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基于紧水滩水库内13个雨量观测报汛站点1969—2018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对紧水滩流域近50 a降水序列在年代际、年际和季节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趋势、突变状况和周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紧水滩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春季降水序列呈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均呈增加趋势;春、夏、冬季降水序列分别在1999、1991、1987年发生突变,秋季降水量序列未发生显著突变;近50 a年降水序列在2、6 a尺度下降水信号周期震荡较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前四季降水量5~8 a尺度的周期较为明显,90年代以后2~3 a的周期表现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紧水滩水库内13个雨量观测报汛站点1969—2018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对紧水滩流域近50 a降水序列在年代际、年际和季节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趋势、突变状况和周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紧水滩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春季降水序列呈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均呈增加趋势;春、夏、冬季降水序列分别在1999、1991、1987年发生突变,秋季降水量序列未发生显著突变;近50 a年降水序列在2、6 a尺度下降水信号周期震荡较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前四季降水量5~8 a尺度的周期较为明显,90年代以后2~3 a的周期表现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阳山1957~2010年降水资料,分析阳山降水分布和年际、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阳山年降水量有双峰分布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1600~1860㎜和2000~2200㎜;54年来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降水量有阶段性年际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和阶段性偏多、偏少的特征;年内雨量变化明显,少雨—多雨(多雨—少雨)季节转换的初期和末期,存在降水跳跃性增多(减少)的现象。降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降水日数减少主要表现在小雨降水日数减少,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日数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戴全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13-11414
利用平罗县气象局196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距平值的计算以及比较的方法,分析近50年来平罗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情况。结果表明,前40年年总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但小有规律,就是丰一年、欠一年;年与年之间降水量差值差距较大,后十年较为均匀,年总降水量差距缩小,年较差小;降水的季节特征明显,为夏秋季节最多,冬春季节明显减少;月总降水量差距较大,极不规律;50年来总的降水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较多,70年代开始减少,到90年代最低,21世纪开始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海省祁连县托勒气象站近50 a的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的方法,对50 a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年代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 a来降水总量呈增多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0 mm/10a,尤其以雨季降水量增多明显;春夏季节是雨季,占到年降水总量的85.7%以上,秋冬季节是旱季,仅占降水总量的14.3%;在全年中,1-4月和10-12月为干燥,5-9月为湿融;一日最大降水量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都呈增大的趋势,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则呈下降的趋势,说明降水总量增加且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6.
水城县降水气候特征及极端干旱年形势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城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标准化降水指数(Z)等分析方法,分析水城县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城县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53.8%;从11月至次年3月,出现暴雨的机会不大;11月、12月、2月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夏季降水多变,不稳定;全年的月际降水正态性分布较好,其中12月的降水正态性分布最差,为正偏异常高峰态。利用标准化降水分析得出近50年逐季节旱涝情况,揭示出近5年来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利用NCEP 1°×1°,根据500 h Pa极端干旱年与多年距平环流形势分析,得到极端干旱年环流形势特征,进一步分析极端干旱年的水汽条件,揭示出各季节极端干旱出现的水汽输送特征。  相似文献   

7.
康敏  姜晓艳  杨黎黎  赵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1-17103
利用1951~2009年沈阳市的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从年际、季节、月等不同时间尺度,对近59年来沈阳市的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分析了年降水量与年日照时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市近59年来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夏、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冬春降水量略有增多。日照时数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候倾斜率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从年际和季节变化角度出发,选取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等指标,对茌平县1961—2015年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茌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6.2 mm;年、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小波分析显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烟台市11个气象台站1980---201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烟台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年平均变化、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降水日数为北多南少;近30年降水量呈现出57.362mm/10年的增长趋势,降水日数为2d/10年的减少趋势;四季降水分明,各季节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除秋季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外,其他3季均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50年六盘水市雨季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艳梅  陈海涛  黄太林  吴华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72+9114-9072,9114
[目的]研究近50年六盘水市雨季降水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六盘水市六枝、盘县、水城3个测站1960~2009年5~9月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六盘水市雨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六盘水市雨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15.4 mm/10a。六盘水市雨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明显的少雨期,60年代后期降水相对偏多;整个70年代为相对少雨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雨季降水进入多雨期,是近50年来降水最多的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降水相对偏少,90年代中后期为多雨期,进入21世纪转为少雨期。滑动T-检验表明,近50年六盘水市雨季降水突变点在2002年。小波分析表明,六盘水市雨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的16年周期振荡,且50年来稳定存在;在年际尺度上,存在准8年的周期振荡。[结论]该研究为六盘水市旱涝灾害的准确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州市近40a(1971-2010年)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州市降水空间分布明显,西南山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北部平原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有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47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3年逐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从时间上分析了南疆地区的降水规律,并运用surfer9.0做出了年与季节降水量的等值线图,对南疆地区降水量进行了空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近53年来降水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但以夏季为主;降水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中部降水稀少。  相似文献   

