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辽西这样的半干旱地区,做好油松与合适树种混交的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树种的特性是不同的,如果树种选择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所选择的树种成为优势树种,进而导致油松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如何科学选择树种对于混交的实际效果至关重要。为此,文章以"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油松造林混交树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油松与几种常见树种的混交方式,并对混交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提出了关于混交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油松与相关树种的混交工作,实现预期的良好收益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油松沙棘混交林混交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油松沙棘混交林混交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混交林均以带状混交为佳,行状混交对幼林管理不便,且需经常调整种间关系。两种混交林中,杨树、油松均以4行一带为好(行距2m),如行距为3m,则3行为一带。沙棘带宽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说明,在辽西水土流失地区,油松混交林无论对土壤湿度,土壤腐殖质含量以及对小气候条件改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油松纯林。混交林一般可使土壤湿度提高3~32%,使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0.5~76.4%,在炎热的夏季使林内相对湿度提高3~26%,温度下降1~4℃,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此外,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促进树木旺盛生长,提高林木生长力.混交林以油松、柞树混交为最好;油松、色树,油松、沙棘,油松、黄栌混交稍次;而以油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5.
油松、山杏均为辽西地区造林中常选的树种,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对干旱地区防风固沙有着积极的作用.该文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油松与山杏营建混交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包括造林地整理、造林准备、苗木选择、起苗运输、假植、造林、造林后管理等,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油松营养杯造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山荒地多、气候干旱少雨、降水集中且相对等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生态特点,因此,为了提高当地的造林成活率,本文将对油松营养杯造林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竹阔混交林混交类型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生态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系统最优综合评价模型 ,对竹阔混交林 5种类型 2 2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阔叶树的比例为 2 5 %~ 35 %的竹阔混交林综合效益最高 ,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的维护带来了压力,合理的造林种植可维护环境的稳定性,最大化保证经济的再次发展。油松凭借着其耐性强等特点成为了造林种植的主要种树,对油松的种植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维护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中,作者以油松的种植作为切入点,分别研究土壤含水量、苗木失水、苗木质量以及种植技术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寻找合理的造林种植方式,为后续的油松种植过程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镇安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季风气候区域。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代表森林植物群落有油松林、栓皮栎林、桦木林以及华山松、尖齿栎和油松、栓皮栎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镇安县森林类型主要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0%。天然次生林中阔叶混交林占80%,针阔混交林占20%。镇安县退耕还林地  相似文献   

10.
<正>辽西地区为半干旱地区,实施抗旱造林采取抗旱性强的营养钵育苗造林技术成活率高、保存率好。油松是集抗旱性、抗寒性于一体优势造林树种,因此,油松是该地区抗旱植树造林的首选。在采用抗旱树种油松的基础上,配置以油松育苗营养钵造林技术,能实现辽西半干旱地区较高的造林成活率。现将油松营养钵育苗抗旱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西部地区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常年干旱少雨,荒山造林难度较大。因此,在油松种植中合理运用营养杯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将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油松树林以其根系发达、枝干粗壮、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了我国辽西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过去造林一般用裸根苗的方式,但其存活率低,且易受天气、季节等影响,而容器苗造林技术即使是在旱地也能保证较高的存活率。本文详细介绍了辽西地区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包括选择育苗地、设计容器袋、配制营养土和杀菌、播种管理、整地、栽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辽西地区油松的育苗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条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气象、土壤、地形因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对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及其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该区油松人工林造林和营林方向。应用的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方差析分方法和数量化理论Ⅰ—模糊聚类—数量化理论Ⅱ分析方法,是在油松人工林分区及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面的新尝试,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法能较好地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人工混交林土壤肥力及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沙棘+侧柏,刺槐+侧柏及其对应侧柏纯林土壤80 cm土层32个土样的8项肥力指标和人工林生长量,对2个混交林的土壤肥力特征及混交对侧柏的促生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供试混交林8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及其剖面变异和氮素贮量表现为沙棘>侧柏及刺槐>侧柏,沙棘、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大于侧柏;(2)沙棘+侧柏混交林不同树种根区土壤pH、碳酸钙、全磷及速效钾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5.
荒山干旱土地在辽宁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面积,由于该地区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范围内,所以土地贫瘠、常年干旱缺水。因此,合理使用油松营养杯技术,才能实现抗旱造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辽西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快,活性最强。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吐温40、吐温80、i-赤藓糖醇、D-甘露醇和4-羟基苯甲酸7种碳源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油松纯林(p0.05)。Biolog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6537;油松纯林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547。主成分分析显示,YB和YC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无明显差异,物种Mclntosh指数(U)依次为YBYCNP。油松和侧柏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在辽西半干旱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油松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耐瘠薄干旱,适应性广。又是一个强阳性树种,所以适宜与它进行混交的树种较难选择。过去营造的油松纯林,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积极开展油松混交林的营造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辽宁省具体情况,对营造油松(包括樟子松和赤松)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和混交方式等提出以下意见,供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杉木阔叶树混交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青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45-146,148
杉木纯林林分抚育性弱,林木单位产量低。对杉木与阔叶树混交造林进行研究,为杉阔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场位于予西卢氏县(土井)内,(尸专)秦岭余脉,沟壑纵横、起伏连绵,海拔800——1600米,土圵深厚,高山为棕色森林土,低山为褐色土,坡度在15——40度之间,土圵 PH值为6——7.5,年平均降雨量为635毫米,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38%,冬春季节干旱多风,年平均气温12.6℃,1月份平均气温—1.6℃,7月份平均气温25.8℃,早霜于每年10月中旬开始,晚霜到翌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6天。油松是我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已营造油松林6.5万亩,有4万余亩已经郁闭成林,占全场总造林保存面积的80%,年最大高生长量为98厘米,直径1厘米。现就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影响油松生长的因素和抚育间苗问题谈一下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