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种子市场管理工作的变化与存在的问题1.1种子市场管理工作的新变化一是体制上的变化。由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供给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格准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由国家计划控制允许,其他经营单位不能进入,现阶段种子经营资质门槛降低,只要取得经营资格都可以进入市场。二是机制上的变化。过去地区封锁、国营种子公司垄断经营变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多元主体竞争,优胜劣汰。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县种子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由原郧县种子公司一家变为遍布全县各乡各村近200家种子经营户。  相似文献   

2.
2001年,农业部颁布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行业准入门槛要求偏低。随着种子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已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06年底.全国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达到7613家.  相似文献   

3.
种子行政许可制度包括种子经营许可、种子生产许可两项制度,我国现行种子行政许可在审核发放过程中存在控质不控量、重"硬件"轻"软件"、级别设置过繁、阻碍企业实际生产等问题,种子行政许可要正本清源,要取消分级种子经营许可制度,取消除转基因以外的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制度,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抬升种业协会在"两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种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对流通中商品种子的管理重点是质量管理。然而由于种子市场门槛较低,从事种子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的人员参差不齐,使种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1第3号《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公布以来,种子经营、生产许可提高了准入门槛,行业管理部门严格种子管理,对以往私繁滥制、无证生产玉米杂交种子、降低制种标准等问题进行了依法治理。由于种子行业自2000年以来的迅猛发展,大批外行业人员的进入,使各地农作物种子品种管理、生产管理等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漏洞。品种间的套包现象,掏地沟、降低制种操作技术标准,亲本  相似文献   

6.
胡亮 《种子科技》2001,19(6):323-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 ,开创了我国种子业全新的格局 ,也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种子的生产、经营中也势必会出现一些原来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 ,需要种子管理工作者去发现、分析、总结并解决。1 种子市场的现状和特点1.1 壁垒打破 ,市场开放。主要农作物种子全部由国有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完全打破 ,自由竞争的机制已迅速渗入整个种子业。种子生产和经营都实现了《种子法》规定的资格准入制度 ,市场已彻底放开。1.2 计划生产已变为市场调剂。一向计划性较强的…  相似文献   

7.
刘再良  刘言 《种子世界》2013,(12):13-14
1 三大盲区 1.1 盲区一:销售终端无准入门槛,陷法律盲区 目前,关于种子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方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对公司注册、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分支机构设立、种子质量纠纷等都有相关条文,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农办农[2010]22号),经过三轮征求意见已经基本定稿."种业新政"重新界定种子企业准入门槛,简单地说,就是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种子公司归农业部审批,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归省市种子管理站审批.其中,同定资产比例不得低于50%.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种子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狠抓准入、预警、监督、查处、服务等环节,强化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才能实现"保障供应、净化市场、提高质量、维护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春盈  齐建双  刘明  武素勤  张建周  罗鹏 《种子》2019,(10):155-157
当前小麦种子繁育门槛低,从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管理混乱;农村劳动力紧缺,繁育地块田间去杂难度大、成本高;品种繁殖材料代数高,纯度普遍降低;繁育种子数量严重与市场脱节,丰收年份繁育基地出现低价倾销行为,严重扰乱种子市场,损害种子企业的利益。本文根据小麦种子繁育管理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出育种家每年提供基础种源,种子企业扩繁3年后投入市场,抬高繁育门槛,降低扩繁代数,提高育种家种子纯度,不断完善繁育档案,引进第三方检验机构介入管控小麦繁育质量等新的繁育管理新思路,对提高小麦种子的繁育质量,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种子生产和经营活动既受市场的调节,又受政府的宏观调控.种子管理部门通过强化市场准入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严格市场治理整顿、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发挥管理职能;通过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种子案件实行属地解决、调节种子质量纠纷,发挥协调职能;通过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搞好信息服务、引导企业体制改革、推动成果转化,发挥服务职能,促进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汝敏 《中国种业》2014,(12):30-30
众所周知,农作物种子案件的成因不外乎种子本身质量、人为因素、自然条件3种,其中自然条件是不可抗的;未审先推、跨区销售、套牌销售等属于人为因素造成;而种子本身的质量问题如纯度不够、发芽率不达标等引发的种子质量纠纷归根结底也是人为因素造成,是可以提前规避的;所以,加强对种子经营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种子经营人员资质准入的长效机制才是避免种子案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把好种子质量和品种准入两大关口,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科学宣传推介品种,并将良种良法一起推广,才能有效减少种子质量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晓红 《种子世界》2009,(10):16-16
1存在的普遍问题 1.1种子经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日常的种子市场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种子经营人员年龄大,文化低,专业知识缺乏,对销售的种子特征特性一无所知,只顾盲目卖种,种子经营人员普遍来自过去摆地摊卖蔬菜的种子人员,供销社下岗人员,而农业服务体系销售种子的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种子无证经营户(以下简称无证户)是种子管理部门管理的难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是假、私、乱种子滋生的土壤。无证户经营规模小,种子质量低、品种杂。无证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多是百货零售商、无业人员等,他们逃避执法,难以沟通,成为市场管理、法规宣传的盲点。种子无证经营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国光  李艳军 《种子》2002,(1):79-81
我国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双重”职能的种子管理体制,种子质量不高,种子公司员工偏多,素质低,思想观念滞后等,这些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需要建立起种子经营与管理分离的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种子法规,加大执法,整顿种子市场;提高了员工素质,更新观念,大力开展营销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1主要问题 1.1经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据统计,个旧市种子经营者有种子企业、种子经营批发商以及以代销种子为主的零售商,经营主体多。全市共有大小种子市场超过10个,每个市场的经营者都有多名,有单独经营种子的主体,也有和其他农资混合经营的主体,经营者的素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8.
王碧卿  杨文玲 《种子科技》2005,23(4):204-205
当前,种子市场由垄断经营变为市场竞争,由地方保护经营变为跨区域经营,由封闭的种子市场变为开放的种子大市场.面对种子大市场的新形势,种子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采取得力措施,为种子企业进入市场创造宽松环境,为广大农民安全用种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从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论种子市场的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寿尧  刘锦峰 《种子》2002,(4):87-88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加入 WTO,作为朝阳产业的种子市场全面开放 ,传统的国有种子公司为主体的种子经营模式正在裂变 ,种子经营格局走向多元化 ,个体种子经营活跃 ,民营种子企业异军突起 ,外资种子企业不断扩大发展。种子经济正在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干预型转为市场经济调节型 ,由部门垄断转为行业竞争 ,由单一经营形式转为多种经营形式。市场快速发展 ,促进了种子产业发展 ,加快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在这体制转轨的初始阶段 ,生产、经营、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 ,一些市场参与者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眼前短期效益 ,致使种子市场鱼…  相似文献   

20.
高增永 《中国种业》2007,(11):33-34
随着《种子法》贯彻实施,种子市场由专营变为许可经营,种子经营主体逐渐趋于多样化。2000年以来种子经营的高利润诱发了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种子行业。近年来国家扩大良种补贴范围,补贴作物增多,良种补贴种子数量已占据商品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对种子市场影响很大。为了满足良种补贴中标条件、获得良种补贴项目,为了改善、提高自身形象,扩大经营有效区域,许多企业申请办理或者是提高经营资格,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