13.
利用饶平气象站1956—2015年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饶平县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来,饶平县年代际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有突变,且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多,近6 a来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年降水量总体维持微弱增多的趋势;四季中,春、夏、秋季的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冬季降水量则呈现减少趋势,且四季降水量变化特征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份,最少的是1月份,4—9月各月平均降水量高于年内月平均值,而1—3月和10—12月各月平均降水量则低于年内月平均值;通过对全年和季节降水量的周期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有6~8 a、10~12 a、准40 a周期,年降水量以中小尺度的年际周期为主,而四季降水量在大尺度的年代际周期上反而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利用1966--2015年降水数据分析了高淳近50a降水年、年际、四季、月和极端降水、降水相对变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水量波动较大并呈上升趋势.春、秋、冬季各年代际之间差异较小,春季和秋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夏季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冬季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四季与年降水量都呈正相关关系.各月降水量分配不均,各月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差异明显,夏季降水增多趋势十分明显;降水日数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暴雨日数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近50a大暴雨日数基本持平.近50a涝年有4a,高淳旱年的有5a;极端降水事件的阀值为38.2mm,极端降水事件年际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禹城市1960—201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禹城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年降水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禹城市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季节降水量、年际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明显不同。其中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最大,下降趋势最明显,对全年大气降水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春季变化次之,呈减少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但总体下降趋势不明显。降水年代分布特征也较明显,20世纪60—70年代降水丰富,80年代最少,90年代开始降水量略有增多趋势。降水量对水资源多少的影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浮地区4个气象站(市区、新兴、罗定和郁南)1965—2011年降水量、暴雨日数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分析云浮地区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云浮地区降水量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最多,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最少;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较显著上升趋势,其他3个季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均呈现较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潇河流域23个雨量站197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对区域内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资源农业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1 a来潇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点,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40倍,平均值为(462.1±90.57)mm,变异系数为16.9%,降雨递减率为5.39 mm/10 a;夏季、汛期降雨量分别为(277.37±79.88),(399.15±107.77)mm,分别占年降雨量的60.0%和86.37%,降雨递减率分别为7.28,5.35 mm/10 a;春、秋和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4.5%,21.67%和2.9%,春秋季降雨有递增趋势,冬季为递减趋势。年尺度上降水量突变出现在1979,1997年,季节尺度上春、冬季降水突变出现在1982,2000年,夏季、汛期和秋季降水没有突变出现。在年尺度上降水的空间分布呈中间少、南北区域较多的"哑铃"状;降水的变化率与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但东南地区多为增加区,西北为减少区。并提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降水量季节、年际调节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1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实际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山西地区14年来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实际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全年大气可降水量月平均数值较低,其中,夏秋季节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且秋季与春季基本呈反向变化趋势;实际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节降水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实际降水量总体要多于大气可降水量;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呈总体减少趋势,大气可降水量年变化与实际降水量年变化并不一致,但总体也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曲线及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对赤峰市1970-2016年10个站的逐月降水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统计了赤峰近50年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赤峰市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而春季降水却呈上升趋势,干湿季节明显,年际变化大。通过旱涝统计,赤峰市平均2年出现一次干旱,平均3年出现一次洪涝。  相似文献   

20.
利用聊城市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2 ~2013年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法、自相关分析、M-K检验法,分析了降水系列的空间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年聊城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为由行政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4.9 mm.年降水序列年际变化大,趋势成分随年份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随机成分独立性强;站平均降水量与52年系列均值相比,20世纪60和70年代偏多,80、90年代偏少,2001 ~2013年持平;降水量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1.4%,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9.4%、22.5%;M-K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年降水和夏季降水突变点出现在1965年前后,是由多到少的变化,其他季节降水年变化震荡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