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心雕龙》设《丽辞》篇专论骈体的起源与特征。"丽辞"最初指华丽的辞藻,在《丽辞》篇中成为对具有华丽、对偶特征的文体的代称。从文字学视角追根溯源,探寻"丽"字在"丽辞"中意为"偶"或"两"之意,"辞"字则是一种文体的代称;从文学批评视角则说明其作为文学批评的概念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从文学发展视角分析"丽辞",说明其不仅是内涵,词性褒贬也发生了改变。《丽辞》篇中刘勰对于"丽辞"的认识,对后世骈文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语言学本身,而是从多元化角度展开的研究,构建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的产生是通过人类通从一个概念域的事物的解释和经历到另一个一个概念事物域事物的方式,是特情况下的心理符合。满足人们的想象、推理和日常思维的要求,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隐喻的特点为系统性和普遍性,形成于人认知中,在认知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认知的结果,有助于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反语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文学体裁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仅仅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反语,分析了反语与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反语的基本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 /背景”理论来解释及物动词的宾语代入现象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文章认为 ,后景与背景的不同凸显程度 ,说话者的认知详细程度以及对图形、背景和后景的主观选择差异 ,是宾语代入现象产生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5.
接尾辞是构成日语词汇的要素之一 ,以前接词的性质为标准 ,接尾辞可以分为前接动词型、前接名词型、前接形容词型和特殊型。接尾辞不仅可以改变派生词的词性 ,而且还可以增添某种意义或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诗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图形背景的不断转换,诗歌的画面感一幕幕呈现,同时也凸显了诗歌的意境,在不断的变化图形背景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咏赞或配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名舞《白纻舞》表演的乐府歌诗———《白纻辞》盛行一时,在歌舞消亡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也同样受到诗人的青睐,拟辞不断。《白纻辞》可分为两类:拟篇乐府和赋题乐府。《白纻辞》在拟制过程中,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但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复变规律,这也是乐府诗拟代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明了三个观点 :1 )唐宋词是一种曲牌体声乐艺术形式 ,其曲牌的音乐定式产生于“隋唐燕乐”。也可以说 ,由于“燕乐”曲子的程式化而产生了唐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2 )由于“唐宋词”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其声辞配合的方式决定着词体的形式 ;3 )“词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词乐的衰亡与新兴乐种的繁盛 ,是其退出主流声乐艺术舞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的认知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经济学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玩笑的恰当使用有助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玩笑属间接言语,主要表达方式有反语、夸张、双关语、暗喻等。反语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夸张是有意识的言过其实从而造成谐趣;双关则主要通过语义或语音上的双重性使人在心理上形成悬念并发生突转,达到幽默的效果;暗喻则是含蓄地将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相比较,需要受话人自己去领会。在开玩笑时运用暗喻可以巧妙地将不协调的事物或概念联结在一起从而带来乖讹的喜剧感受。适当运用各类玩笑表达方式能充分发挥玩笑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语用词义生成的途径之一,两者有共同的思维、心理基础,词义通过修辞手法在语境中获得修辞变体,词义的修辞变体可以在原词义基础上发生临时变化而形成语用词义。修辞联想指以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为引申理据的语用词义引申方式,包括比喻联想、借代联想、双关联想、反语联想、比拟联系和象征联想等。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模因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然后阐述了心理语境在语言模因中的作用;之后,透过模因论中语言模因复合体这一全新的视角来推测语言意义,尤其是相同语言形式背后不同会话含义的认知过程,并初步建立了“语用意义认知三阶段”这一假说;最后,提出了从实验角度提供实证对语用认知理论和模式进行检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英语隐转喻型N+N复合词的语义构建不是随机的,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根据Benczes提出的概念隐喻和转喻作用于英语N+N复合名词的方式,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和理想认知模型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系统分析这类复合词语义构建的认知规则性.  相似文献   

15.
词汇的意义     
杨敏 《新农村(黑龙江)》2011,(6):248-248,178
词的意义可以被划分为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联想意义又再次被划分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引申义语义关联的建立机制及其影响——以人体名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和转喻深刻影响着词义的演变发展。通过分析人体名词的引申义可以看出,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发展过程中起到替代、推导和建构等多种作用。在这些作用下,人体名词词义赖以扩展的[形貌][位置][功能]三种特征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意义的扩展和递变,形成了8种常见的语义关联。这为进一步考察两种思维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范围、归纳人体名词词义演变模式奠定了基础。从更深层面来看,隐喻和转喻建立语义关联的事实在词义系统中作用重大,影响着词义扩展的套路、词义的倾向,实现了对词义系统的统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目前一些语法著作对英语动词进行体研究的某些局限性,区分了由进行体这一语法形态表示的体态意义与动词和句子中其他成分构成的体态意义。由此得出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基本语义是说话人选择从内部焦点观察情景,关注情景的内部结构,并借用动词进行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情景的主观看法。  相似文献   

18.
I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Lexicology,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meaning of English words. Word meaning is significant m English learning, and this paper is going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 the change of English word meaning.  相似文献   

19.
时和体是不同内涵的抽象语言概念,时体分开研究符合认知逻辑。认知语义和构式语法理论为研究句子的时和体义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基于认知语义和构式压制理论认为现在完成体构式的时义是"突显现在,关联过去,压制将来",体义是"动态有界",并以此区分和分析了一致和转移现在完成体构式。在转移构式压制分析中,发现了体现为参照点压制的时压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因此,本文作者从词汇理性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两大方面对词汇的跨文化差异做了一些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从点到面,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经验,采用直接解说法、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对比分析法和测试法五种方法来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