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决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效率和精度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根据田间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原理的田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模式,多种传感器融合及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后悬挂农具多类型参数的实时同步测试。在田间拖拉机牵引试验平台和试验平台三点悬挂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2种工况下进行拖拉机燃油消耗、尾气排放、驱动轮滑转率、农具地轮滑移率、六分力、PTO扭矩和转速等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系统通讯正常,数据量大且准确可信,满足一般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要求,可为农具设计优化、适用性评价等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三点悬挂系统是拖拉机关键工作系统之一。由于田间作业工况的复杂多变,拖拉机三点悬挂液压系统承受较大的随机载荷,容易发生零部件破坏与液压故障等问题,直接影响拖拉机安全及作业效率。基于以上问题,研发了拖拉机三点悬挂电液加载系统,并基于NI Compact-RIO开发了拖拉机加载平台测控仪与上位机测控软件,实现了信号采集与加载控制。利用ARMAX模型进行系统辨识,得到电液系统模型,并与MatLab传递函数辨识箱比较,平均绝对误差降低33.90%,均方误差降低87.36%,均方根误差降低64.45%;基于PID控制方法,上位机以20Hz加载频率将阶梯信号、正弦信号、田间三点悬挂牵引力载荷应用于加载系统进行复现,效果完全可以满足试验台的控制加载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RMAX模型的系统辨识及基于PID的控制方法结合三点悬挂电液加载系统,可将田间三点悬挂牵引力载荷加载复现,为基于田间动态载荷加载的拖拉机三点悬挂零部件与系统可靠性试验提供了平台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疆200/250型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由液压系统和悬挂装置两部分组成。液压系统为压油路控制的开式循环油路系统。悬挂装置为后置式三点悬挂。玉液压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提升器、齿轮泵、滤油器、液压油管等。1.互齿轮泵结构及工作原理齿轮泵为CBN一E3061  相似文献   

4.
对于发动机标定功率为37~51 kW的农业轮式拖拉机,按GB/T 1593.1标准规定,其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的主要尺寸和参数应按1类来设计。但由于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地域土质的差异和作业机具的不同,要求拖拉机不仅可以挂接1类尺寸机具,而且能方便实现挂接2类尺寸机具。采用一种拖拉机下悬挂点1类和2类球形接头能快速方便互换的设计方法,以满足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1、2类球形接头的互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轮式拖拉机后置三点悬挂机构与修订后国家标准间的差异,并就贯彻标准过程中的杆件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三点悬挂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在拖拉机上的应用情况,对早期的三点悬挂系统的构造、田间作业的使用状况及液压系统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肯定了三点悬挂系统对拖拉机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悬挂农具作业动力学参数田间实时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农业机械研制过程中对多个动力学参数实时测试的需要,在分析其他测试装置及原理的基础上,将三销求和电路及测力销装置与农机通用的三点悬挂机构有机结合,研制出三点悬挂式测力装置。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针对所选传感器的特点,开发出大功率(150 kW以上)农机具动力学参数田间测试系统,实现农机具的位移、动力输出轴转速和扭矩、输出功率、打滑率、水平牵引力以及油耗等参数的实时测试,研制出CTM-5000型悬挂农机具田间综合测试系统,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并找出消除误差的措施。以拖拉机前、后配套农机具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田间试验,在室内与现有类似测试系统进行了比较验证,试验运行和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测量数据可靠,操作方便,体现出其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拖拉机机械式三点悬挂的功能局限性问题,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电液系统的信息集成,特别是对于负载传感液压系统及控制器研制了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建模与仿真,提出了基于CAN通讯的设计方法,研制了控制面板、控制器、传感器、液压系统和悬挂机构,经试验验证,实现了拖拉机悬挂系统优化提升,特别适合拖拉机的复合农田作业。   相似文献   

9.
