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manita virosa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菌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manita virosa用于杨树烂皮病的防治研究,依次做了A.virosa与病原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拮抗试验、A.virosa粗提液对C.chrysosperma的菌丝体及其孢子的抑制试验以及粗提液对杨树烂皮病病斑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对杨树烂皮病起主要抑制或预防作用的是A.virosa粗分离物Ⅳ;C.chrysosperma菌丝体的己糖激酶活力降低,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ATP酶活力提高,呼吸作用加快,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而且丙酮酸激酶活力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提高使无氧呼吸加快,病原菌进行大量的无氧呼吸表现为缺氧;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岐化酶的含量都极低,不能及时清除呼吸作用急剧加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体内生物分子产生损伤作用,随着A.virosa培养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受影响程度加大。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高克祥  刘晓光 《林业科学》2001,37(5):82-86,T002
应用哈茨木霉(Trichodema harziaun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T.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0.30%。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或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  相似文献   

3.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土传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抗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北方风沙灾害严重的地区,或早春冻害严重的年份,病情发展迅速,往往造成新植幼树及大树的成片枯死,严重威胁着杨树人工林的发展。据调查,在自然状态下,杨树的不同品种其受害程度往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为了选择抗烂皮病的优良杨树品种,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对不同的杨树品种进行了抗病性的测定。 1 供试材料杨树烂皮病菌,系1985年从病树上分离的无性阶段(Cytospora chrysosperma)。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抑制作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菌金黄壳囊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筛选出了有效抑制杨树烂皮病的高效杀菌剂.主要结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发现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EC50的用药量最小,浓度5μg/mL时抑菌率达到90%以上,效果最好;而甲基托布津的EC50量最大,效果最不明显.抑制孢子萌发试验发现,唑醚菌酯和嘧菌酯的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效果最差,与抑制菌丝试验结果一致.说明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不但能有效抑制菌丝生长,而且能够显著地抑制孢子萌发.退菌特、多菌灵、三唑酮、百菌清次之,而代森锰锌、烯唑醇锰锌和甲基托布津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调查及分离培养收集到黔中地区能与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形成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3科、5属、17种,并通过室内及野外苗圃接种试验筛选出牛肝菌2种,厚环粘盖牛肝菌1种,对上述3种苗木病害有较为明显的拮抗作用,为苗木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用25种核桃内生真菌,分别与玉米小斑、小麦赤霉、番茄灰霉病原菌进行两点对峙培养拮抗实验,结果表明:23种核桃内生菌抑菌活性对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极强者5属,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极强者i属,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没有极强者。小卵孢霉对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都极强,可以初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害的生物源农药首选菌种;单孢枝霉对该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强。壳大卵孢霉对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病原菌,粘盘孢属对玉米小斑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活性强,单孢枝霉、壳大卵孢霉和粘盘孢属也可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原菌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的生防菌,探索拟茎点霉病原菌的有效生物防治方法,从武威7个乡镇采集45个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分离和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对选出的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LKYHC-6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拮抗细菌LKYHC-6菌落在LB培养基上呈现乳白色、中间凹陷、边缘隆起、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得到该菌株的序列长度为1 493 b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将拮抗细菌LKYHC-6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对LKYHC-6抑制效果分析时发现,该菌株对供试的拟茎点霉病原菌(枫香拟茎点霉、胡桃楸拟茎点霉、富士拟茎点霉、乌饭树拟茎点霉)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带大小分别为11、15、13、16 mm。故拮抗菌株LKYHC-6在拟茎点霉引起的病害防治中具有极大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9.
10.
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溃疡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Fr.、溃疡病病原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的毒力.72 h含药平板对抑制金黄壳囊孢菌的菌丝生长毒力最强的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EC50值依次为0.0006,0.020 2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EC50为0.195 8μg/mL;最弱的是树乐粉剂,EC50为319.658 0μg/mL.48 h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有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EC50依次为0.072 2,0.090 4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依次为2.5603,19.0454 μg/mL;树乐最弱,EC50为366.415 7μg/mL.同一药剂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毒力强于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11.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90%百菌清混合剂(按1∶1混合)1 200倍液,通过清园、预防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并辅以合理营林措施,能有效防治该病原菌的危害并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12.
走马芹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走马芹的80%乙醇超声波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走马芹提取物均对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对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隐球壳属(Cryptosphaeria)引起的杨树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yptosphaeria在欧、美是一类重要病原菌,在我国亦有报道,不仅能引起杨树病害,而且还能引起杨木的腐朽和变色,对杨树的生长潜在着很大的威胁。作者评述了该病的研究历史、分布、危害和发病规律等。  相似文献   

14.
对从云南澳洲坚果速衰病株上分离的色二孢属(Diplodia sp.)和腐霉属(Pythium sp.)D.13、P.01菌株形态进行了描述;同时通过对澳洲坚果苗根系的接种试验证实,两种真菌是云南澳洲坚果速衰病的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对瑞昌市乐山乡和江西农大校园两地的棕榈干腐病林地进行了随机调查,其中瑞昌市乐山乡的造林地发病率为52%,死亡率为21%,农大校园的林地发病率39%,死亡率为12%。通过常规的病原鉴定方法进行了鉴定,得出主要病原菌是宛氏拟青霉及镰刀菌,并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经鉴定,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为Burkholderia caryophylli、Burkholderia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 sp.等4个种。这4种菌的混合侵染力极强,目前在栽培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木霉菌和毛壳菌对板栗疫病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深绿木霉T.atrovorideT95菌株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ND35菌株与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LY菌株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营养和空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表现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解,对病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壳菌生长速度较慢,但可形成抑菌带,使病菌不扩展。室内水培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好,而且先接种拮抗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比拮抗菌和病原菌同时接种的处理效果还好,毛壳菌没有木霉菌的作用明显。接种枝条的木霉菌、毛壳菌和病原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T95和ND35的定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采自贵州林区中的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 Maxim)腐朽木和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进行分离培养,分离自杨树腐朽木的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木霉属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 Oud);分离自白蚁肠的产纤维素酶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对所分离的两个菌株进行滤纸降解观察与测定。所分离的菌株(Trichoderma koningii Oud.)滤纸培养30天后,有菌丝生长,培养基浑浊,滤纸呈絮状,培养7天后该菌对滤纸降解强度为7.13%(校正值)。刚果红法初步证明该菌能产纤维素酶。从白蚁肠分离的菌株(Bacillus sp.)滤纸培养15天后,滤纸呈絮状,培养基变浑浊,有细菌菌体沉积;培养7天后,对滤纸的降解强度为8.18%(校正值)。刚果红法初步证明该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用五种培养基质培养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并测定其生长量,其中以滤纸为主要基质的培养液中,最高可检测到0.3×107cfu/ml菌株量。  相似文献   

19.
从落叶松梢栖真菌筛选出对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落叶松枯梢病进行生物防治。将自落叶松梢部分离到的11种梢栖真菌与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根据被覆盖程度、抑菌率、拮抗系数和防治预试验的结果,综合评价后发现:粪生粪壳、深绿木霉和球毛壳3种梢栖真菌对落叶松枯梢病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利用这3个菌株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国富沟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为粪生粪壳>代森锰锌400倍液>深绿木霉>球毛壳;深绿木霉和粪生粪壳喷洒浓度50%和球毛壳喷洒浓度75%时,真菌多样性最多,梢栖真菌系统较其他浓度更为稳定,与化学防治相比,既达到了防治目的又具有不污染环境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