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LED白光(W)和紫外光(UV-A)两种不同光条件下,研究培养液中添加富氢水(HRW)对萝卜芽苗菜生长、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了花青苷合成过程中关键结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显著抑制了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不同连续光照时间(3、12、24、36h)下,紫外光处理的萝卜芽苗菜下胚轴花青苷含量均显著高于白光处理;连续光照处理24h和36h时,UV-A+HRW处理下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UV-A有利于花青苷的合成,而HRW可进一步提高UV-A对花青苷合成的诱导作用;各连续光照时间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趋势与花青苷含量基本一致。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可明显提高花青苷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UV-A+HRW处理下,PAL、CHS、CHI、F3H、DFR、LDOX和ANS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UV-A+HRW处理下,上述基因的上调对花青苷含量的提高起到主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华美女’是从‘贝拉大玫瑰’中选育出的茶花芽变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叶色呈现暗红色。分别测定了上述两个品种在4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花青苷、矢车菊素葡萄糖苷、总多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相同阶段,两个品种间叶绿素a和叶绿素b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红叶品种的叶绿素合成途径也正常,排除因叶绿素变异引起的叶色变异;(2)红叶品种‘金华美女’叶片中的类胡萝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叶品种‘贝拉大玫瑰’,可见其积累对‘金华美女’的叶色无影响;(3)在4个时期中,‘金华美女’叶片总多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平均含量仅占‘贝拉大玫瑰’叶片中的相应含量的33.1%、42%和15%,可见变色品种叶片的多酚合成途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4)‘金华美女’叶片中总花青苷平均含量达3.06 mg·g~(-1),是‘贝拉大玫瑰’的7倍。由此可见,叶片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红色类组分的积累和多酚合成途径中无色类组分的合成受阻,是引起‘金华美女’叶色变红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为有效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榴品种‘泰山红’和‘泰山三白甜’为试材,利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其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个品种发育期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个品种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发育均逐渐增加,‘泰山红’发育后期(9月15日后)维生素C含量迅速升高,高于‘泰山三白甜’,与其差异极显著(P0.01)。‘泰山红’发育期花青苷含量逐渐升高,9月5日后进入迅速增长期,一直高于‘泰山三白甜’,后者花青苷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两个品种总黄酮含量均在幼果期(7月15日)和成熟期(10月5日)出现峰值。两个品种发育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花青苷和总黄酮含量整体上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发育后期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与花青苷、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花青苷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花青苷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果实中花青苷的合成。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叶片中花青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不同石榴品种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相关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苹果果实发育期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d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增加,其他2个种质花青苷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苷、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苷、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张义  刘敏 《北方园艺》2012,(10):16-19
从6~8月各品种果实着色前夕开始,每隔7d采摘红色的"大红李"、青色的"萘李"和黑色的"黑宝石"3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并比较了各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的差异及与果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略微下降趋势;"萘李"的花青苷含量极低,且变化不大,叶绿素含量则先升后降;3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缓慢上升。"萘李"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大红李"和"黑宝石",而花青苷则极显著或显著地低于2个品种。"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间相关性表现不一致;2个品种叶绿素含量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萘李"3种色素的含量与糖、酸含量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大红李"和"黑宝石"着色可能由花青苷含量决定,而青色的"萘李"则由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决定。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北陆’越橘为试材,对发育过程中果实花青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利用3种紫外光(UV-A、UV-B、UV-C)分别照射转色期越橘果实,测定了果实中花青苷等酚类物质的含量、生物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从底物、酶活性、基因转录水平阐明了不同紫外光对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3种紫外光都明显诱导了果实花青苷的积累,特别是UV-C照射后果实花青苷含量提高了2.36倍。