重型拖拉机电液悬挂比例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飞思卡尔MC9S12XS128型微处理器的电液悬挂比例控制器。根据重型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控制要求,在分析现有重型拖拉机电液悬挂比例控制器的结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比例控制器的整体设计方案,在CodeWarrior环境下完成软件程序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对拖拉机作业机组的位控制、牵引力控制和力位综合控制。以重型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为试验平台,对所设计的电液悬挂比例控制器进行了田间试验,牵引力和耕深控制的过渡时间分别为3.89s和0.81s。结果表明:比例控制器对重型拖拉机悬挂装置的综合控制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在保证拖拉机平顺性和作业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潍拖”牌1WX系列挖穴机是一种三点悬挂,方向节传动,与后置动力输出的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挖穴机具。该机具结构紧凑,性能优良,适用于植树造林、立桩等坑穴作业。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通过更换钻头,可以实现多规格的挖穴作业。 该机与拖拉机配套作业时,挖穴机的功能主要通过钻头的下落和旋转实现。在拖拉机停稳后,后置输出动力轴经传动轴传动至变速箱,经变速箱减速后,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工钢闸门吊耳框架结构复杂的情况,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复核其受载结构安全。有限元仿真分析中出现的极少数单元Mises等效应力超过许用应力的结构应力集中现象,由于响应区域内材料塑性变形影响,可以引起结构应力重新分布,应当考虑线弹-塑性失效因素。通过吊耳上框架线弹-塑性失效仿真、承载考核试验等成果分析表明,结构整体呈现一定的受载耐受特性,吊耳框架具备设计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复式作业机组拖拉机提升能力的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定型机具的作用,指出编制复式作业机组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旋耕播种复式作业机组拖拉机提升能力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和动力能源,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新的战略目标.深海采矿扬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对设备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因此亟须开展相关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海底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全球分布,并就中国深海采矿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大洋锰结核的开发为例,重点对各种提升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扬矿技术是深海采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管道提升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管道提升包括水力、气力、管道容器、轻介质和重介质等方法,其中矿浆泵水力提升和气举泵提升技术已进行了深海试验,最具发展前景;最后对多级离心式提升泵的设计方法和研发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深海采矿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技术经验,吸收近海石油煤炭提升技术,进行技术攻关的发展思路,进而为商业开采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平原河网地区灌溉泵站群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原河网地区,为保证河道生态用水量,需要解决河道的引水能力与二岸农田灌溉泵站提水流量不匹配的现象。为此,提出了灌溉泵站改造布局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可在满足农田灌溉、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等条件下,确定泵站群的最优开机组合,该成果可对平原河网地区的灌溉泵站布局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此类耦合约束带有明确可行域的动态规划模型,提出了简单、方便的递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扶禾是钙果采收的关键工作环节,针对收获期钙果枝条倒伏的问题,为寻找扶禾装置最佳工作参数,结合钙果枝条生长特性设计并建立了扶禾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仰角、扶禾速比和拨指间距为影响因素,扶禾高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试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扶禾高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仰角>扶禾速比>拨指间距,最佳参数组合为仰角50°、扶禾速比8、拨指间距160 mm。仿真验证试验和台架验证试验得到扶禾高度分别为591.4、570.9 mm,相对误差为3.5%。该研究可为钙果收获机械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牛-55型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占-55型拖拉机悬挂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利用提升杆与下拉杆铰接点建立两个四杆机构的内在联系,为悬挂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简捷途径,结果表明,提升杆长度的变化对提升能力影响很小,提升杆与下拉杆的铰接点距下拉杆回转铰链点的合理距离为470nm,相应的提升能力较原设计提高7.12%。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型履带式推土机推土工作装置侧倾机构的组成和侧倾参数,以及升降机构的组成和角度、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并采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为推土机推土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了推土机推土工作装置计算机辅助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剪叉式升降平台的设计周期,提高升降平台的设计水平,提出了系列升降平台系统设计方法,在Pro/Engineer平台上,利用其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系列升降平台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剪叉式系列升降平台的参数查询和结构设计速率,有效地节省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以某一具体前推连杆式自卸车为例,在ADAMS中建立了该车辆的举升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并对举升力、干涉角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为获得更好的举升性能,在举升机构参数化变量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举起相同质量的货物和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液压缸的举升力比优化前降低了16%左右,另外还开发了自卸车举升机构的图形用户化界面,实现了可视化设计,以方便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农用铣刨机升降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UG软件对升降装置进行参数化三维建模,并与ANSYS Workbench软件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升降装置进行静态和模态分析,了解其动静态特性,根据计算结果在AWE环境下对升降装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该优化有效减轻了升降装置的质量,提高了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