艺,优化及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80年代强化研究制茶机械化作业的初步自动化控制技术;90年代主要是开发实用化技术,如名优茶的开发和机械化生产,至今国内已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风格名荼加工的名优茶加工机械,如扁形茶、针形茶、条形茶等,特别是扁形名优茶多功能机的研制成功,对扁形名优茶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发酵和干燥等制茶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机械采茶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手工采茶质量下降,采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少科研、生产单位在机采茶园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甚多,而在机采鲜叶加工和适应机采鲜叶加工机械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与机采鲜叶相适应的加工技术,是推广使用机械采茶的又一重要课题。笔者现将近两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贾海云 《茶叶通讯》1997,(1):26-27,31
本文对我省绿茶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提高我省绿茶品质的技术途径是:一推广绿茶良种,加快良种茶园的建设;二改进栽培技术,茶园管理着重抓提早春茶开采期和春茶产量两方面;三加工工艺着重改善干茶色泽和条索;四更新陈旧的制茶设备;五改进贮藏和包装。  相似文献   

19.
蒸青针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与品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形绿茶是我国从外形上分类的一大类名茶,也是现今重庆名优茶的一大特色。近十多年来,重庆的永川秀芽、巴南银针等针形名茶,先后多次荣获国家、部、省(市)优质  相似文献   

20.
炒青绿茶干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炒青绿茶的干燥作业是散发水分,炒紧茶条,促进香气、滋味等内含成分转化的重要过程,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炒青绿茶品质,探明干燥工艺与茶叶色、香、味、形的关系,笔者对中、下档绿茶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大生产上的二级鲜叶(代表中档原料)、四级鲜叶(代表低档原料)。 试验方法:将两种供试鲜叶分别按相应的常规工艺予以贮青、杀青、摊凉和揉捻,然后分别进行烘—炒—烘、炒—烘—炒、烘—炒—炒三种组合方式的干燥工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