UV照射显著诱导果实PAL、UFGT酶活性升高,VcPAL、VcUFGT转录增强,但同时也抑制了DFR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其中PAL、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的积累极显著正相关(r = 0.807**,r = 0.894**),而DFR酶则相反(r =–0.854**)。结果表明,UV照射能诱导丙苯氨酸途径中响应紫外处理的一些关键基因的转录激活(如VcPAL,VcUFGT)或抑制(如VcDFR),并影响相应酶活性的变化,促使花青苷等酚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在山桃稠李的果实转色期采集果实,测定了不同采样时期果实的总花色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确定了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花色苷含量与PAL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桃稠李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总花色苷与花青素-3-葡萄糖苷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PAL对花色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花青素-3-葡萄糖苷与花色苷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高接的早熟、中熟、晚熟3个梨树品系为试材,研究在果实发育期间色素(叶绿素、花青苷、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色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研究套袋对果实上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随叶绿素的降解,花青苷大量合成。在研究红梨上色时发现,花青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是:早熟R2=0.9283,回归系数b=-2.6101;中熟R2=0.4781,回归系数b=-1.2509;晚熟R2=0.5588,回归系数b=-1.2340。②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与花青苷的基本一致,在果实花青苷大量积累的同时,胡萝卜素也大量积累。③在同时满足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要求下,以采用单层白色膜袋套袋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越橘叶片秋季变色期间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彬  杨俊枫  高源  潘美娜  侯智霞 《园艺学报》2017,44(12):2361-2371
以4年生‘北陆’越橘为试材,对秋季叶色变化期间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含量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色变化,花青苷总量升高,越到后期增幅越大,叶绿素总量下降,初期降幅较大;全绿叶片中解析出5种花青苷组分,随叶色变化组分增多,全红叶片中解析出11种组分,分别属于飞燕草素、牵牛花素、锦葵色素和矢车菊素;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和牵牛花素–3–O–半乳糖苷是主要的花青苷组分,共同主导了花青苷总量的变化趋势;飞燕草素和牵牛花素总量随叶色变化增加,但比值不变;叶绿素a与叶绿素b变化趋势一致,但叶绿素a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花青苷积累量的增加和叶绿素积累量的减少是叶片变色的关键因素;飞燕草素与牵牛花素是主要的两类花青素,其含量和配比可能决定了叶片的红色;‘北陆’叶色变化过程中主要积累3种花青苷组分: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牵牛花素–3–O–半乳糖苷和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影响了花青苷总量及主要色素的配比,进一步影响了叶片颜色。  相似文献   

10.
以红叶石楠植株同一枝条上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试材,以叶面积、鲜重、干重、质体色素和花青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测量与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及色素含量变化,以期揭示叶片形态特征与色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色由红转绿过程中,叶含水量、单位面积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叶干重、单位面积的干重和相对干重则呈现上升趋势,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叶片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在叶色由红转绿的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而花青苷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红叶石楠叶片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显著;叶色变化是由色素含量差异引起,其中关键因素是花青苷相对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叶绿素代谢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代谢特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总量(Chl.a+b),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含量均下降;轻度与重度发病叶片叶绿素a/b增加,中度发病叶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叶柄比对照降低。西葫芦银叶病对叶片Chl.b的影响比Chl.a大,而对叶柄Chl.a的影响比Chl.b大。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叶绿素降解加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Protoporphyrin IX (Proto IX),Magnesium protoporphyrin IX (Mg-Proto IX),Protochlorophyllide (Pchlide)含量降低,Uroporphyrinogen Ⅲ (Uro Ⅲ)含量增加,表明叶绿素合成在 Uro Ⅲ到 Proto Ⅸ受阻。发病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银叶病破坏了叶绿素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素降解加速是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发病叶片叶绿体PSⅡ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境条件下山麻杆叶片色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山麻杆新叶为材料,测定了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山麻杆新叶中各色素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其中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花色素苷的含量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花色素苷在山麻杆叶片呈色中起主导作用。在全光照条件下,山麻杆新叶观赏价值高,且观赏期延长。  相似文献   

13.
对云蔗02-588、云蔗99-601及RB76-5418三个甘蔗品种健康和感病(甘蔗花叶病)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叶片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地高于感病叶片,甘蔗感染花叶病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三者减幅在10%~60%之间。同时,分析发现叶绿素a、b下降幅度不同,这可能与感病情况和具体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日本引进的勋章菊为材料进行抗旱性试验,测定干旱胁迫下叶片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盆栽勋章菊在连续10 d不浇水的条件下,复水后仍可成活生长,表明勋章菊具有很强的抗旱性,为勋章菊在应用过程中低成本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遮荫对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斌斌  姜卫兵  翁忙玲  韩键 《园艺学报》2010,37(8):1287-1294
研究了夏秋季全光照(对照)和连续遮荫条件下(中度遮荫、重度遮荫)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秋两季,红叶桃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SLW)、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Pn)、光补偿点(LCP)和羧化效率(CE)变化趋势则相反;遮荫下红叶桃表观量子效率(AQY)夏季高于对照而秋季低于对照,水分利用效率日积分值(DIV of WUE)则与之相反;遮荫的红叶桃叶绿素(Ch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夏季遮荫使红叶桃叶片花色素苷(Ant.)含量高于对照;遮荫条件下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始终低于对照;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而遮荫下“午休”现象消失。因此,遮荫可减轻红叶桃光抑制,但不利于光合积累和叶片彩色的呈现,红叶桃更适于栽植在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组合桃杂交后代(F_1)群体幼苗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桃光合性能的遗传规律,筛选高光效杂交组合,分别于7月中旬和9月下旬测定了8个组合桃杂交后代(F1)群体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Chl)与类胡萝卜素含量(Car)极显著正相关,CO2饱和净光合速率(CSPn)与羧化效率(CE)显著正相关,饱和光强净光合速率(LSPn)与CE负相关。净光合速率(Pn)对CO2浓度(Ca)响应曲线的相关性状变异程度较大,蕴藏着较大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实生苗榆叶梅幼苗为材料,在遮雨棚中盆栽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在分别干旱处理3d、6d、9d、12d后采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观察,系统研究干旱胁迫下榆叶梅幼苗体内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程度的加重,榆叶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榆叶梅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均降低,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红光与远红光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MoneyMaker"植株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方法,在盐胁迫下设置不同红光(R)与远红光(FR)处理,T_1(R∶FR=7.4)、T_2(R∶FR=1.2)、T_3(R∶FR=0.8),以正常营养液栽培(R∶FR=7.4)为对照,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光环境对番茄生长指标、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探讨低R∶FR光环境对盐胁迫下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番茄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干物质积累减少;在盐胁迫下,降低番茄植株光环境中的R∶FR值,干物质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且在T_3处理下显著高于T_2处理。盐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和尿卟啉Ⅲ(UroⅢ)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叶琳Ⅸ(Mg-proto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显著降低。低R∶FR处理降低了ALA、PBG、UroⅢ的积累量,增加了ProtoⅨ、Mg-protoⅨ、Pchl的含量,同时降低了Chl a/b的值,T_2和T_3处理中的差异不明显。表明低R∶FR值光环境通过促进叶绿素合成缓解了番茄受到的盐胁迫,R∶FR值为0.8时效果最佳,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受阻的起始点在ProtoⅨ的合成过程,低R∶FR值能缓解叶绿素合成受阻碍的程度,R∶FR值为1.2和0.8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型桃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运钦  王志强  李靖 《果树学报》2007,24(6):737-741
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生长型桃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型的桃树间以矮化型桃叶片的Pn值最高,其次是紧凑型桃,垂枝型和普通型桃的较低。不同品种的桃之间以中矮29的Pn值最高,为19.01μmol/(m2·s);其次是矮丽蜜和1-14;粉垂枝和早露蟠的较低,分别是12.76μmol/(m2·s)和12.70μmol/(m2·s)。Lcp以紧凑型桃最高,矮化型桃次之,普通型、半矮化型和垂枝型桃的品种间差别较大;Lsp以紧凑型桃最高,垂枝型桃次之,普通型桃最低。各生长型桃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含量以紧凑型桃为最高,普通型桃最低。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含量与Pn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弱光处理对番茄不同生育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研究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生育阶段耐弱光性不同, 弱光下番茄苗期表现为徒长趋势, 叶干样质量/ 叶面积与叶面积/ 全株干样质量上升,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 a 值和坐果率增加,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与苗期相比, 开花坐果期POD 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坐果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